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20

龍騰世紀 107 追隨 文 / 仙人掌

.    1921年1月15日傍晚,英商太古公司輪船伊麗莎白號從香港出,沿著距離海岸線不過二十海里的航道,以十二節的經濟航向北航行。

    聽到艙門出的聲響,郭淳放下手中的《建國方略》,看著輕手輕腳走到床邊的吳立中,問:「姐夫,人都安頓好了?」

    吳立中點點頭,坐到床沿上,摘下眼鏡用袖口擦了擦,又把眼鏡放到一邊,抱著頭仰躺在床上,似乎是自言自語道:「力行,你說她們娘兒倆現在做什麼?會不會像我一樣,想睡卻怎麼也數不著?或者,小懼已經睡了?」

    郭淳能理解吳立中的心情,卻故意笑道:「我不硬拉你回來,恐怕你連她們娘兒倆長什麼樣都忘記了吧?嗯,不會!不就是分開兩個月的時間嗎?我看,下一次應該把你派到四川熊克武將軍的部隊裡去!」

    吳立中「哎」的一聲伸個懶腰起身,白了郭淳一眼,自嘲般地搖頭笑了笑,沒有搭話的意思,伸手拿起郭淳放下的書翻閱起來。

    郭淳的心思也轉移到書上,想了想,說:「民族、民權、民生,說起容易做起難吶!孫先生革命了幾十年,中國還是一片黑暗、一片混亂,依舊貧窮落後。姐夫,你不覺得有問題嗎?你不覺得孫先生似乎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嗎?」

    「什麼?」吳立中剛把眼鏡戴上又取下,瞪視郭淳。

    「就人的本性來說,生存是第一位的。為了生存,那些被軍閥壓迫的農民穿上軍服、拿起武器參加軍閥的隊伍,與革命者為敵。這些人沒有接受過教育,根本就搞不懂三民主義說的是什麼東西!當然也不知道我們的革命隊伍是幫助他們、幫助這個國家走向富足、強大的軍隊!民國建立十年了,可民國真是廣大國民的嗎?不是,是政客的、軍閥的。我們的孫先生領導革命者推翻了滿清、推翻了袁世凱,卻締造出如唐繼堯、陸榮廷這樣的軍閥,讓革命一次次的受挫,孫先生也被新軍閥們一次次的出賣!革命,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革命?!」

    吳立中面露疑惑之色凝視郭淳,他想不明白了。郭淳在廣州可是極受孫先生器重的啊!住在越秀樓,出入有專車,要人簡單到擬個名單給孫先生過目就成,離開廣州到香港登船時,還由汪兆銘、謝持、楊品璋等黨內要員相送……如此的厚待,郭淳怎麼能夠懷疑孫先生的三民主義呢?!

    郭淳當然能夠猜出吳立中的想法,他抽*動嘴角勉強的笑了笑,說:「問題就出在我們忽略了中國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而這部分的利益要求是最低、最容易滿足的!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革命就是減租減息,就是未來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足以養活家人的土地!」

    吳立中一把抓住郭淳的肩膀,嘴皮蠕動了幾下卻沒有出聲,只是手上的力道越來越大。

    「怎麼?知道我不是反革命了?鬆手,會痛的。」郭淳故意裝出一副嘲諷的神色,等吳立中訕訕地收手後,又說:「給利益,給希望,全中國四萬萬五千萬人都會是革命者,這樣一來,還有什麼軍閥是不可打倒的?軍閥們連兵都招不到,拿什麼跟我們的革命軍作戰?!」

    吳立中找到眼鏡戴上,認真地端詳郭淳片刻,見他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了,才小聲問:「郭淳,你打算怎麼做?如何才能讓農民看到希望?得到好處?」

    郭淳很想衝口說出「打土豪、分田地」的話來,卻生生地忍住了,反而爽快地笑道:「我早就在做了!姐夫,你想想,我們要地主減租減息,地主會願意嗎?肯定不會!那我們能用武力強迫他們嗎?不能!他們也是國民,與農民一樣享有同等的權利,他們的土地也是自己和祖上辛辛苦苦經營出來的。所以,只有讓地主們能夠得到比減租減息的損失更多的利益,才能保障地主和農民雙方的利益。辦法就是舉辦工業,倡導、吸引廣大農村的地主們參與建設工業並從中獲取好處!這樣做到底行不行?我不能肯定,只能把此次投資四川的工業計劃作為試點,在四川一地先實現之,再推廣到全國。」

    吳立中隱約明白了一些,卻又有太多的不解,甚至不知從何問起?只能把求助、請教的目光投向郭淳。

    「其實,這也是孫先生的民生思想,他在《實業計劃》一書中就有闡述。只是,孫先生似乎把革命的次序顛倒了,他試圖在建立一個國家體制後再改變社會體制。實際上,我們應該先改變社會體制,再以此促進國家體制的變革,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吳立中思索了半晌,點頭道:「道理是不錯,可你打算怎麼著手?」

    「商業!」郭淳輕輕的說出這個詞,不等吳立中問,就繼續道:「在四川投資工業,先要解決的就是舉辦工廠的土地問題。我有兩個辦法得到土地,第一,用現大洋買;第二,以等價股份換。可以想見,初期肯定不會有太多的地主願意用地入股,可是只要有人在工業投資中得了好處,其他人就會蜂擁而來,就會用手中土地甚至資金換取工廠的股份!人都是逐利的,不是嗎?」

    吳立中笑著搖了搖頭,這不是否定,而是讚賞。因為,天底下似乎只有郭淳才能想到這樣的辦法!

    「地主們願意投資了,工廠自然多了,工廠的勞動力從何而來?農村!」郭淳自問自答著:「工業越達,農村勞動力就越少,等到農民們都願意去工廠找活路而不願意租種地主的田時,不用我們讓地主減租減息,地主自己會這麼做!剛才,我在這裡只提到了農業和工業,卻沒有提到政府的政策性投入和商業流通產生的效益,也沒有提到在工商業達之後,房地產、運輸、旅店、飯館、娛樂等服務業的人力需求和效益。其實,我們需要的社會結構變革在舉辦工業之初就悄悄開始了。」

    吳立中攤開雙手,笑道:「你都這麼做了,還要我來幹什麼革命?」

    「錯!」郭淳正色道:「我需要一個地方來試驗,我需要一支武力來保障這個地區的安全,消滅一切敢於阻擋我的人!你的任務就是組建一支軍隊,讓軍隊中的農村戰士瞭解減租減息和耕者有其田的綱領,他們才會得到好處,看到希望,才會拚命地保護自己的利益!既得利益和未來的希望,是他們迸出強大戰鬥意志的根本,就如同人求生存的本能一般!」

    在吳立中思索的同時,郭淳從自己的床頭上拿起皮包,找出幾分材料遞給他,說:「青年革命軍在領率機關和各級指揮部都要設置政治部(處),政治部的作用就是向官兵和國民們宣講國民革命綱領,宣講新式革命軍隊中的官兵平等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些材料你看看,有了心得後我們再談。」

    這一夜的吳立中毫無睡意。他就著昏黃的燈光翻閱郭淳的材料和《三民主義》、《建國方略》,邊看邊想邊記,他腦中原本模糊的革命理想逐漸地清晰起來,他才想明白了當初郭淳說過的一句話——「興許,無數年後,所有人的理想實現之時,我們才現,殊途同歸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郭淳,這個自己名義上的妻弟,他究竟長著一顆什麼樣的頭腦啊!?他有著令人吃驚的商業頭腦,有著令人敬佩的膽略和熱情,有著對國家和人民自內心的、真摯的愛,最重要的是——連孫先生都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卻似乎找到了解決之道!

    望著對鋪扯著輕鼾睡得香甜的郭淳,吳立中的心中不由得湧起了由衷的敬意,生出要追隨他實現革命理想的決心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