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修明

風雲初始 第三章進言 文 / 葉蟬

    朱允文開口說道:「皇爺爺,我想在為父親守孝一年後去浙江或者福建那裡當巡撫,剛才我把黃老師支出去就是為了這個。」朱洪武思考了一會,說道:「允文,皇爺爺並不贊同你出去,陪在皇爺爺身邊不好嗎?」

    朱允文微笑著說道:「皇爺爺我是皇孫將來至少是一方的藩王,允文不像皇叔們他們大多都在皇爺爺的身邊歷練過,像四叔他都和皇爺爺打過元朝的韃子,孫兒只是陪伴在皇爺爺和父親身邊,只知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豪言壯語,其他實際的東西,如民生什麼的什麼都不懂,以後為我們大明治理一方土地會像戰國時期的趙括一樣紙上談兵,白白的害死了四十萬驍勇的趙軍,最終導致趙國亡國,所以請皇爺爺讓孫兒去地方實踐。」

    朱洪武聽了朱允文的話也犯難了,孫子的話絕對是有道理的,可是他怎麼捨得讓孫子離開。朱允文見朱洪武有些動搖趁熱打鐵說道:「皇爺爺,雛鷹在經歷過種種的磨難,才能變成展翅翱翔的雄鷹,不經歷風雨是見不到彩虹的,孫兒就任的地方離開應天府還是很近的,如果想皇爺爺也能回來看看,請皇爺爺答應孫兒的請求。」

    朱洪武聽著孫子話確實是實情,他不能永遠保護著朱允文,兒子都去了他自己的時日也不多了,確實要讓朱允文成為能獨當一面的人,想到這裡朱洪武點頭說道:「好皇爺爺就答應你的條件,讓你去浙江福建做幾年的地方父母官。」朱允文當即說道:「謝皇爺爺恩寵,不過孫兒還有事情要求皇爺爺。」

    朱洪武笑著說道:「說吧,你今天給我的驚訝已經太多了。」朱允文剛剛還有點笑容的臉馬上嚴肅起來,說道:「皇爺爺還記得您上次對父親說過的事情嗎。」朱洪武見孫兒的樣子疑惑道:「允文說的是何事。」朱允文小心翼翼的回答道:「當初皇爺爺對父皇說要幫他掃平前路的荊棘,殺掉那些功高蓋主的大臣。」

    聽到這裡,朱洪武臉色一變,他搞不清自己的孫子又什麼打算,他站了起來緩緩的說道:「是的皇爺爺對你父親說過,他太文弱親信儒生。」朱允文叩首說道:「孫兒請求皇爺爺把荊棘塞到孫兒手中,讓孫兒把他的刺磨平。」朱洪武略帶驚訝的說道:「允文你想幹什麼。」

    朱允文嚴肅的說道:「孫兒不想大明經過皇爺爺以後無一可戰之老將,那些確實功高蓋主之臣如果不除掉是一把把鋼刀,會要人性命,可是那些功勞威望不足的卻只是些木刺,木刺也許會讓人流血,但是也能給人磨練,所以請皇爺爺為允文留下兩員老將,讓他陪同允文一起出京,一併允文還想請皇爺爺指派幾個年青的小將和儒生在身邊,這樣如果允文犯錯他們可以規勸,小將們也可以學會如何打仗,奮勇殺敵,為大明戍邊守疆,而我大明自皇爺爺起的軍隊銳氣也不至於消弭,只要這樣薪火傳接下去,我大明何愁邊患不清。」

    朱允文的一番話讓朱洪武的臉色著實難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一直是他這個草根大帝的政策,可是現在他的政策的最大受益人卻要打破這個政策,而且話說的冠名堂皇,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為了自己的子民。

    朱洪武也不直接回答,他說道:「允文,我發現你的性子,自你父親死之後變化太多了啊。」朱允文以為自己太激進露餡了,在那裡大氣都不敢出一聲,卻聽朱洪武說道:「不過這樣的改變也是不錯的,你父親的性子就是太柔軟了,只是你知道那些老將的脾氣又多大嗎,有時候你皇爺爺我都制不住,再說現在玉宇澄澈何來邊患,是允文你多心了,軍隊的將領嗎,當年你皇爺爺不也是個放牛娃,徐達,常遇春他們都和我一樣一樣的放牛娃,不一樣打的元軍退回大漠了嗎?所以你也不必擔心,你就安心養病好了,陪你上任的將領我會指派的。」

    朱允文見朱洪武不許,急忙說道:「皇爺爺說玉宇澄澈,可是皇爺爺你眼前江蘇,浙江兩省就不太平啊,現在沒有邊患,那以後呢,北元的如果再出一個成吉思汗,而我們後世子孫們沒有皇爺爺的雄才大略,那豈不是把江山拱手讓人,如果後世子孫有皇爺爺的氣概,才華,但是沒有內憂的磨練,誰能保證以後在富貴中不沉迷溫柔鄉啊,以史為鑒唐明皇開元盛世可以和貞觀並列,而天寶的亂世堪比隋之煬帝,而且自那以後盛唐不再,請皇爺爺不要倒前人的覆轍啊。」

    朱洪武也被朱允文的一番話震住了,他避重就輕的說道:「孫兒說眼下江蘇,浙江兩省有邊患,這是從何說起呢。」朱允文說道:「允文曾經聽過我大明東面有個倭國,倭國人矮小凶悍其國內貧窮,常常侵擾我大明海邊的市鎮,此次孫兒我去浙江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倭寇打跑,還我大明百姓安定生活。」

    朱洪武說道:「孫兒所說的就是扶桑吧,此等小國不過疥蘚之疾,我派過使臣了,他們的君主還來他們上供不足為率。」疥蘚之疾,朱允文暗暗冷笑,就是這疥蘚之疾讓大明的海邊從未安寧,讓中華民族深陷水深火熱,旅順的屠殺,大連的731,寶島台灣的割讓,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是由血淚譜寫的,

    還有讓南京這個美麗的六朝古都變成屠宰場,三十萬的同胞,三十萬的生命殞落啊,這還沒算那些禽獸在中國其他城市的惡行。細數中國近代史,就是這疥蘚之疾讓中國痛了半個世紀,卻還是又那麼多的中國人和日本人一起忘記了這段血淚交加的歷史。

    草根,就是草根沒有遠見卓識,沒有意識到他的危害,朱允文想了下現在的日本應該是剛剛由北朝統一,於是他說道:「………………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