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霸王門徒

龍騰世紀 第三十七章 以糧易將 文 / 闞虓

    在荊州的日子悠閒並沒持續多久,一封從徐州送來的急信已經催我速返。我辭別了劉表,攜雙方簽好的盟約,同郭嘉帶著諸葛瑾和龐統,坐船一路不停的趕回了徐州。

    回到徐州後,我把龐統先交給幾位老人先帶著學習,平時就住在府上;又把諸葛瑾交給了程昱,讓程昱安排他去青州。

    顧雍已經回到了徐州,長安之行的結果和我之前預想的差不多:朝庭冊封孫策為固城侯、漢中太守,募兵征剿漢中張魯。把持朝堂的李傕和郭汜還象徵性的撥了一千兵卒給孫策,讓孫策盡早入川(東川)。李傕和郭汜這是死馬當成活馬醫!按他們的想法:最低限度有孫策的搗亂,張魯騰不出手來騷擾長安了。聖旨已經交給了孫策,孫策現在正在關中就地募兵,準備奪取漢中。

    給我的聖旨則是:讓我先暫代豫州牧,盡快的掃清路途上的黃巾餘孽,護送玉璽進京,待進京後,再對我另行封賞。想來李傕和郭汜不是對我起了疑心,就是想用封官納爵來勾引我進京。用郭嘉的話說就是:長安乃虎狼之穴,且路途遙遠,不宜進京;玉璽在手,就佔據了主動,朝庭會有所顧忌,我等已佔先矣!當然,沒有強大的實力作後盾,也抵擋不住野心家的前來搶奪。

    周瑜入豫並則不太順利,目前還在同盤踞在淮北的劉辟和龔都等黃巾餘孽糾纏。劉辟和龔都雖也有意投降,但沒被打疼,也不會順利的繳械。而曹操這次卻搶先了一步,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之下,他仍分別派曹仁和李通以重兵留駐洛陽和許昌;控制了司棣和豫北的大片地區。現在對於我來說,必須要盡快的進駐宛城和南陽,才能保證唯一的西進之路。

    曹操同呂布的兗州之爭,已趨白熱化了!曹操先敗後勝智取兗州,許褚力斬呂布部將李封和薛蘭。由於雙方均出現了缺糧,曹操就暫時退軍,屯兵鄄城。呂布亦出濮陽,入屯山陽就食,與曹操遙相對恃。而張邈和張超這對難兄難弟,也不知道那根筋錯了位?竟然跟隨呂布進了兗州,陳留已成空城,被曹操派史煥一襲而得斷了退路。

    袁紹已經把公孫瓚以及劉備和田楷等壓縮到了涿郡以北的三角地域。公孫瓚無奈之下派人突圍,聯絡黑山的黃巾張燕,張燕遂出兵騷擾袁紹的側後。袁紹在兩邊應付的情況下,方才止住了疾進的勢頭。

    又來了一件讓我頭大的事,曹操和呂布同時派人來借糧了!曹操派來了劉曄,呂布派來的是陳宮。借與不借我思慮了很久,最後還是郭嘉的一句話讓我下定了決心:敵之敵則吾友,敵之友則吾敵;予除敵則助敵之敵也。雖然已經作出決定,但仍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才好搪塞過去。我只好當著劉曄的面找來了陳群和程昱,讓他們來個大吐苦水。陳群也很配合的又是青州平亂、又是淮南大戰、現在又要救濟豫州,並拿出了朝庭聖旨來作佐證。程昱也不無挪揄的說到:滎陽大戰需我主出手救命,父親殞命得我主出手滅袁,不知孟德公想欠我主多少人情?劉曄只好漲紅著臉離開了徐州。我內心裡不由的感歎:兗州百姓又要遭殃了!

    既然把曹操得罪了,就要想辦法讓呂布多消耗他一些實力,讓呂布多堅持些時間。但呂布早晚還是會敗,資助他等於打水漂。所以,不從呂布那收回些利益我也不甘心。但我也確實欠呂布的人情,也實在是卻不開情面;只好就把陳宮招來,同郭嘉一起接待了他。

    陳宮微胖的身軀、抑鬱的眼神、近四旬的年紀,行動之間給人以慢半拍的感覺。我望著這個歷史上的悲劇人物就直接了當的說到:"公台先生此來之事商已盡知,然商與曹公向稱莫逆,不知公台先生何以說商?"陳宮略帶遲疑的說到:"我主溫侯言:布與無敵侯乃神交也!布有難,無敵侯必助之。宮亦竊思:曹孟德乃霸才也。無敵侯必不願臥榻之側生一猛虎,溫侯當為無敵侯獵虎耳!"

    郭嘉在旁邊有些森冷的笑道:"嘿,嘿公台先生所言謬矣!曹公誠然一虎耳,然溫侯則更是一豹也。虎豹相爭,我徐州窺視在側,豈不妙哉?"陳宮面色泛紅的強辯到:"如此,豈不把溫侯與無敵侯之情抹煞矣!豈不讓天下人齒冷言無敵侯薄情呼?"郭嘉大笑著說到:"哈,哈我主年少睿智,雄踞三州之地。豈一四處飄零、喪家之人可比?公台先生過於高抬溫侯也!"讓郭嘉說得陳宮面紅耳赤的不知所云,已經到了暴走的邊緣。

    此時,我也讓郭嘉給誇得有些臉紅,就忙打圓場說到:"奉孝言之過重矣!溫侯確乃商武學上的唯一知己。然公台先生所求,實讓商過於為難矣!公台先生當給商一說辭,商方能勉力而為之。"我說完之後,側目瞥見郭嘉又露出了狐狸一樣的笑容。我心裡暗說:你再笑也估計不到我要幹什麼?

    陳宮見還有活口,就壓下了欲走的念頭,試探著問到:"不知無敵侯需何說辭?宮當稟明溫侯盡力為之。"我強按捺下有些急迫的心態,緩緩的說到:"商曾答應烏程侯之子孫策,助其取漢中為立身之本。然孫伯符乃江南人士,難悉極西之地之風物。商知溫侯屬下一偏將張遼、張文遠,乃雁門馬邑之人。商予暫借之以助孫策,商當以五萬石糧秣以謝。對外則宣稱:張遼與商有世仇,商欲除之;故以糧相易耳。"陳宮不相信會這麼容易,就有些詫異的說到:"張遼乃并州舊將,宮無能作主。宮當稟明溫侯,再來與無敵侯相商;宮隨後即返濮陽。以宮思之:此事當易行之。"

    陳宮走後,郭嘉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目光看著我:"主公此事是否賠本矣?以五萬之巨糧秣,僅換一偏將,嘉以為不值。以糧挾之,當能讓呂布聽命於我,何樂而不為也?"我心裡暗說:你是不知道張遼的本事呀!就笑著說道:"呂布狼性難改,與之相約,無異於與虎謀皮,其後必受反噬。其茫茫如喪家之犬,早晚還會來投,我等除之則不義。呂布來投時,奉孝當為商思一巧計,以為後用。而張遼乃當世之智將也,呂布不能用之;商得之,無異於得十萬強軍。商何樂而不為也?"

    隨後,我頂著陳群和程昱的壓力,派早已回徐州的徐榮,統軍兩萬兵卒入駐沛國的同時,前出至蕭關;並押運五萬石糧秣屯於蕭關,等待呂布來取。氣得直爽的程昱拉著陳群去找老陶謙理論,老陶謙只說了一句話:老夫尚在與老友治學,徐、揚之事由商兒自決。就把兩位給打發回來了!我只好抱歉的說到:商亦知兩位先生是為商好,然此事之成效以後自現。如商錯了,自會向兩位先生請罪。"

    以呂布的目空一切的個性,根本就是把張遼看成了可有可無的人。因而,很快派快馬送信,已派高順和曹性率軍前來押運糧秣,張遼亦隨同而來。我雖對高順也挺感興趣,但只好以後在想辦法了。就交代徐榮:待高順等到來時,派人把張遼送到徐州,並把糧秣移交給高順;同時代我傳話於高順和曹性:如果此後無處可去,徐州的大門永遠為他們敞開著。

    英挺的張遼一到,就讓陪我迎接的郭嘉和趙雲眼睛一亮。待經過同不卑不亢的張遼敘談之後,郭嘉小聲的嘀咕:"看來主公頗得夫人之真傳。大賺矣!"張遼也沒想到我對其如此的重視,在我刻意的拉攏和郭嘉的幫腔下,很快也就繳了械。我不禁大笑道:"哈,哈商得文遠,徐州又添一柱也!"張遼暫時還不能外派。一方面是其本人還需要熟悉徐州的軍制和安定情緒,另一方面我手中也要掌握一個可以放心統軍的機動將領。周瑜走後,徐洲僅剩趙雲一個可以領兵的大將,所以我才忙不迭的把徐榮從廣陵調回。因此,我也就讓張遼暫去協助徐庶。

    江東還有許多可用的人才,張昭和魯肅可以自行去招攬。我就把顧雍也留在了徐州,讓他頂替程昱去協助陳群;把程昱調到身邊來,負責參與軍旅之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