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破鏡


  葉紅楓坐在久違了的主机總管座位里,感覺很异樣。她忽然覺得現在真的是連自己究竟為什么才來到藍圣地的都搞不明白了。在葉紅楓最初的印象里,事情根本就不應該是現在這种樣子,為什么僅僅這么短短的几天,情況居然有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高博輕輕拍著她的肩頭:“紅楓,憑心說,你早該回來,這里确實需要你。”
  葉紅楓不置可否地一笑,有很多事情需要重新想一想。
  高博忽然間:“紅楓,有件事我實在忍不住想問你。你和郭工干嘛鬧得那么僵,難道真的非得离婚才能解決問題么?”
  ……?!
  葉紅楓大感意外地呆住了,她做夢也沒想到高博會猛地間出這樣一句話來。她把一雙眼睛睜得老大,茫然望著高博。葉紅楓一直以為自己掩飾得很好,看來卻是又一次錯了。
  “老高,怎么突然想起問這個。”她盡量平靜著自己的語气。
  “也許我不該問,這畢竟是你們的私事。”高博似乎看出了葉紅楓心底的緊張,“不過,紅楓,別怪我多話。在追光小組里,數我和你們兩人一起工作的時間長,容我賣賣老問一句:你真覺得非這么做不可么?”
  葉紅楓沒有正面回答,自己抱定要做的事情忽然變得很遲疑。她來藍圣地本是為了這件事,但事到臨頭竟會發生這么多的變化。
  “你早知道我是為什么來藍圣地的?”她反問。
  高博搖搖頭:“一開始我還真以為你是太牽挂光明之箭,所以才借口來考察的。直到后來有人對我說……”
  葉紅楓歎了口气:“我以為他不會把這件事情告訴別人的,看來我還是不夠了解他。”不知為什么,在她心里一直很不愿意追光的同事們了解她与郭尚云的糾葛,所以最初郭尚云告訴她這件事在長城基地尚屬秘密時,她多少有些竊喜。但終究事与愿違,消息還是傳了出去。
  高博像是能看透她的心思:“你以為是郭工?”
  “難到不是?”
  “不縣”
  “那會是誰?別人根本不會知道。”
  “是蕭蕭。”
  “蕭蕭?”葉紅楓愣了一下,“她怎么會知道?”
  “是你們自己告訴她的。”高博抬手朝葉紅楓座位的前上方指了指,前上方微斜地挂著一面明亮的鏡子。那本來是為了方便主机總管監視身后讀數表的,但從鏡中望出去,玻璃隔斷外面的大廳大半也能落入視線。于是高博又提醒她:“你們實在不該忘了蕭蕭是會讀唇的。”
  葉紅楓恍然意識到一點,剛到藍圣地那天,郭尚云曾拉她在外面商量協議材料的事。難道就是那天?那天蕭蕭确實是待在机房里的,也許她和郭尚云太注意蕭蕭失聰的耳朵了,以至于竟忽略了那雙善睞的明眸。
  葉紅楓的臉有些漲紅:“原來這樣。這件事你們早都知道了。”
  “蕭蕭并不是個多嘴的女孩子。”高博解釋,“她只告訴了我和徐曄,她本心恐怕很不愿意看著你們勞燕分飛,所以希望我們有机會能起些作用。至于林瀟雨、小馮,還有羅天遠和武浩,倒是真的還被蒙在鼓里。他們几個的嘴總沒把門的,如果讓他們知道,說不准要幫倒忙了。”
  一陣沉默。
  高博拉把椅于挪到葉紅楓身邊:“你知道,讀唇讀來的消息多少讓人有點儿怀疑。不過后來看到郭工的那种表現,我覺得這事多半是真的了。這些日子,郭工總有些分神,要知道,已經是光明之箭的最后階段了,像郭工這种人是不會也不該在這會儿分神的……”
  “我當初答應給他時間搞完光明之箭。”
  “不過看得出來,這件事還是分了他不少心思。紅楓,我不明白,你們兩個為什么要這樣。”
  葉紅楓不語。
  “別覺得我管得太寬,有些話憋了這么些天,不說實在是不舒服。”高博又道,“想想當初你們結婚的時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覺得很般配。”
  葉紅楓輕輕地搖了一下頭:“感情這种事,就像鞋子一樣,般配不般配也許只有腳知道,看是看不出來的。”
  “可能你們有你們的道理,我畢竟是外人。”高博微歎了一聲,“但有的時候,恐怕外人反倒能看到一些你們自己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我覺得你們這樣很可惜。”
  “可惜?”
  “你不承認么?郭工在你心里的地位還是很重的,從光明之箭出事那天,我能看出這點,你們的感情根本就沒到非离婚不可的地步。”
  如果是十天以前,高博的說法很可能會招致葉紅楓的反駁,而現在的葉紅楓真的不能不承認這一點了。
  葉紅楓無意識地微低下頭,把臉埋入長發之間:“不過就算還沒到絕情的地步,這件事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他心里已經几乎把所有東西都給了光明之箭,哪還會有我的位置。”
  高博苦笑:“你要真這么認為,那可就錯了。我看郭工心里要真是沒有你,也早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像他這种人,就算在心里把你擺得再高,都絕不會挂在嘴上的。”他從椅子里站起來,“紅楓,這种人生大事我勸你還是想清楚。我總算比你多吃兩年咸鹽,我以為,像你們現在這個樣子,將來不一輩子后悔才怪。”
  這是高博的結論,高博并不是輕易下結論的人。葉紅楓的心里發生了松動,真的該再想想,再想想……
  郭尚云又到底怎么想呢?
  飛鷹Ⅰ號的失蹤,倒是更清楚地證明了一個問題:光障現象看來真的是存在的,而且一旦飛行器准備超越光速,它就必然要發生。
  這也許是人們七年來從未想到過的東西。但它卻忽然來了,就像是一座凌空出世的冰山,把人們几乎已經要沸騰起來的熱血,一下子弄得冰涼。
  所有追光的人都被一种沮喪的情緒包圍著。壓力沉重得讓人根本無法從飛鷹Ⅰ號的失敗中得到絲毫的歡喜。人們都在想一個問題:
  光障。
  要是真的存在,那還有沒有繼續探求追光的可能呢?
  “這世界真絕了,造化在每個事物的极限處都給你設個障礙,你要想逾越,不是辦不到就是得費點勁。”馮明彥忽然這樣評价,“你們說,要是真的一到光速就會發生這种事,我們這些人豈不是永遠沒有成功的可能么?”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這么絕對的事。”徐曄反駁。
  “我也不信,可追光者的事實、光明之箭的事實、甚至連飛鷹Ⅰ號的事實也算上,一樣一樣都在那里明擺著,我想不信,能行么?”
  失敗的打擊也許太大,大得有些讓人承受不了。
  徐曄沒有再反駁,事實就是事實,這永遠是一种最可以使人服气的東西。
  羅天遠搔搔頭:“那我們怎么辦,就這么收攤回家?要真是那樣,我可宁愿一輩子也別回去了。”
  馮明彥同意:“折騰七年,弄個灰頭土臉,真的是沒臉回去了。我看我們索性在藍圣地挖個坑,把自己埋了算了。”
  徐曄澀澀地笑了笑,走到沙發背后,雙手壓了壓馮明彥的肩膀:“你也不嫌這話喪气,還沒怎么著呢,自己就先把自己斃了。要活埋你去,別拉我去。”他有意想緩和緩和大廳里太壓抑的气氛。
  馮明彥仰頭問:“老徐,你不會自認為臉皮不薄吧。這七年的時間白扔了不說,基地這些年往光明之箭上投了那么多的財力,那么多的人力,那么多的物力,回頭告訴大家,我們什么都沒弄出來?反正這話我說不出口。”
  “我也說不出口。”徐曄在馮明彥的肩膀上又拍了拍,“不過現在的情況也許還沒有你說的那么嚴重。”
  “不會吧,整座飛行器都化在外太空了,你認為這不夠嚴重……”
  “是。光障這种現象的确可怕。”徐曄承認,“可就因為這個把我們多少年的設想完全推翻了?我有些接受不了。”
  馮明彥問:“接受不了又能怎么樣呢?它确實存在。”
  徐曄辯解:“我在想,這种光障是不是真的是一种無法逾越的障礙。你剛才不是還認為有些障礙費點勁還是可以逾越的嘛!”
  “我看光障這玩藝就不屬于有些。”馮明彥說,“算上飛鷹Ⅰ號,人類的超光試驗已經至少做了三次了,可次次都出問題。雖然咱們的光明之箭回來了,但也是何若賠上一只手做代价的,其他的呢,遠到16年前的追光者,近到昨天的飛鷹工號,連一點儿灰都沒留下。郭工是親眼看過光障的,你問問他,那東西能不能被抗拒?”也許是太過沉重的打擊讓馮明彥的心情顯得十分焦躁。
  “小馮,讓徐曄把話說完。”久坐在一角里沉思的郭尚云忽然開言,“我倒覺得這件事就這么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徐曄點頭:“我看我們畢竟發現了光障的存在,這總比不知道要好吧,這樣,我們往后也至少能有個方向,明白該怎么個忙活。”
  馮明彥真的有些悲觀:“PB燃料已經是動力之王了。這么高超的東西部抵不住那個倒霉的光障,我們得再怎么忙活才行?”
  “話不能這么說。”徐曄有他的看法,“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這個世界上不該有絕對無法克服的東西。這种光障現象讓我聯想到20世紀人類最早作超音努力的情況。我感覺當時超音的工作,确實和我們現在很像。音障在當時那种科技程度下看來,我想絕不比我們現在看到的光障簡單多少,那也是曾經讓當時的航空界在付出血的代价后,一度認為難以超越的。結果怎么樣,現在我們不僅是超過了音速,而且已經能夠追赶光速了。”
  羅天遠的眼睛亮了一亮:“我記得人們后來是在飛机的結构上下了功夫,把机翼改成了后掠翼和后三角翼,結果音障輕而易舉地被突破了。”
  “那不一樣吧。”馮明彥考慮到一個問題,“之所以會產生音障,那是空气動力學上的問題,而光障是光物理學的事情,根本是兩回事么。”
  徐曄的意見:“我只是打個比方,其實還是那句活: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是絕對改變不了的。歸根結蒂,人家能克服音障,是人家找到了克服音障的方法;我們現在因為光障而撓頭,恐怕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對路罷了。”
  “有道理。”羅天遠點頭。
  “克服光障的辦法?……”馮明彥開始冥思苦想,“如果真的有,能是一种什么樣的辦法呢?”
  “這也許是我們馬上該開始尋找的。”郭尚云說,“依我看,徐曄沒說錯,世界上還沒有絕對無法改變的事情,從這一點講,光障現象應該是可以克服的。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對途徑。”
  對絕大多數的科研努力來說,也許“找對途徑”這四個字所意味的,就是一种相當困難的工作。一种足以把童顏消磨成鶴發的工作。
  追光的途徑究竟該是什么呢?
  郭尚云提起了一件事情:“有個問題這些天我已經想了很多次,這個問題很可能就和我們已經了解到的光障現象有直接的關系。”
  人們的眼中有一种好奇的目光。
  郭尚云輕輕抿了一口茶水,忽然間:“你們有沒有想過里恩·何若的右手怎么變成現在這种樣子的?”他當然明白人們絕對不會沒有想過這件事,這也許是那場噩夢留下來最有力的見證,“那只橡膠手柄黏軟在何若手臂的情景,到現在我依然忘不了。從那一刻開始,主艙里几乎所有的東西,都在近乎瘋狂地振動、發燙。牆壁、座椅、人的手、人的腳……”
  郭尚云用一种很低沉的語气,再次敘述著那個几乎為人熟知的可怖場景。所有的人仍在聚精會神地听。
  “那好像是我叫了減速之后的事,當時的感覺就像整個世界都成了大火爐一樣,整個主艙看上去如同風吹過的水面,不斷地震顫。老高上次分析說,可能是光障的臨界狀態的表現,不過我現在覺得那恐怕不僅僅是臨界了。光障現象那時實際上已經發生,理論上不可逆轉的過程應該已經開始。只是奇怪在于這种理論上明明不可逆轉的現象,后來怎么會忽然停止了。”他頓了一下續道,“我記得那時候看到架在主駕駛台上面的那只培養皿忽然破了,培養液迸射出來,有相當一部分淋在了手柄的斷頭上,好像就是那一瞬間,本來已經黏軟的斷柄很奇怪地重新變硬了,在那之后,飛行的速度居然能降下來。所以這件事我一直就沒想通,那只橡膠柄當時肯定是受熱軟化了,不然何若的手不會變成現在這樣。可化了的手柄竟然能莫名其妙地再硬,這又是什么道理,我想我們該琢磨琢磨。”
  徐曄若有所思:“郭工,你的意思是說,那些培養液對光障下的物質起了作用。”
  郭尚云告訴他:“我實在想不出別的原因。”
  羅天遠不解地問:“培養液,那些培養液到底是什么東西?”
  “這也許就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郭尚云指出,“這很可能是個關鍵。何若臨走的時候把從他手上剝下來的橡膠塊留給了葉紅楓,我已經讓她拿給武浩做分析去了。希望結果出來能對我們有幫助。”
  郭尚云這樣希望。
  大廳中的人們這樣希望。
  大廳的門忽然重重地一響。
  也許因為過分激動,武浩進來的時候差一點被門檻絆一跤。
  “喂,悠著點儿,兄弟。”徐曄提醒道:“出什么奇聞了,瞧把你美的。”
  “喜事,喜事。”武浩的聲音有些吁吁帶喘,顯然是跑回來的,“這趟可沒白跑,有大收獲了。”
  郭尚云從沙發里坐起來,不知為什么,心跳突地有些加快:“有發現了?”
  “太有了。”武浩揮了一下手中的數据報告,一屁股坐進郭尚云身邊的沙發里,“看來全解決了。報告在此,想不想听?光障現象看來有辦法克服了。”
  語出惊人。
  怎么可能這么簡單?大廳里陡然一下靜得出奇,沒有任何人能料到武浩竟會帶來了這樣的消息。
  馮明彥坐得离武浩很近,他扭過身輕問,聲音里听得出滿是怀疑:“真的?這玩笑現在可開不得。”
  “哪有拿這事開玩笑的。”很少有人看過武浩高興成這樣,的确不像在開玩笑。
  人們忽地一下把武浩圍在當中。一种興奮在大廳里猛然爆發,“快說快說,分析出什么結果了?”
  追光試驗中心站的大廳里已經許久沒有人像現在這樣七嘴八舌他講過話了。
  武浩從衣兜里摸出那塊奇形怪狀的橡膠塊,抬手拋動了一下:“你們知道這東西能告訴我們什么?能告訴我們的簡直太多了。”他把數据報告順手遞給郭尚云:“郭工,你看看這個。我從楓姐那儿拿了這個橡膠塊后,又把主艙里那半截斷杆也拆了,還讓生物所的老董給找了些跟艙試飛的那种培養液。這三樣東西到了化學所的分析中心,就變成了眼下這份報告,加上老高上次的成果,結果一目了然。”
  “那上面究竟寫些什么?”羅天遠有些迫不及待。
  郭尚云在翻到報告第四頁的時候,他忍不住叫了一聲:“DID晶体,這么多?”
  武浩點頭:“沒錯。這絕對就是關鍵。郭工,我覺得你命真大。知道么,這支橡膠手柄折斷的時候,光障肯定已經發生了。”
  不是說光障現象一經發生就無法終止么?難道會有奇跡,還是高博上次的分析結論本來有問題?
  “老高的結論一點也沒問題,只是那份結論里我們有一個細節還沒有認識到而已。”武浩把手中的橡膠塊在人們面前晃了晃,“要不是這回生物所跟艙試飛菌种,要不是那只培養皿正好在主駕駛台上面……”他沒有繼續說下去。郭尚云覺得背脊上汗津津的,有冷气冒出。武浩的意思,他忽然明白了。
  武浩解釋道:“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看來光速下的PB燃料有很多性能是常速下完全理解不了的。如同老高在上次分析時解釋的那樣,光明之箭在接近光速飛行時,儲備箱体的特質合金內部產生劇烈的培斯現象,導致PB高能燃料出現歧化反應,放射大量庫克卡爾能量,并且通過T11單元泄漏出去,從而導致光障現象出現。”
  “既然PB燃料在光速中一定會出問題,既然培斯現象在光速中一定會加劇歧化反應,既然庫克卡爾強能量一定會產生泄漏現象。這一切既然一定要發生,光障豈不是仍然無法克服的一個問題?”人們七嘴八舌地質問。
  “我還沒有說完。”武浩繼續擺弄著手里的橡膠塊道,“剛才我不過說了光明之箭遭遇的光障現象是怎么來的,這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你們知道的這個橡膠塊是怎么變回現在這副樣子的么?換句話說,我們只注意到了能量的泄漏,而忽視了能量的屏蔽。”
  “道理絕對是這樣的。”武浩分析道,“我在分析中心作了個模擬測試,結果發現,常速下的PB燃料通常不會產生大規模歧化反應,這是由于常溫常壓條件下,PB內部即使出現歧化,也會在歧化同時,產生一种逆反應,這种逆反應通常可以吸收大量的外界能量,抑制PB物質變性。所以在這种條件下,PB中就算有變性出現,也是局部很微量的變性,而由于逆反應的能量吸收作用,庫克卡爾能量根本無從產生。”
  “那豈不是一點問題也沒有了么?”
  “我只是說在常速情況下。”武浩強調,“光速下的情況与這絕不相同。一旦飛行速度加至光速,培斯現象下的儲備箱体內部產生超強高壓,并從特質合金中生成一种GR物質,高壓抑制了逆反應的進行,GR物質起到催化作用,這樣,理論上原來認為不可能實現的PB物質歧化,在這种特殊條件下開始形成,由于失去逆反應的平衡作用,大量庫克卡爾能量被釋放,這樣強烈的能量足以突破主艙現有的防輻射裝置,所以在光速結點時,主艙開始受庫克卡爾能量的強輻射,由于整個光明之箭外防護層的作用,這些能量無法短時間內傾入太空,而只是在艙內四壁進行多級反射,因此,艙內無异變成一只巨大的微波爐,大量熱能迅速積聚,足以熔融一切。”
  馮明彥的嘴有些張大:“你是說除非不用PB高能燃料才能抑制光障?你不會是想建議大家改用汽油推動飛船吧,那豈不更是天方夜譚?”
  武浩的建議當然不會天真到這种程度,所以他再解釋:“我只說PB高能燃料是光障的罪魁,可沒說因為這個就得放棄PB燃料。你們別胡打岔。”他把手里的那團橡膠塊丟進馮明彥怀里,“好好看看這個。我說過,這是關鍵。”
  馮明彥上下擺弄著橡膠塊:“這個,到底能說明什么?”
  “知道它是怎么變成這樣的么,知道它是為什么會變成這樣的么?”武浩反問。
  前者,也許沒有人不了解;而后者呢?
  也許所有的人都還沒能想通。
  武浩從郭尚云手里接過那份數据報告,指著第四頁上那段DID含量超標的數据:“不同分子結构的物質,在屏蔽庫克卡爾能量的能力上是不同的。現在光明之箭采用的防輻射裝置也許能很好抵御常見宇宙射線的輻射侵蝕,但對阻止庫克卡爾能量來說,卻如同是用紗窗來防風。在這方面我們确實沒下太大功夫,也許這就是最大的疏忽,我們實在不該忘了飛船內部也有產生強輻射的可能。”
  “那DID晶体又說明什么呢?”羅天遠好奇地問,“你是不是有些离題太遠?”
  “一點也沒有,不把這些問題搞清楚,恐怕也不會了解DID晶体這回幫了多大一個忙。”武浩頓了一下又道,“知不知道,DID物質對庫克卡爾能量的屏蔽能力有多大,据這次的數据推測,至少要比現在光明之箭上布置的普通防輻射裝置高出30倍以上。”
  這又說明什么呢?
  “模擬測試的數据不會騙人,的确如此。要說現在的防輻射裝置是紗窗防風的話,DID晶体無疑可以比作玻璃磚了。”武浩繼續指出,“按郭工他們描述的情況看,當時的光障現象基本已經波及到整個艙体。在光障影響下,處于超強振蕩中的培養皿出現大面積龜裂,并且迅速破碎,大量富含DID物質的培養液潑濺在主加速杆的斷頭上,培養液使已經受熱熔融的加速杆高速冷卻,這樣,瞬間內加速杆斷頭重新凝結變硬,与此同時培養液溶劑物質遇熱揮發,使DID物質在主加速杆斷頭表面形成一層薄膜狀結晶,這樣,由于DID晶体獨特的屏蔽能力,庫克卡爾能量無法繼續侵蝕熔融斷柄,加上何若在那之后及時將斷頭拉低,光障初期尚未被過多影響的加速系統馬上應變,光明之箭速度很快降下來。于是在脫离光速結點后,培斯現象就停止了,儲備箱壓力恢复常態,起平衡作用的PB逆反應又出現,大量庫克卡爾能量自然消耗,光障現象隨之消失。”
  几乎大廳里所有的人都在目不轉睛地望著武浩,一种血脈貫張的感覺,似乎是在傾听一种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演義。
  “真的會這樣?”徐曄在回味著什么,“武浩,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可以用DID晶体來解決光障?”
  “但是,就算DID能擋住光障,沒有PB高能燃料,恐怕也不可能造得出飛船吧。”羅天遠仍有怀疑。
  “對。這是個好辦法。”一直在細心聆听思考的郭尚云十分肯定他說,“武浩的理論是成立的,而且用DID并不一定就意味不能用PB燃料。我忽然想到這樣一個方法:既然我們已經百分之百地确定了光障是從PB燃料艙中出現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就從pB燃料艙去著手呢?”
  人們的腦子里几乎同時有靈光閃現。徐曄的臉上挂了一种欣喜的表情:“不錯,我們可以利用DID的屏蔽能力,讓它在光明之箭儲備箱和Tll單元內層結晶,庫克卡爾能量這樣就不會再泄漏出來燒烤主艙了,這等于為炸彈拔除了引信,光障現象也就不會發生了。”
  “不錯。”郭尚云補充道,“也許我們還可以單設計一個平衡裝置,一方面降低光速結點時培斯現象帶來的高壓,盡可能避免庫克卡爾能量的生成,另一方面,一旦能量仍然生成,也可以用平衡裝置在最短時間內把它排向太空,以減小其對主艙設備的輻射危害,這也等于為炸彈拆去了炸藥。”
  太好的辦法!
  “可是,用什么辦法讓DID在复雜的T11單元內表面產生這么均勻的結晶呢?”羅天遠有些不放心,“要知道,一旦結晶不勻,產生局部遺漏,讓庫克卡爾能量從一點透露,哪怕只是极小一點,也會前功盡棄,從數据上看,只要能量有突破點,光障現象恐怕隨時都會再度發生。”
  武浩告訴他:“化學所已經答應幫我們配一种富含DID的涂料,讓D1D均勻涂布看來并不是難事,也許我們可以考慮什么時候讓光明之箭再飛一次了。”
  “干!”馮明彥猛擊了一下手掌,“果真這樣的話,最多再用兩年的時間,我們肯定能超過光速了。”
  “不。”郭尚云忽然有一個惊人的結論,“我們最多只用兩周就可以了。”
  ……?!
  大廳里陡地安靜下來,人們竟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
  這,真的可能么!
  郭尚云解釋道:“既然我們已經清楚地了解到16年前的追光者號是失事于高能燃料引發的光障現象,那么,我們最初對它設計問題上的猜疑就被推翻了。這樣看來,它的夸克增益設計本身非但沒有問題,而且還是迄今為止最能符合超光要求的,我們沒必要再走彎路了。”
  徐曄恍然明白了一件事:“既然追光者的夸克增益設計可以滿足平射起飛,我們當然就不必再挖深井,再費力解決异次元超想結构中立射升空所帶來的种种難題。一切變得簡單多了。”
  但是,即便這樣,兩周的時間夠么?
  “廖博士是個很縝密的人。据我所知,當時他造夸克增益型追光者號的時候,一共造了兩只,為的是一旦第一只在試飛中發現不足,馬上可以在短期內利用第二只修正重飛,以免在申請專利過程中出麻煩。可惜廖博士一去就沒有回來。現在,我們可以向基地申調這架夸克增益飛行器。憑基地對它的常規保養,我看我們用一周的時間就能完成對它的全面檢修与改造,讓它和我們的光明之箭合而為一。這樣,我們在采用多點同充技術不間斷灌注PB燃料同時,用DID涂料對內層,特別是Tll單元進行同步防輻射噴涂。只要再用一周的時間,它也許就會是一個新的奇跡。”
  陰云盡去。人們歡騰了,事情的演化竟是這樣意外地簡單。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