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明崛起

蒙古 第一章 大殿斗 文 / 海盜歐迪

    請牢記本站域名|com|,或者在百度搜索:——

    新皇的登基大典,在京師內,所有六品以上的官員都必須參加,而王守仁在所有出席大典的文武百官中官職是最小的,讓所有人沒有都想到的是,李棟的第四把椅子居然是給王守仁準備的,這是做臣子何等的殊榮。

    王守仁努力想掙開李棟的拉拽,可是他又不敢太用力,於是他就一點一點的被李棟拽到所有大臣的最前列,在文武百官艷羨的目光下,他讓李棟一把摁在椅子上,在他的身邊是劉健這樣的超品文官,而他只是一個六品的微末小官,他如坐針氈一般在那裡低著頭。

    李棟卻好像沒有感受到什麼似的,一點都不掩飾自己對王守仁的尊敬。

    「先生大才,我在東宮的時候就深受先生教誨,受益良多,今我有意讓先生屈尊做個兵部侍郎,先生您看這樣可好?」

    劉健微閉著眼睛,此時他心中卻已經翻江倒海了,可是他在宦海沉浮多年,尤其是他做了多年內閣首輔,講究的就是一個喜怒不行於色,他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而他腦子飛快的思考著,王守仁深受李棟器重,而且看目前的情形,王守仁在李棟那裡是一枝獨秀,除了他文官李棟誰也不信,王守仁將來很有可能取代自己內閣首輔的位置。

    王守仁慌忙起身「臣何德何能,不敢當此大任!」

    劉健一皺眉頭,猛的咳嗽了一聲,起身對李棟躬身說「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棟同樣皺了一下眉頭,旋即笑了笑「劉大學士客氣,你是三個顧命大臣之一,有什麼事情但說不妨。」

    「臣在天津時,觀王大人處理各項事務條理清楚,做事有板有眼,臣想這兵部侍郎一職,王大人也定能勝任,只是王大人本人只是六品兵部主事,貿然提拔為三品兵部侍郎,恐朝臣不服,而且一旦陛下開了這個口子,天下讀書人都會有個幸進之心,心中想著讓陛下賞識之後就可獲得高位,不在安心讀書做學問,恐不利朝廷選拔人才。」

    「劉大學士,不至於吧!我就提拔一下我自己的老師,你就巴拉巴拉說了這麼一大通話?」李棟有些生氣

    看到這個情形,王守仁趕忙勸諫「陛下,臣還想好好歷練一下,請陛下允許臣在踏踏實實的做幾年兵部主事,然後在為陛下所用!」

    「不行!」李棟直接揮手打斷,哼了一下,不在理會眾人,沿著御階而上,一屁股坐在龍椅上,抬著頭看向天花板。

    整個大殿的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大家都僵在那裡,誰也不肯讓步。

    李東陽輕輕拉了一下劉健的衣袖,然後站出來「陛下,不如先讓王大人任兵部郎中一職,等到他熟練部務之後在做提拔可好。」

    「這……」

    王守仁也急切的說「臣請陛下應允!」

    李棟想了想,暗自罵了一句,然後抱歉的對王守仁說「那就先委屈先生了,這兵部我早晚是要交給你的。」

    劉健的嘴角很輕微的向上揚了揚。

    第一回合劉健勝!

    聽到李棟對王守仁的承諾,兵部尚書劉大夏,和兵部左右侍郎盧觀影、劉宇等人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恐懼、羞慚、憤怒,種種表情跟開了染料坊似的。

    而文武百官聽到李棟對王守仁的承諾後,他們在心中不約而同的冒出一個想法,這王家要起呀,李棟居然在如此重要的場合,非常直白的表達對王守仁的信任與信重,這王守仁將來出閣拜相那是早晚的事情,看來要早點交好他。

    剛才的事情李棟有些不高興,原來當了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

    「有幾件事情我還要宣佈一下!」

    「陛下!」還沒等李棟說完,劉健再次打斷了李棟「請您以後不要自稱我,君就君,請您以後自稱朕!」

    李棟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壓了壓自己的火氣。

    「我……朕……發現東廠與錦衣衛很多職能重疊,我……朕打算裁撤東廠!」

    李棟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先是一怔,緊接著山呼海嘯一般「陛下英明!」

    這完全出乎了李棟的意料,由於剛才的事情,李棟以為還會有反覆,定然會有大臣們跳出來勸諫什麼的,可是李棟沒想到,這錦衣衛和東廠就是放在滿朝文武大臣腦袋上的兩頂緊箍咒,李棟說要裁撤東廠,不但減少了官員們的壓力,同時還收回了太監的權柄,那些文武百官自然要舉雙手雙腳贊成。

    李棟向下面看了看,確定不是什麼虛情假意。

    「我……朕會把派往各地的礦監、稅監等都召回來,這些稅收的權利將交給戶部……」

    「陛下英明!」

    「你們……你們就沒有意見?」

    「請陛下乾綱獨斷!臣等自然遵從!」群臣齊聲說,那聲音在大殿內嗡嗡作響。

    李棟笑了笑「那朕就在說幾件事情,兵部尚書劉大夏來了沒有?」

    劉大夏趕忙出列對李棟躬身「臣在!」

    「你在兵部多年,邊關屢遭外敵入侵,且兵將畏敵如虎,多不能用,你可知罪!」

    劉大夏一驚,可是關於李棟的責問,他還真是辯無可辯「臣……臣知罪!」

    「念你也是先帝老臣,且還有些能力,你到南京做兵部尚書吧!」

    滿朝文武之中只有王守仁知道,因為鄭和海船圖的事情,劉大夏已經給李棟留下了很壞的印象,所以他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發走劉大夏。

    群臣還沉浸在東廠就要被裁撤的喜訊當中,李棟對劉大夏忽然發難,顯然誰也沒有反應過來,等劉健等人剛想出來勸諫時,李棟已經叫了第二個尚書的名字「戶部尚書來了沒有?」

    戶部尚書韓文汗刷的就下來了,顫顫巍巍的說「臣……臣在!」

    「你在戶部多年,國庫卻空虛至如此,有人告你貪墨,朕查了一下,雖無大貪,小貪還是有的,不說這些,朕說你碌碌無為不冤枉你吧?」

    「臣……臣……」韓文臣了半天,心中已經明白李棟的意思了,他若是敢反駁,李棟就把他貪墨的事情擴大化「臣知罪!」

    「念你為臣多年,無功無過,回家養老吧!」

    李棟又投了一記重磅炸彈,他瞬間就罷免了兩位一品大員。

    文武百官從未想過本應該平淡無奇的登基大典,怎麼會有這麼精彩紛呈的內容,尚書被罷免很多人就要順位上升,自然就騰出來一些官職,到時候大家都陞官,何樂不為?當然也有不少官員想要出來勸說李棟,可是人家兩位尚書自己都已經認罪了,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況且古人講究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所以兩位尚書的命運就已經是不可更改了。

    讓大家更沒想到的是,還沒完。

    「禮部尚書王愛卿來了沒有?」

    「臣在」禮部尚書王華很平靜的站了出來,王守仁心中想著「終於來了!」他愧疚的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

    「我大明的宗屬、藩國應該歸禮部管理吧?」

    「是,陛下」

    「這些年來京師進貢的宗屬、藩國逐年減少,騙貢的商隊卻越來越多,你身為禮部尚書恐怕難辭其咎吧!」

    「臣知罪!」因為有了王守仁的提醒,所以王華很配合

    李棟滿意的點點頭。

    誰也不曾想到李棟第三個罷免的尚書居然是禮部尚書王華,這王華不是王守仁的父親嗎?李棟不是親近王守仁嗎?這……難道說李棟對王守仁還留了一手?不想讓王家一家獨大?所有人在心中默念著「帝王之心果然深不可測!」

    群臣哪想得到,李棟這位仁兄是隨意拳祖師爺轉世,根本不按套路出牌,只聽李棟話鋒一轉「不過王尚書在禮部多年,確實為大明簡拔了不少的人才,也算有功於社稷,你就到戶部做尚書吧!」

    啊?這次不但王華愣住了,所有人都張著嘴,王守仁更是莫名其妙的看著李棟,李棟此時卻衝著王守仁做了一個鬼臉,然後馬上收起笑容,一臉嚴肅的說「王尚書,你在戶部可要好好做,讓國庫充盈起來!不要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臣遵旨,臣謝主隆恩!」

    這時就是腦子反應最慢的大臣也想明白了,這哪裡是申斥,這明明是陞官嗎。禮部那是個清水衙門,六部中排名墊底,而戶部是僅次於吏部的頭等重要的衙門,是大明朝的財神爺,誰不供著?誰不小心奉承著?按照李棟這麼封賞,這王家難道要出兩位尚書同朝為官?看來王氏家族將成為正德朝第一官宦家族!

    李棟意味深長的看向已經瑟瑟發抖的工部尚書徐貫,微微一笑「徐尚書,黃河連年氾濫,致使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浪費大量朝廷的錢糧來安撫救濟那些人,這黃河水利的各處大壩好像是工部負責督造的吧。」

    「是……陛下,臣知罪!」

    「不過那是天災,朕不怪你,可是**嗎?朕可聽說有人上下其手貪墨不少工程款項,朕不不管那麼多,明年是正德元年,朕不希望看到、聽到任何關於黃河大壩決口的消息,否則,嘿嘿……朕少不得扔幾個人下去祭拜一下河神!」

    「臣……臣明白!」徐貫一邊擦著汗,一邊說

    劉健等人還沒反應過來,李棟就已經完成了對幾個尚書的罷免和調職,劉健等人當然明白這些人事安排的目的,王守仁現在就任職在兵部,劉大夏的離任就是為了給王守仁鋪路,好讓他將來做尚書,而王守仁的父親王華成為戶部尚書,掌管戶部錢糧,一個兵,一個錢都牢牢的抓在李棟手上,這李棟還真不簡單呢。

    第二回合李棟勝。

    劉健、李東陽、謝遷互相看著,在他們的眼光中看到了不可思議。還好李棟現在沒有安排禮部和兵部尚書,一定要在李棟開口以前就提出人選,堵住李棟的嘴。

    「陛下,那禮部……」

    「禮部、兵部暫由各部侍郎掌管部務,人選待定!」

    「陛下,臣以為……」

    「對了,劉大學士,朕還有件事情要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李棟趕忙轉移了話題,他從袖口抽出一張紙「這是錦衣衛都指揮使牟斌的請辭奏折,朕已經准了,可是人選朕還沒想好,劉大學士,你們內閣有什麼推薦嗎?」

    劉健等人先是一愣,馬上讓喜悅之情代替,如果能讓文官出任錦衣衛都指揮使,或者是親近文官的武將勳貴出任,那麼今後加在文官頭上最後一道緊箍咒也被摘掉了,大殿內文武百官都閃爍著興奮的目光看向劉健。

    劉健壓制住自己興奮的心情。

    「陛下,臣等確實有幾個好的人選。」

    「哦」李棟點點頭,慢慢的走下御階,然後看著其他大臣們「劉大學士熟悉百官,讓他推薦一個錦衣衛都指揮使的人選,你們應該沒有什麼意見吧?」

    那些大臣們趕忙欣喜的說「臣等沒有,劉大學士推薦的人選,就相當於臣等的公推了!」

    「哦,那就好辦了,劉大學士請講!」

    劉健心中竊笑,一本正經的說「陛下,臣認為興平侯祖英壽可擔此大任!」

    李棟搖搖頭「這些朝廷勳貴多年不曾為官,不妥!」

    「都督曹應龍頗有將才,可擔此大任!」

    李棟手一揮「他是為將之人,只懂領兵打仗,這個職位不適合他,不妥!」

    劉健腦門上已經見汗了,絞盡腦汁想了很久。

    「那……經筵講官趙雍文采風流,就是兵事他也有涉獵,您看……」

    「那個人我見過,弱弱的一個人,走幾步路就要喘上幾口,怎麼能擔任如此繁重的工作?不妥!」

    劉健臉上的汗出得更多了,還剩下誰呢?他使勁的冥思苦想,這勳貴不行,武將不行,文官身體太弱也不行,他抬頭為難的看向李棟,此時李棟正好背對著群臣,只有劉健能看到李棟的臉,李棟用口型示意「li,xiang」

    劉健探著腦袋,瞇縫著眼睛,仔細的看著李棟的嘴巴,猜著口型「李響?」

    劉健話音一落,李棟一拍巴掌「好!這個人選得好,年輕,有為!劉大學士果然是老成謀國,眼光獨到!」

    劉健急忙想聲辯「臣……」

    「劉大學士,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今天的大典就到這裡吧,我看大家都累了,散朝!」說完也不等其他人說恭送陛下什麼的,李棟撒腿就向後殿跑。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都皺著眉頭看向劉健,他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劉健是不是腦子壞掉了,這麼好的機會,他怎麼能推薦李響呢?他難道不知道,那李響可是李棟最親近的人,這錦衣衛豈不是又回到了李棟的手上?

    劉健也苦著臉,他實在沒想到李棟居然會用這種小孩的把戲,他無辜的看著其他大臣,心中吶喊著「相信我,我沒推李響,真沒有,我冤呢!」

    第三回合,李棟完勝!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com|,閱讀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