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修者傳說

龍騰世紀 第六十七章 求取施受 文 / 易者

    翌日,多日未曾謀面的東陽義前來匯報工作。

    「……昨日搗毀一處死士據點,絞殺十餘人,無一走脫。又有大股民眾湧入民營,在城民相互佐證之下,揪出數名想要混入民營的匪類。至此,絞殺死士總數已達百人,晚輩以為城中內患已經初步清除。」

    凌別點頭道:「就算死士之患已解,城中民患猶在,你等切記不可掉以輕心,如有民眾不服管束,定要從重從嚴辦理,不可姑息。」

    東陽義恭聲應是,又道:「還有一件奇事,據昨日來投城民所稱,城內不願遷入民營之人,一日之間倒斃眾多。具體死亡人數目前仍在統計之中。晚輩也見過一些屍首,看不出半點內外傷痕,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怪異。就像、就像是晚輩受到嬰煞侵蝕的那種症狀……」

    凌別有些詫異的看了莊主一眼,笑道:「不錯,你的觀察力十分敏銳。他們的確是被陰氣襲身而亡。是我做的。」

    「前、前輩做的?這是為何?難道是為了將不服管束的城民納入民營之中,殺一儆百?」東陽義有些想歪了。

    「不是,那只是一個衍生的變數。我之所以如此為之,其因由是……」凌別將吳明濫施同情,攪擾因果的經過大致解說一番。他之所以毫不避諱將老徒醜事對東陽義和盤托出,是因為東陽義此時已是修者之身,靈識智慧皆非凡夫能比,天長日久之下,定能察覺自己師徒關係並非如對外所示那般簡單。既如此,不如盡早將其點醒,以免他日後明瞭因果,生出一些別樣想法。

    「……事情就是如此,我只是處理善後,防止城內亂局失控而已。給你一個任務,盡速收集起城內所有被陰氣侵襲的屍身。不得掩埋,一律火化,知道嗎?」凌別擺出一副前輩架勢,毫不客氣的指使著東陽義替他做那毀屍滅跡的勾當。

    「師尊辦砸了事,竟要徒弟來善後……」東陽義心中納悶,老神仙光輝形象,轟然倒塌。

    「晚輩明白該怎麼做了……哎呀!不好!按前之言輩說來,我東陽山莊也是受了大量丹藥,那豈不是也要遭劫?」東陽義驚問道。

    「你還是沒有明白求取施受之道。」凌別笑道:「我作一個最粗淺的比喻,你即可明瞭因果。若是有一乞兒當街行乞,你見他十分可憐,便一擲萬金助他脫困,你說這乞兒會有何種結局?」

    東陽義想了想,回道:「晚輩以為此子不出三日定會橫屍街頭。因為他根本沒有能力守得住如許財富。」

    「沒錯,若是換了一國之君,偶得萬金,又會有何種結局?」凌別又問。

    「這個……應該不會怎樣?國君之財,何止萬金。多一萬,少一萬,好像沒什麼區別……」東陽義有些拿捏不準了。

    「你說的沒有錯,的確不會怎樣。其中因由,你只知凡間果報,卻不知冥冥之中,求取施受皆有其必然氣數。乞兒氣弱福薄,因此被大量金氣一沖,不但不得善果,還要引禍身。一國之主,有江山社稷之氣鎮壓氣數,只要其所求不超出一國之力,便可予取予求隨心所欲。若是國主不滿俗世繁華,妄圖求取那天地永恆之道,即使是以一國之力,傾覆也不過是瞬息之事。我賜你丹藥兵器,就好比贈國主萬金,以你個人氣運,是完全能夠承受的。至於你又將之轉賜門下,那是你個人的因果,與我無關。你只需依照賞善罰惡原則一一賜下,便也不會生出事端。門下弟子待你以忠,你以靈丹報之,這便是得失之道。老仙吳明,也是直到昨日才算徹底明瞭其中因果。」

    「原來如此……世間得失,皆有其必然因果。若是二人皆以赤誠相待,氣數便可相連相攜,即便一人氣弱,只要有另一人扶持,也可安然度過。我之氣數,也與我莊相連,只要我屹立不倒,便可庇護莊下子弟,免遭厄運……啊?!老仙吳明也是昨日方才明瞭?那、那豈不是說……」東陽義想通一切關竅,驚訝的望著凌別,說不出話來。

    凌別心中暗暗點頭,一點就通,還能舉一反三。這東陽義,心思比老徒弟活絡不少,值得。他又問:「傻了麼,不要忘記你現在是修者了。還抱持著凡俗愚念不放,豈不可笑?」

    東陽義被凌別點醒,立即起身,跪倒在地,高聲道:「晚輩東陽義多謝前輩指點之恩,求前輩收我為徒,晚輩願意終生侍奉左右,甘為鷹犬,至死不悔。」

    凌別淡淡道:「你雖有望進階修途,但若想要拜我為師,還不夠格……」

    東陽義急道:「求前輩成全,晚輩一片真心,天地可鑒!」

    凌別笑道:「不要激動,我話還未說完。若要你放棄族中一切,隨我去山中隱居,你可願否?」

    「這……這個……」東陽義吭吭哧哧,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這便是修者的取捨之道了。欲求仙途,需斷俗緣……你心中旁騖太雜,我如何能將你引入另一片天地之中?你也莫急,我在凡塵之中還會待許多時日,你可趁此時機,率你那東陽山莊一舉蕩平武林,一統天下,這不是你的夢想麼?等你達到了世俗權力巔峰,若能斬去心中執念,我便正式收你為徒。在此之前,我會指點你的修煉,但是你我不以師徒相稱,你看如何?」凌別收徒可是很挑剔的,老徒吳明,那是趕他正急需人手之時,所以沒有經過多少磨煉考驗,便輕易拜師成功。至於東陽義,雖有資質,卻少了一份勘破世情的定慧。他可不想每收一個徒弟都要悉心教導一番為人處世之道。所以凌別決定給他一個考驗。能夠渡過,納入門牆。渡不過嘛,就讓他在凡間廝混好了。

    收徒授業,從來都是徒求師,而沒有師求徒的道理。修者授徒,若是出於真心,即使心中萬般滿意,也會略施計謀為難考校,使得徒弟甘願拜服,以堅其求道之心。從無師尊涎著臉求徒之理。除非這個師尊十分喜歡類似白眼狼之類的寵物,那又另當別論了。

    東陽義想了想,好歹還算有個機會,便也不再央求。行了大禮,不敢再坐,恭謹侍立,聽後前輩指點。

    凌別以心念傳訊之法將一篇修真界入門煉氣心法刻入東陽義識海之中,說道:「你已煉成先天真氣,以自身內力引動天地元氣,比之常人自虛空無明之中體悟氣感要容易許多。這篇心法應該很容易手。有不懂的,可去問我徒弟,以他目前的修煉水平教授你這個入門新人還是足夠的。」凌別不負責任的將授徒之職甩給了吳明。徒弟是幹什麼用的?凌別雖然不會變態到將徒弟用來消災擋劫,但若是小小分憂之事,能夠甩手,他都會毫不猶豫的甩給徒弟。這就是凌別的授徒理念。若是只知付出,不求回報,那不是授徒,而是供養祖宗,或是養禍害。有點理智的師尊都不會這麼幹。

    凌別一手按東陽義天靈,以自身元力貫通其週身經絡,幫助東陽義提升氣機。

    感受著體內蓬勃元力,東陽義沉浸在煉氣心法神奇妙處之中。一時之間,週身所有景物頓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沉黑暗之景,無始無終,無有邊際。東陽義大驚之下,想要驚叫出聲,卻發現自己竟然失了形體,除了黑暗之外,他已失去所有知覺。也不知過了多久,東陽義忽覺黑暗之中似有一點清流降下。東陽義突然明白,這點清流,就是擺脫黑暗的唯一方法。東陽義立刻凝聚心神,摒棄雜念,默運煉氣法門。漸漸,的清流受到氣機牽引,融入他的心中。頓時,整個世界一片光明。

    凌別看著緩緩睜開雙眼的東陽義,說道:「我已助你築基成功,引到第一點天地元力,以後你就能憑藉著這點元力繼續修煉下去了。你的體質十分特殊,是火性陰性體質。這也無甚大礙,只是日後合用的法寶難尋一些罷了合適你用的東西都在陰冥之界。」

    東陽義尚未適應這突如其來的改變,一聽凌別說到冥界,頓時來了精神「前輩,那陰冥之界可是死者之境,凡間故去之人真的都在其中嗎?」

    凌別有些奇怪的看了眼東陽義,說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那裡的確是一切靈魂的必經之所。不過你不要想與故去親人相會。因為靈魂在進入冥界之後,便會經過冥界聖地陰冥池,洗去一切前塵過往。接下來,就是一段新的旅程。投胎也好,修鬼也罷,都與前世沒有半點干係。」

    「洗去一切前塵過往……洗去一切前塵過往……哎難道就沒有例外嗎?」

    「有例外,以怨氣修入鬼界的,可因怨念強弱,保留一部分與心中執念有關的記憶。以待來日復仇。另有一種,也是執念之故,和男女間的情愛有關。我對此道沒什麼研究,只知好像是說即使二人在前一世因為種種原因沒得結成善果,但是雙方心中皆存有強烈情絲愛念。這種執念就會引導二人在下一世中重逢,再續未了之緣。哎?你有何想見之人,你家人丁興旺,應該沒有這種煩惱。」

    東陽義低落道:「是、是晚輩長女,八歲那年病死的。她說過,如有來世,還要與我再為父女。哎……」

    凡人沉淪於世,當屬情關最為難渡。對於這點凌別雖是有法可解,卻無法將之傳於他人。這就是道法與術法的區別。術法,即是元力之法,是改變天地之利劍,是修者命之所在。道法,是宇宙根本之法,是斬卻心劫之慧劍,只能靠人自悟,難以用言語傳遞。是修者性之所依。只修性,不修命,此時修行第一病。只修命,不修性,萬劫陰靈難入聖。這便是修真界各大門派的普遍共識,只是此法知易,行難。想要修成性命交融,道術合一的境界,談何容易?境界與功力的平衡,這是自修者誕生以來,探討至今仍未解決的萬古難題。

    凌別歎息一聲,說道:「不必感懷,如是有緣,自有相見之期。」

    東陽義無精打采道:「多謝前輩指點,晚輩這就去籌備軍務了。」

    「慢著,你那民營之中,昨日可有幾個失了爹娘的孩童入住?」凌別叫住轉身欲走的東陽義,淡淡問道。

    「這個……晚輩也是不知,畢竟昨日民營一下湧進百姓巨萬。晚輩也無精力一一細問。」

    「如此,那我們一起去看看。我要找一個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