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九十一回 按儀程梓宮回鑾 用心机調兵遣將


  
  矛盾激化如登山,
  兩方似在懸崖邊。
  先下手者占上風,
  遲下手者被推翻。

  肅順密訂了“擱車”的辦法,軍机處和行在的辦公机构全癱瘓了。
  只半天工夫,行在就亂了營啦。往來公事堆了一桌子,几十名章京無事可做。人們怀著惊奇的心情,注視著事態的發展。
  再說西太后。她用罷早膳,照例坐在窗下,等候批閱奏章。奇怪的是,等了兩個時辰,連一份奏章也不見,派陳胜文去打探其情。一頓飯的工夫,陳胜文跑來啟奏道:“回圣母皇太后的話,大事不好了。”西太后忙問:“出什么事了?”陳胜文道:“奴才打听明白了。軍机處全体罷職,沒人辦公了。來往的公事都被扣押在軍机直廬,所以,太后見不著折子了。”“這是真的?”“千真万确。”西太后快步走到東暖閣,對東太后訴說了一遍。
  東太后斥退官監,拉著西太后的手說:“我也听見風聲了。你說,他們這是想干什么呀?”“想造反!”西太后道,“他們就想刁難咱們,制服咱們,叫咱們乖乖地听話。”東太后道:“妹妹,我看咱們就忍了吧。他們不是要痛駁董元醇嗎?就叫他們痛駁去吧!”“不行,一定不行!”西太后說,“這次要讓了步,今后該怎么辦?從古至今還沒有君向臣讓步的,何況我們還沒有不是。他們不是罷職了嗎?好,咱們再啟用別人,不是一樣嗎?三條腿的蛤螟不好找,兩條腿的活人有的是!”
  東太后听罷,急忙哀求道:“好妹妹,你就听姐姐的話吧!我知道我軟弱無能,不像妹妹那么聰明。可是,我還能分出好歹。先帝在時,沒少給我講歷朝的變故。我真怕……”東太后沉靜了片刻,又接著說:“万一把他們擠兌急了,真唱起‘白逼宮’來,可就苦了咱們孤儿寡母了。所以,我贊成忍字,等回京后再說。你說呢?”西太后生气地說:“可也得忍得下去呀!”“忍不下去也得忍,決不能把事鬧大。妹妹,這次一定要听我的。”
  西太后對東太后的固執很有反感,尤其不愛听“一定要听我的”這句話。可是,冷靜地一想,東太后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對肅順的為人她是清楚的,他什么事都會做得出來。尤其行在的御林軍,有三分之二操到他手里。万一發動兵變,后果不堪設想。想到這里,才對東太后說:“姐姐,就听你的。”東太后說:“這就對了。”她們忍著气,在那份上諭上蓋了“御賞”和“同道堂”印,命奏事處發給八大臣。
  八大臣一看,無不歡欣鼓舞。馬上停止擱車,照樣辦公,表面上是煙消霧散了,實質上恰恰相反,暗中的斗爭卻更加激烈了。
  九月上旬,梓官回鑾的日期迫近了,里里外外忙得不可開交。依八大臣的安排,三宮六院分批回京。第一批,麗妃為首的十几名妃嬪先走了;第二批,惠妃領著一大批妃嬪走了。最后,只剩下兩宮太后和小皇帝。
  隨著日期迫近,西太后更加不安,總像有什么不祥的頂感在身邊晃動。為防万一,她采取了各种防衛措施。首先通過醇王福晉,給醇王下了一道密旨,讓他以御前大臣兼正黃旗漢軍統領的身份,抓住一支御林軍,以确保兩宮太后和皇上的安全。
  醇王接旨,立刻行動,暗中把四額駙克扎布、兵部尚書瑞常、貝勒伯諺訥漠佑找來,以護送梓宮為名,共議机密。
  四額駙克扎布是蒙古族,多倫公主的丈夫,咸丰遠支的妹夫。瑞常是滿族尚書,与醇王至厚。貝勒伯諺訥漠佑是僧格林沁的長子,他們均屬恭親王一党。素日都受肅順的排擠,對八大臣恨得要命。醇王向他們傳達懿旨后,瑞常倒吸了一口冷气。說道:“肅六還敢刺王殺駕不成?”醇王道:“不可不防,人心叵測呀!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這個白臉曹操,什么都能干得出來。”四額駙克扎布道:“這話對。我們都是護駕大臣,万一出了意外,誰也擔當不起。”貝勒伯諺訥漠佑說:“肅六膽敢這么做,就犯下了叛國弒君罪。他敢!”醇王冷笑道:“書生之見!人要豁出去,什么不敢于?咱就做好准備吧,麻痹大意是要坏大事的。”
  他們商量來商量去,從御林軍中選出三百名可靠的人,加上每個人的親兵和家將,共有五百挂零。他們把這些人分成四隊,歸醇王統一指揮。他們又分析了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變的措施。
  西太后還密令醇王找曹毓英,暗中擬了一道密旨。列舉了肅順等人的罪行,准備回京就發動政變,打八大臣個措手不及。曹毓英是恭親王一党,是被恭親王派在承德的“坐探”,早把八大臣的罪狀搜集好了。因此,文不加點,一揮而就。這道密旨又通過醇王福晉,送到兩太后手里。兩太后看罷,十分滿意,用印后,保存在東太后手里。東太后怕丟了,縫到貼身的小衣里。
  再說肅順。他派人把兩批妃嬪送走后,又忙著護送梓宮的事。直忙到九月二十,才算有了頭緒。這天晚上,他派人把怡、鄭兩王請到府中的“水香榭”,然后,密布崗哨,封鎖消息,不准任何人出入。載垣說:“干什么這樣如臨大敵似的?”肅順道:“你認為西邊的能這樣甘休嗎?”載垣道:“不甘休她又能怎樣?”肅順冷笑道:“能要咱的性命!”“是嗎?”載垣、端華同時惊叫了一聲。
  肅順見他倆思想上毫無准備,又气又惱,粗暴地說:“你們也應該多動點儿腦子。俗話說,‘打人家一拳,須防人家一腳。’別看她同意我們痛駁董元醇了,無非是被形勢所迫,虛晃一招罷了。安知她不報复?”略停一時,又接著說:“你們再想想,鬼子六突然跑到行在,又突然离去。緊接著,董元醇就上書要求垂帘。還有,小安子被逐還京。難道這都是偶然的嗎?不,這是有計划的行動。不問可知,西邊的和鬼子六肯定有勾搭。”載垣道:“六叔說得對,西邊的和鬼子六一定有勾搭。不過,她們能用什么報复咱呢?”端華說:“老六,有話你就快說唄,省得叫人著急!”肅順道:“他們施展什么手段,咱不清楚。不過,要報复是定下來的,咱們不能不有所防備。”端華道:“最好把杜翰找來。他看事透徹,點子也多。”“不,光我們三個就足夠了,此事不能被第四個人知道。”肅順道,“實不相瞞,對這件事,我反复考慮過好几天了。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對西邊的,決不能心慈手軟。我打算把她——”肅順以手當刀,做了個砍頭的手勢。
  載垣、端華見了,嚇得一縮脖儿,頓時目瞪口呆了。“你們害怕了?”肅順瞪著眼問。“有點儿,這么做不過分嗎?”肅順果斷他說:“一點也不!咱不整治她,她就要整治咱。水火不容,針鋒相對,來不得半點含糊。不然,可就追悔不及了!”
  載垣想了一會儿,突然把牙一咬,說道:“不毒不狠不丈夫。我贊成,你說怎么干吧!”肅順道:“我准備在半路上把西邊的干掉。光剩下軟弱的東太后,對咱們就沒有妨礙了。”“誰下手哇?是你,是他,還是我?”“都不用,我另有安排。”“誰?靠得住嗎?”“當然,沒把握的事我不能干。”“到底是誰?”二人同聲問。肅順道:“我府里的侍衛領班海達。”
  載垣和端華都認識海達。方才進府時,還跟他見了面。肅順說:“海達有個表弟,叫烏雅泰。原在旗下當一名佐領,前年因貪污軍飽被監禁。烏雅泰畏罪潛逃,流落到北口一帶,當了土匪。他手下有百十多人,靠打家劫舍為生。半個月前,海達對我說,烏雅泰還想歸隊,叫我給他個立功贖罪的机會。我想利用烏雅泰和他的人馬,去劫殺西太后,這不是一舉兩得嗎?”“烏雅泰敢干嗎?”載垣問。“差不多。前几天,我向海達透了這個話。海達說,他表弟敢干,并保證万無一失。不過,我還沒有直接見他。假如你倆同意的話,我再親自見他一面。”“行行行。”載垣道,“就依你。不過,千万要謹慎。”肅順道:“這個你放心,我決不會授人以柄,反倒害了自己。”
  商量已畢,肅順把海達叫到水香榭。海達是滿洲鑲藍旗人,三十二歲,身強力壯,武藝精通。六年前被肅順看中,提拔到身邊充任親兵頭目。他對肅順言听計從,俯首帖耳。
  肅順把命烏雅泰刺殺西太后的事說了一遍。海達說:“請中堂放心,他一定能辦到。”“不行,我要親自向他交代。你捎個信儿,叫他明晚掌燈后來一趟。”“是!”海達剛要走,肅順又說:“此事關系极大,千万謹慎,最好你陪他一起來。”“是,小人知道,”
  第二天,肅順照舊到軍机處值班,發落了几份公事,日沒西山時,他赶回府里,坐到水香榭,等候海達的消息。掌燈后,海達稟報說,烏雅泰來了。“快叫他進來。”
  門聲一響,從外面走進一條大漢。只見他:身量高,腦袋大,奔顱頭,翹下巴。賊眉鼠眼,滿臉殺气。
  烏雅泰放下手中的包袱,趴到地上,“砰砰”直磕響頭:“罪犯烏雅泰,叩見中堂大人。”“起來,起來。”肅順說著,往牆角一指:“坐下來講話。”烏雅泰斜身坐下,海達說:“回中堂的話,我把您的意思對他講了。”他又對烏雅泰說:“表弟,你就向中堂說說吧!”烏雅泰拱手道:“小人身犯大罪,死有余辜。蒙中堂不棄,又委以重任。雖赴湯蹈火,万死不辭。”“好!只要你能辦成這件事,我一定重重賞你。”“謝中堂。”烏雅泰又磕了個頭。肅順叫他坐下,嚴肅地說:“你要知道,這不是一般的謀殺,而是為國除害。西太后違背先帝遺旨,犯下了不赦之罪。著不早除之,勢必禍及天下。迫不得已才想出這种拙法,全賴你為國家出力了。”烏雅泰道:“小人雖系犯罪之身,但好歹二字還是明白的。我表兄都對我講過了,西太后确實不是個好東西,您就放心吧,把她交給我好了!”
  肅順大喜,命海達取來美酒佳肴,款待烏雅泰。烏雅泰請示道:“但不知何時下手?”肅順道:“我想在梓宮回鑾的路上下手,比較為宜。”“請中堂明示,路上指什么地方?”“你可知喀拉河屯行宮嗎?”“小人熟悉那個地方。”“對,就從那下手!”肅順又說:“自把事情定准。九月二十三日一早,我們從這里起身,頭一站就是喀拉河屯行宮,估計當天黃昏可以赶到。定更以后,你先在行宮正門外舉火鳴炮,做出攻打行宮的樣子。我抽調御林軍假意抵擋,你帶領你的人馬撤走。我以追擊敵人為借口,把御林軍全部帶走。你馬上迂回回去,闖進行宮,把西太后干掉。”“是,這個辦法太好了。”肅順又說:“切記,要干掉的是西太后,對東太后和皇上可不准胡來。倘若有失檢點,我可饒不了你!”“小人知道。”
  肅順怕他把人殺錯,就把西太后的面貌、特征,詳細他講了一遍。并叫他親自下手,以防搞錯。然后,取出黃金一百兩,說道:“這是一點小意思,你拿去用吧!”烏雅泰說:“小人寸功未立,受之有愧。”“不!快拿去吧!”烏雅泰又磕了個頭,把金子接過。肅順道:“人多嘴雜,我就不留你了。事成之后,我自有安排。”“是,小人告辭了。”
  書要簡短。九月二十三這天,天還不亮,東、西太后就起床了。剛用罷早膳,但見宮內外箱籠山積,太監們往車上搬運東西。西太后表面上很安閒,心里可開了鍋;東太后更緊張得要命,心里不住地禱告。西太后想了半天,找來醇王福晉,尋問了路上防衛情況。當醇王福晉告訴她,都准備好了時,她才安定下來。突然,她又把陳胜文叫到眼前,悄悄說道:“有個叫曹寡婦的,你可知道?”“奴才知道。”“好,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快派几個人,把她給收拾了!”“遵旨。”可怜的曹如意,竟慘遭西太后的毒手。
  寅時初刻,兩太后帶著小皇帝,到澹泊敬誠殿,行啟靈禮。肅順指揮著夫役,把咸丰的金匱,抬到一百二十八人所抬的大杠上。他又和御前大臣景壽,陪著小皇帝,來到行宮的正門恭候。等梓宮經過時,哀樂齊嗚。率領文武百官,跪送梓宮上道。
  兩宮太后上了黑紗蒙裹的八抬大轎。東太后抱著小皇帝在前,西太后在后。人抬轎起,登了回京的御路。
  由三百人組成的儀仗隊,在前開道。后面是一百二十人的和尚隊;再后邊,是醇王統率的衛隊,保護著梓宮。接著,是四額駙的衛隊,保護著兩太后的大轎;最后,是文武百官的隊伍。左右還有肅順直接指揮的御林軍,浩浩蕩蕩,足有二里多長。
  日色偏西,梓宮到達喀拉河屯行宮。先到的惇王率眾接駕,把梓宮安奉在由席棚搭蓋的三間廬殿里。小皇帝親自奠了奶茶,燃起長香,然后到行宮休息。文武百官則退到臨時的館驛,下榻休息。
  肅順騎著馬,圍著行宮轉了几圈,指揮御林軍放哨設卡,在行宮四周安營下寨。醇王奕□全身披挂,向肅順請示:“六哥,讓我晚上值宿吧!”“不用,不用。今儿個晚上是我當班,你們都好好睡覺吧!”醇王心生警覺他說:“要不,我看守梓宮吧!反正,回去也睡不著。”肅順道:“守靈是景壽的事,都要按規矩辦,豈能亂來。”醇王無法,只好快怏而去。
  肅順把一切都安排妥帖,站在行宮門外,眼向喀拉山那邊看著,心里卻盤算著烏雅泰的行程。他回到行館,草草用過晚飯,休息片刻,又以巡視為名,帶著海達和八名親兵,到郊外轉悠。漆黑的夜,伸手不見五指,定更天眼看到了,還不見有什么反應,肅順更著急了。他偷偷地問海達:“烏雅泰靠得住嗎?”海達回話說:“錯不了。若出了事,中堂可拿我是問。”“嗯。”
  肅順又騎馬轉了一圈儿,眼看二更天了,還不見有啥動靜。他心中暗罵道:廢物!難道騙了我的錢跑了?不能,他得替海達想想啊!肅順左思右想,急得直冒熱汗。
  正在這時,突然听見馬蹄聲響。肅順眼里冒出亮光,脫口說道:“來了!”說罷,馬蹄聲更清脆了,連哨兵的口令聲也听得清清楚楚。但奇怪的是,沒發生沖突,也沒有异樣的變化。
  肅順正在奇怪,放哨的王佐領一馬飛來:“啟稟中堂,副都統胜保大人到!”
  這句話,真像晴天霹靂,把肅順嚇得魂飛天外。停了好半天,肅順才勉強說道:“有請,有請。”霎時,但見五百鐵騎軍,荷槍實彈,分列兩旁。副都統胜保身披黃馬褂,外罩孝袍,戎裝佩劍,出現在肅順馬前。
  肅順對這個一向跋扈的大將,是有所忌憚的。不知他為什么來得這么突然,因此顯得很局促。拱手道:“胜大人一向可好,這是從哪里來?”胜保粗獷地說:“胜保受在京的諸公委托,前來迎接梓宮,保護皇上和兩宮太后!”肅順聞听,好像挨了一棒,更傻眼了。
  胜保是怎么來的呢?前文書說過,恭親王曾兩次派朱學勤与胜保聯系,求他帶兵勤王,靜以觀變。胜保答應,在梓宮回鑾以前,一定赶到京城。這家伙說話是算數的,九月二十日回到北京,當日拜會了恭親王。恭親王為拉攏他,隆重設宴款待,并稱他是衛國的英雄。又向他介紹了肅順八大臣的情況,希望他助一臂之力。別看胜保是武將,可是進士出身,頭腦并不簡單。他早把形勢分析過了,并把兩党做了比較。他認為:實力在恭親王這一方。上有太后提拔,下有貴親支持,外有洋人幫忙,是堅不可摧的。而肅順他們呢?除了得到先帝的重用之外,几乎是光杆顧命,空中樓閣,胜保又想到自己:雖然為朝廷苦干了許多年,卻連個爵位都沒撈著。目前,正是進身的好机會,豈能白白放過?況且,恭親王又上赶著拉自己。一旦把肅順八人打倒,還愁不能入閣拜相嗎?他就是怀著這种投机的思想,加入恭親王一党的。奕訢就怕兩宮在路上出事,才派他兼程赶來,連胜保也沒有料到,正由于他的人馬出現,無意中惊走了烏雅泰,難怪肅順空等了一場,好在這件事外人不知,只不過白搭了一百兩黃金而已,然而,肅順卻不了解內情,因此怕得要命。
  按理說,胜保這次的行動,是不合乎体制的。一無懿旨宣詔,二無軍机處的調令。完全屬于擅离職守,犯有陳兵惊駕之罪。輕則革職,重則充軍或掉腦袋。如果在平日,肅順早就擺出贊襄政務大臣的架子,治胜保的罪了。可是,今天情況就不同了。他自身難保,哪還有工夫理會這些?肅順見刺殺西太后的計划失敗了,心中合計:下一步該怎么辦呢?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