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明崛起

蒙古 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 文 / 海盜歐迪

    周昂一覺醒來,精神好似恢復了不少,他雖然打心眼裡不在看好這次靖難,可是事已至此,他實在也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一條路走到黑了。**泡!書。吧*

    他不顧眾人的勸阻,咬著牙,真的砍了幾個新兵的腦袋,把他們的頭顱高高的掛在安化城的城門口,周昂手下的各軍將也撈足了,況且這些人都是周昂的親丁家將出身,周昂的軍令還是不得不遵守,所以他們也開始約束自己的部下,安化城的兵亂終於平息了。

    周昂以安化王的名義發了一篇檄文,檄文中聲稱安化王接到皇上的密旨,說朝中司禮監的大太監劉瑾是個奸臣,皇上要他組建軍隊進京清君側,周昂把這些檄文用快馬發往甘肅、寧夏、陝西等地,其目的就是希望以此迷惑各地的總兵、副將們,讓他們不會貿然出兵圍剿安化城。

    按照他的設想,這應該可以給他爭取一些時間,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整合手中的力量,目前他手上算上新招攬的新兵,一共還不足三千人馬,要想靖難這點力量遠遠不足。

    他把胡勒根派去了蒙古草原,和就近大明邊關的鄂托克部落聯繫,希望可以得到他們的支持,事成之後他答應,割讓內地一部分大明的疆土作為鄂托克部落新的草場,反正這些支票都是他開出來的,到時候兌不兌現全看他的實力,他只希望在朝廷大軍來徵繳他們之前,籌措到足夠的力量可以與之抗衡,也許是上天聽到了他內心的期望,也許是上天一如既往的喜歡給李棟找麻煩,所以周昂的好運來了,擋也擋不住。

    他發給那些總兵副將們的檄文,其實就是掛羊頭買狗肉,其本意是盡量的拖延時間,而且鑒於這些人對新皇李棟強烈的不滿,他希望這些人能坐山觀虎鬥,不參與安化王和正德之間的角逐,可是周昂還是低估了這些武將們的怒火……也許是這些總兵副將們覺得自己被李棟忽悠了,最近李棟對武將們一系列的措施,和他上台以前對武將親厚的態度判若兩人,這讓他們感到很失望……也許他們想以此要挾朝廷,讓朝廷認識到武將的重要性……也許他們覺得安化王的力量還不足以給朝廷帶來多大的麻煩,如果不幫一把,安化王很快就會被朝廷剿滅……也許他們是想養寇自重……

    就在安化王府內,自從叛亂後就消失不見的安化王居然面帶笑容的坐在上首,周昂就站在他的旁邊,看周昂的表情居然也是輕鬆寫意。

    大殿之上還坐著幾個人,那幾個人互相之間坐得很遠,都很小心謹慎的打量著彼此,最後皺著眉頭看著台上的周昂。

    周昂躬身一抱拳「眾位恕罪,我明白你們都想單獨和我家王爺密談,而不希望洩露你們家主的身份,畢竟這事情若是讓朝廷抓到了把柄,以後也不好善於,不過……嘿嘿,我實在沒想到我們這一扯起反旗,立刻群起響應,這說明那新皇正德確實不得人心,既然如此,王爺的意思就是,大家開誠佈公的談,一來說明我家王爺是順應民意,代天靖難,二來也表明我們並不孤單,也增加一下你們各自家主的信心。」

    下面那幾個人抬頭仔細的看著周昂,想要分辨他說得是真是假。

    周昂微微一笑,從懷中抽出一個信封,從裡面拿出一張銀票「昨天剛剛收到的,請眾位看一看!」說著他遞給下面的第一個人,那人看過之後,臉色一變,然後傳給下面一個人,第二個人也是同樣的表情,銀票就這麼在所有人之間轉了一個圈,最後重新回到周昂的手中。

    周昂仔細的把銀票塞進信封中,然後重新揣進懷中「昨天來了一個商人,把這張銀票交到我們手中,說是報效給我們的軍資!這張是山西票號開出的,全國通兌的銀票,黃金十萬兩!」周昂一邊說一邊掃視著場下的眾人,然後苦笑著搖搖頭「當這個商人把銀票拍在我面前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在做夢呢,呵呵……不怕眾位笑話,我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這麼錢。」

    下面的人也紛紛大笑著點點頭,十萬兩黃金,那可是百萬兩白銀,有了這筆錢就可以養活幾萬人的部隊,到時候安化王的實力,恐怕就會上一個很大的台階了,只是讓眾人奇怪的是,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們,怎麼忽然如此大方,若是沒有十倍以上的利,他們怎麼會下這麼重的注在安化王身上?

    周昂把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看了一眼安化王,安化王衝他點點頭。

    「當時我也是納悶,那個商人為了安我的心,和我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既然大家都懷著同樣的目的,那麼我也就不瞞眾位了,那正德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做了皇帝還尤顯不足,居然還操持起商貿,做起了生意,他就是海納商行幕後的大老闆,有皇帝撐腰這海納商行自然抖得很,把持山西大同的所有邊貿,而且正在逐漸向陝西擴張,大有一統草原邊貿的意思,呵呵……斷人財路,這仇可結得不輕啊。」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同時有感這些商人的大膽,這些人居然有如此大的野心,想改朝換代。

    看著眾人的樣子,周昂又說出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當年燕王靖難,有蒙古人的朵顏三衛相助才得以成功,今日早晨蒙古人來信說,願意出兵兩千精銳騎兵幫王爺靖難!」

    啊

    這個消息實在是出乎眾人的意料,這安化王居然請動了蒙古人來助拳,這安化王的實力看來還要重新評估一下才行。

    下面中一個人慢慢的起身,對安化王躬身行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王爺大事可成,家主本想做些雪中送炭的事情,現在看來只能是錦上添花了,我這次帶來了軍馬三百匹,軍糧一千五百石……」

    看到有人開口,其他人也紛紛起立。

    「我帶來了棉甲兩千副,軍中大刀長矛三千……」

    「我家主贈送王爺,五百副彈藥齊全的軍中火銃,還有兩門虎尊炮……」

    那些人爭先恐後的報功之後,安化王自是異常的滿意,便看向了一旁的周昂。這次靖難全是周昂一手策劃並施行,沒想到今時今日居然能有如此這般的情景,他的雄心立刻又被撩撥起來,他拍拍周昂的肩膀「蹼仁,你把咱們的家底和眾人說一說,也好讓他們的家主早做決斷!」

    周昂橫跨一步走了出來,躬身行禮道「是,王爺,卑職帶人一路掃蕩了寧縣、環縣、鎮遠各地,總計得軍糧兩萬石,馬二百四十餘匹,還有願意投靠千歲的健壯軍民一千九百五十人。如今安化城內囤積的糧食足可支撐大軍整整一年,確保王爺大事成功!」

    「好!」安化王用力一拍扶手,倏地站起身哈哈大笑,旋即便志得意滿的看向廷下的眾人「回去告訴你們的家主,要想做從龍的功臣還要趁早些才好。」

    「小人們需要回去把這裡的情況一五一十的稟明家主,這就告辭了,幾日內必有回信!」

    「好!那本王就在此恭候眾位佳音了!」

    說完那些人一個一個退了出去,周昂快步上前拉住一人到旁邊低語著「蒙古人要借道陝西入關,到時候還要請你們總兵放行才好!」

    那人點點頭「我會稟明家主此事!」

    「好,那就有勞了!」

    看到眾人都退了出去,安化王難掩興奮之態,在大殿上來回踱步不止,那沉重的腳步踏在青石地上,發出了一陣陣讓人心悸的悶響。

    「蹼仁,本王實在沒想到,天下間這許多人都希望本王能夠靖難成功!」

    周昂哈哈大笑,一掃近幾日的陰霾心情「王爺,卑職也不曾想到會有如此的場面,這只能說明,王爺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真龍天子,王爺登高一呼,定然會萬象來投!」

    聽到周昂的讚許,安化王心滿意足,慢慢回身坐到了新製成的九龍椅上,愛撫的摸著那金質的扶手,心裡盤算起了擊潰朝廷大軍之後的美妙前景。他內有值得信賴的周昂輔佐,外有周邊幾省總兵的善意,還有豪商們的暗中資助,屆時他可揮師東盡,直搞京師,坐上那九五之尊的寶座,實現他多年的夙願。

    他現在有些懊悔,若是早知今日,當初還弄什麼靖難做借口,還要什麼殺劉瑾清君側,直接掛起反旗不就行了,他甚至很是盼望那姜漢的信使早點把他靖難的消息送進京師,沒準京師裡面的人也和這幾省的總兵一般想法,他們會直接砍下正德的腦袋,並迎接自己這個新的皇帝入主金鑾殿,哈哈哈……正德這個黃口小兒,就會成為大明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了,他對此深信不疑。

    阿嚏,李棟狠狠的打了一個噴嚏,他抽了抽鼻子,這是誰念叨的,難道說是自己那幾個媳婦想自己了?李棟自我陶醉的想著。

    「來人,把這個大帳在弄暖和些!」李響高聲對外面說,拿起一件大氅披在李棟的身上,同時給李棟倒了一杯熱茶「大帥,這山西天寒地凍的,大帥您還是多穿一些吧。」

    李棟喝了一口熱茶,然後低頭看著地圖,他的大軍就駐紮在陝西和山西兩省的交界處,此地名叫吉縣。

    「安化王叛亂多長時間了?」李棟開口詢問

    「大帥,咱們的游騎是在七日前,截住寧夏總兵姜漢臨死前派往京師的信使,按照腳程算,那信使在路上要行走三天,這麼一算下來,已經十天了!」

    李棟點點頭,拿起鉛筆,在吉縣和安化中間畫了一條線。

    「大帥,咱們在這已經呆三天了,咱們什麼時候動身去平叛啊?」

    李棟自從帶著近衛軍出了京師之後,部隊就開始急行軍,可當他知道安化王已經叛亂的消息後,李棟反而不著急了,讓部隊慢了下來,更是在三日前讓部隊就停到這吉縣休整。

    「李響,你記不記得咱們在天津,實行律法前的情形?」

    李響是粘上毛比猴還精的人物,他眼睛一轉,馬上領悟了李棟的意思「大帥,您是想,讓所有幕後的小丑們都跳出來,然後一勺燴了他們,省的日後一個一個找他們還麻煩是嗎?」

    李棟哈哈一笑「所以我不急。」

    「可是大帥,安陽府的百姓恐怕就……」

    「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做事情總是要有些犧牲的……」李棟收起了笑臉,說這話時,他的心平靜的如止水一般,他在改變大明的同時,大明也悄悄的改變著他「戰後,免安陽府三年的賦稅吧!」

    「是,大帥!戰後屬下在安排錦衣衛做些事情替大帥爭名。」

    李棟點點頭「你安排就好,對了,說到錦衣衛,你這次安排的那幾個暗探靠譜不?」

    李響聳聳肩膀,雙手一攤「大帥,靠譜不靠譜您心裡還沒數嗎?那幾個暗探可是按照您的要求培養出來的呀,怎麼能不好使呢?」

    李棟嘿嘿一笑「到時候就知道了!」……

    李棟絕對想不到,他這一等將面對怎樣的情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