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庫克岩石




  趙剛一手托著塊大石頭,風風火火地沖進屋里,把臉湊到我面前10厘米處:“你看我在床上發現了什么?”

  我看看他,又看看他手里的東西,答道:“石頭。”

  “對!可我從來沒有把他放進去過。”

  他說得對,這塊石頭上沒有宇航局標記。我放下手里的東西,向后一靠:“也就是說,你遇見了'庫克位移'?”

  他急切地點著頭,眼中放光,象傻子一樣。

  “庫克位移”是火星特有的奇怪現象。在人類的第三次火星載人探測時,一名叫庫克的隊員發現在自己的床舖下憑空多出來一塊火星岩石,后來又多次發生類似事件。于是,庫克這個只對宇航和女人感興趣的家伙就成了一個專有名詞。

  專家們曾經研究過那些不講道理的石頭,但沒有任何發現。最后的結論是:這是來自火星地表的岩石。簡直是廢話!奇怪的是,這种位移往往發生在探測基地內部,而從未在戶外出現。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庫克岩石”是由探測者在神志不清的時候自己帶回來的。這立刻引起宇航員們的強烈反對,庫克在一次選美大會中譏諷說,那些家伙肯定是在某次周末酒會后提出這种看法的。

  趙剛打開緊急頻道,向基地報告,我則繼續自己的工作。剛敲了几個鍵,有什么東西在腦中一閃,我猛地一推桌子,身体向后撞到架子上。“你怎么了?”趙剛問。我沒說話,向窗外看去。

  窗外,火星大地,暮色蒼茫。

  按慣例,“庫克岩石”要立刻上交。但我有了新的想法……“基地!”我通過緊急頻道說,“我想做個試驗。”

  “請講!”

  “我有個直覺,這些石頭會再度移位。可能有某种場存在,當場變化時,這些石頭就會在空間上發生位移,在我們看來,它會表現為突然消失。”

  “可以前的石頭都沒有突然消失,都完整地送回了地球啊!”

  “是的,可以前我們都把它從原來的地方移開了。”

  基地那邊沉默了一會儿:“好吧,有些道理。你們干吧。”

  我關上通話器,對愣著的趙剛說:“把這玩藝放回去。兩小時后我先睡6小時,你值班,觀察石頭有什么變化。然后我替你。”

  他點點頭,轉身要走,突然想起了什么:“為什么不是你先值班?”

  我靠在椅背上,微微一笑:“手心手背?”

  兩小時后,我檢查了一遍設備,拍拍趙剛的肩膀:“好好看著,別睡著了。信號發生器放進去了嗎?”

  他目不轉睛地看著監視器,點點頭。我笑笑,轉身上了床。

  夢中。紅色的迷霧,亂石飛舞,有人在周圍的霧气深處大聲笑著。几塊奇形怪狀的石頭在眼前歡快地蹦跳,肆無忌憚,面目猙獰。接著,它們組成了一個環,開始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旋轉起來。“我好象見過這景象。”我在夢中自語道。

  “醒醒!江華!”有聲音說。我正想怒斥夢境的不合理,結果醒來了。趙剛正俯身盯著我,眼中一絲惊慌。“怎么了?”我看看表,“還有3個多小時呢!”

  “它不見了!”

  原來放著石頭的床上只剩下一個金屬光澤的小東西,我認出那是信號發生器,而石頭不見了,象是從空气中蒸發了。“好吧,我們至少知道這种場對金屬沒有作用。”我撿起發生器,看著趙剛,“當時發生了什么?”

  他緊張地盯著我,身体晃悠著,神經質地笑了一下。“你沒有睡著了吧?”我逼問道。他繃緊了臉,一言不發。“OK,我們一會儿再談這個問題。先放錄像。”我無奈地說,狠狠瞪了他一眼。

  從錄像上看,石塊閃了几下就消失了。我們調慢了播放速度,看到石塊在床上放著,靜靜地。突然,它象被蟄了一下,閃動起來,頻率越來越快,感覺就象是在看轉動的自行車輻條,開始還可以分辨,后來就是一片模糊。在每毫秒一楨的情況下,仍然無法确定閃動頻率。最后,石塊消失了,失去支持的信號發生器緩慢地、优雅地跌落。我看著那畫面,忽然涌上一絲傷感。

  定格。我倒在椅背上:“向基地報告。”

  基地對試驗結果很感興趣,將錄像資料傳回去研究,還暗示要給我們加薪。閒著沒事,我和趙剛玩起一种中國棋來。那些攻擊載人火星探險的人有點儿道理:在近乎一半的時間里,探險活動不需要人的參与,計算机及其外延--机器人足夠胜任分配給它們的工作。人類所要做的是在另一半時間里做好,并監視机器的運作。所以一般來說,火星探險不能算是件苦差。反對者曾對第一本火星詩集大加鞭撻,認為這是火星探險效率低下的明證。實際上,火星探險者們隨時面臨災難,如此龐大的探險工程,如此复雜的各類系統,任何一點差錯,都可能斷送他們的生命。他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之大,是那些在地球上圍著壁爐,酒足飯飽之余,一邊剔牙一邊聊天的人難以想象的。為此,每個探險者都有兩類以上的業余愛好可以在火星上進行。航天局甚至明文規定:每個火星探測者都必須帶兩件到三件個人愛好用品。并在分組時也考慮這一點。可惜的是,他們不能區分“段”和“級”的差別。結果,我這個三段棋手只能和趙剛這個二級棋手對弈,讓子是免不了的。

  他又在摳手指甲,說明他十分緊張。确實,盤面上白棋明顯占优,占据了下方一塊大空。這局又要贏了,我無聊地望著窗外。我突然笑起來。這太明顯了,我怎么這么晚才想到?他听到笑聲,抬頭惱怒地看著我。“不!我不是笑你!”我一邊笑,一邊解釋:“我知道基地在想什么了。”

  他把棋盤一推:“好了,下不過你。告訴我怎么回事。”

  “如果我猜想的場确實存在,”我和藹地說,“而從我們看到的情況判斷,它是可以對同一空間反复操作的。在這個空間中的物体將被以某种振蕩方式傳送到另一個空間。這就是瞬間移動啊!”

  “可我們還不知道它能傳多遠,如果傳送的速度大過光速……”他想了想說。

  我點點頭:“基地關心的就是這個。我們面臨的是一种人類從未接触過的技術,一种人類夢寐以求的技術……嘿嘿,我覺得我們不僅僅是加薪的問題。”

  我們相對微笑,彼此心照不宣。

  “你感覺到了嗎?”他突然問道。

  我被問的莫名其妙:“什么?”

  “我剛才覺得周圍晃了一下。是地震嗎?”

  我笑嘻嘻地看著他,正想來几句幽默,忽然明白了:“傳送!那個場又出現了!你的床!看看你的床!”

  我倆互相碰撞著沖到他的床邊。這次是兩塊石頭,個頭較小,相距大約40厘米。四只手同時伸去,但緊接著,第二組石頭在旁邊出現了。這次的振蕩我也感覺到了,急忙攔住趙剛。“等等!這里有些古怪。”我說。第二組石頭形成一個直角等邊三角形。我們向預計是第三組出現的位置看去,大約過了兩分鐘,周圍又是一晃,一個等邊梯形出現了。我的心狂跳起來。意義!這三組石頭是有意義的!大自然不可能會為我們表演這樣的魔術。可這意義是什么呢?我緊張地思考著。我知道時間緊迫,下一組石頭很快就會出現,而且我不知道什么時候這种傳送會中止。我必須抓緊時間!

  一個明顯的推論是:下一組石頭(如果有的話)將會有5塊。可這又能說明什么呢?已出現的三組都是軸對稱的圖案,測定一下它們的對稱軸或許會有用?也許這三條軸的延長線會交匯于一點?測量它們的邊長怎么樣?用什么單位呢?我的眼睛慌亂地在石頭間掃視。

  第四組出現了。5塊,形成一個凸五邊形,但不等邊,只有四條邊好象是等長的。我似乎想起了什么。

  趙剛在旁邊大笑一聲,抓起信號發生器放在第四組石頭中。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發生器与另外的5塊石頭組成了一個正六邊形。如果把發生器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它會与其他几組石頭組成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這是道簡單的几何填空題!

  仿佛是對正确回答的獎勵,四組石頭閃了几下,一起消失了。

  我惊喜地看著趙剛。他不知所措地傻笑著,嘴里不停念叨:“我几何學的很好!我几何學得很好……”我一把抱住他,說:“干得漂亮!哥們!”

  “什么?”他沒听懂。我顧不上解釋,急忙同基地聯系,這可是具爆炸性的事件。

  線路不通。

  我又查了遍連接,重新啟動机器。沒用。

  我向窗外望去,一片灰蒙蒙。我走近窗口。外面的世界仿佛罩上了一層灰色的薄紗,顯得冷漠而不真實。這是火星上的白天,那些岩石、山坡應該是褐紅的,然而,現在它們都是灰色。“我們好象有麻煩了。”我說。趙剛走過來,也伸著脖子向外看。

  我獨自走回床邊,坐下。

  顯然,我們所面對的。不是簡單的自然現象,而是某种有意識的行為。對方通過几何這种普遍的、簡單的方式同我們建立聯系,以期溝通。實際上,我突然想到,他們一直在嘗試,只不過以前發送的石頭都被運走了,直到這次我突發奇想,把石頭又放回去。這些……智慧种族已掌握了某种瞬間移動物体的能力,如果人類也能掌握……

  現在的問題是他們下一步要干什么?通訊失靈与火星地表的奇怪現象一定和他們有關,但其意義是什么呢?我想起科幻小說中外星人綁架地球人的情節,不禁毛骨悚然。不會的,他們有如此高超的技術,怎么會干綁架這類事呢?不過也難說,在他們眼中我們可能只是虫子,但這樣他們就不該費力來嘗試溝通。其實,他們完全不必如此麻煩,直接和我們對話不就可以了?再不成,用心靈感應啊!不對,這是小說中的東西,怎么能當事實呢?也許,他們根本就不准備和我們溝通,不對不對,更不對了!

  我想得頭暈腦漲,向后倒在床上。讓外星怪物見鬼去吧!

  “見鬼!”趙剛突然罵了一句,嚇我一跳。他看到了什么,退后兩步,轉身沖向气閘。“你要干什么?!”我叫道。他向窗口一指,開始飛快地穿太空服。

  是什么東西使他成了這樣?我好奇地從窗口看出去,一樣灰色的天与地,沒什么特別的啊!慢著,在觀測站門口好象有東西,個頭還不小。從這里看不清。我打開外部監視器,用了不到三秒鐘分辨畫面上的物体,然后沖到趙剛身邊,開始飛快地穿太空服。

  外層气閘打開了,我們緩步走出,來到火星的地面上。腳下感覺有些怪,但說不出。它就在我們的面前。准确地說,是它們。

  8個金屬物体圍成個半圓,排在門口。即使它們的形狀再怪,我也不會太惊訝,但我現在可說是目瞪口呆,因為這些東西我都認識。

  每個火星探測者都不會忘記這8個飛行器的樣子。它們作為人類對火星最初的窺視孔,曾在20、21世紀飛臨火星,有的還降落于它荒涼的表面,向地球發回了大量富于价值的資料。在探測使命完成后,它們無一例外地和地球失去了聯系,這還算正常。奇怪的是,在人類登陸后再也沒找到這些早期探測器的蹤跡。它們的照片每個探測者都看過無數遍,但從未有人親眼見到過它們。

  除了我們倆。我認出了“海盜號”、“火星觀察者”、“火星探路者”這些大名鼎鼎的探測器。它們不象是受到過虐待的樣子,表面沒有破損,沒有折斷的支架。

  我走上去,用手撫摸著這些上百歲的古董。經過漫長的歲月,它們依然整洁如新,仿佛剛出厂一樣,甚至沒有一絲火星塵埃。我想象著一只陌生种族的手也曾經在這上面撫摸過,思考過它的用途。我向四周望去,礫石与山脈,那些种族藏在那里面的什么地方,正仔細觀察我們的一舉一動。“趙剛!”我小聲呼叫。

  “是的,我已經錄下來了。”他在身后答道。不管怎么說,他仍然是最了解我的搭檔。突然,每台探測器前都出現了塊石頭,它們顯現几秒鐘,消失,再顯現,位置移動一點儿。我后退几步,看到這些石頭象是堅定的虫子一樣向探測站大門移來。這給我一种受到威脅的感覺,我們退到門口,看著石頭慢慢逼來。“要打星球大戰了嗎?”趙剛問。我緊張万分,甚至沒有精力微笑。

  石頭在我們前面兩米處停下,已聚在了一起。接著,它們又返回各自的出發點,再次向我們移動過來。這樣重复了兩次后,它們停住,原地閃了几下,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

  “完了?”等了十几分鐘后趙剛問。我不置可否,向最近的探測器走去。剛走几步,一陣振蕩傳來,周圍的山脈、礫石、塵埃、天空變了。象是誰正在調整宇宙的色彩飽和度,紅色,淡藍色,漸漸從灰蒙蒙的底色中滲出來。世界又是我熟悉的世界了。

  我們返回觀測站,通訊已恢复。我們報告了發生的一切,然后坐在窗邊看著那些曾親眼見到那种族的探測器,直到人類飛船的轟鳴聲越來越近。

  科學家們曾對這次事件做過各种各樣的分析,我比較同意的是:這是火星种族對人類發出的警告。想象一下。當你在家里正過得好的時候,有人從外面扔進一塊石頭,接著又是一塊。最后,他甚至沖到你的家里來,東翻西找,把地板橇開,亂丟垃圾,等等。你會怎么做?其實,火星人已算是客气的了。他們只是把這些雜物收拾到一起,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帶走。

  不過,每當我仰望夜空中那脾气暴躁的戰神時,總是想:如果有一天我們終于和他們相遇了,會發生什么?他們可以教我們瞬間移動,可我們拿什么交換呢?也許,教他們下棋?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