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一章關于侵華綱領的爭論


  亞洲各國及中國,對日本复活日本軍國主義,對外進行擴張,向日本政府頻頻發出警告,這絕不是聳人听聞。
  當日本追隨美國拋出所謂"中國威脅論",意在挑撥中國同友鄰國家關系,企圖孤立中國,遏制中國的時候,殊不知,早在70年前一個侵略中國和東南亞的藍圖和實施綱領--《田中奏折》就已策划好了。這個野心勃勃的侵略陰謀被披露后,立即震惊了整個世界。
  為了獲得這一絕密文件,蘇聯克格勃出价30万日元;美國出价25万美元。
  然而,日本一直否認它的存在。但,歷史是不容篡改的。……在中外歷史上,從未有任何國主義的侵華綱領--《田中奏折》那樣,引起全世界范圍內的激烈爭論,70年來一直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
  使人感到吃惊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竟把其侵略中國和世界的綱領說得如此露骨: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其他如小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遺策,是以我日本帝國之存立上必要之事也。
  長期以來,日本右翼勢力和日本官方及他們的御用文人,一提到《田中奏折》就气急敗坏,如同挖了他們的祖墳,調動一切宣傳工具宣稱絕無此一奏折,挖空心思否認它的存在,硬說這是"膺品"、"偽物"。一份文件使人們惊奇地發現,世界各大情報集團都對這一文件趨之若鶩,蘇聯克格勃拿出30万日元(編者注:當時日元和美元之比為2︰1強),通過日本外務省高級官員高价求購,美國情報机构也愿出25万美元勢在必得。
  一份文件能在國際范圍內引出如此惊心動魄的故事,引起如此激烈長期的爭論。在中外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我衷心歎服,愛國華僑蔡智堪奉張學良將軍和他的外事辦公室主任王家楨之命,潛入日本皇宮天皇御書庫偷抄出《田中奏折》的義舉,本身就是20世紀30年代世界情報史上的杰出篇章,充滿了東方諜報戰的鮮明特色,堪稱中華男儿的情報杰作。
  這個《田中奏折》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和東南亞、打敗美國和蘇聯等世界強國,稱霸全世界的侵略藍圖和實施綱領,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命根子。因此它被中國公開披露后,就引起日本政府的极大震動,竭力否認《田中奏折》的存在。
  几十年來,日本右翼都斷然否定它的真實性。現在,日本右翼勢力仍編造种种理由,否定日本軍國主義這個侵略綱領。
  那么,《田中奏折》能否定得了嗎?

一、家仇國恨

  —-關東軍設陰謀炸死張作霖,企圖乘亂出兵占領東三省,張學良化裝潛回奉天,含悲憤与殺父仇人巧周旋,心下已定易幟歸順中華民國政府。
  1928年8月5日,北國奉天大帥府,哭聲震天,喪幛舖天蓋地,青磚黑瓦、朱門紅柱的古朴典雅的大青樓變成了充滿哭聲的白色世界。
  張作霖的靈堂正中擺著長條供桌。供桌上,燃燒的白蜡燭流著憤怒哀悼的眼淚,裊裊的輕煙自一個個香爐冒出,慢慢匯成團團煙霧,在靈堂內盤旋上升,更增加了靈堂的悲痛气氛,壓得人們簡直喘不過气來。
  主祭人張學良身穿髒得變成灰色的孝衣,雙手拜"父親,您老人家死得好慘啊!不報父仇,學良誓不為人!"張學良猛一抬頭,突然看見站在一旁的大帥府顧問土肥原賢二和町野武馬的臉上,挂著滴滴淚珠,充滿憂愁的神色,心里不由犯開了嘀咕,覺得与他匆匆自華北赶回東北后得到的情報不符。
  張學良回奉天后,看了他的外交秘書主任王家楨送來的一份審訊記錄,就明白了誰是他的殺父仇人:我們數人在南滿站做小工,因吸食白面,被日本警察抓走,拘留在一處,也沒有審問。先給我們剃頭洗澡,然后換上我們穿著的這身新衣和新鞋,并且給我們吃好的,喝好的。住了几天以后,昨天半夜忽然把我們几個人叫出來,帶到南滿鐵路橋的地方,對我們說:“你們隨便走吧。"當時我覺得莫名其妙,可是我准知道日本小鬼子沒安好心眼,我早就提防上了。果然,這時過來几個日本兵,一語未發,用槍刺向頭先的几個人就刺。我一看不好,撒腿就跑,拚命逃進城來,那几個人死活不知。不久,大帥的專列就被炸翻在這座橋下。
  張學良由父親被炸死之事,自然想起張作霖第一次被日本人謀殺的情景: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策划"宗社党"搞的兩次"滿蒙獨立運動",都因張作霖的武裝震懾而流產。1916年5月,裕仁天皇的叔叔閒院宮便令土井少將除掉新上任的威武將軍張作霖。
  土井少將接到密令,馬上來到奉天滿鐵附屬地,糾集日本浪人伊達順之助、三村丰等組成"滿蒙決死團"伺机行動。
  1916年5月27日,駐旅順的關東軍都督中村雄次郎到奉天活動,張作霖乘俄式馬車前往奉天車站迎接。歸途經過小西便門時,日本陸軍少尉三村丰等從臨街窗口突然向俄式馬車投了一顆炸彈。
  張作霖急中生智,在混亂中,他像靈敏的猴子一般騎車乘馬,改換奉軍士兵服裝,繞道奔回威武將軍署。日本陰謀家不知詳情,馬上派日本的奉天鐵道守備隊長和駐奉天總領事以慰問為名,來探听虛實。
  張作霖气得大發雷霆:“他媽拉巴子的,小鬼子真不是東西!要是再騎著我脖子上拉屎,老子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日本站(沈陽南滿鐵路附屬地)屠了,所有男女老小鬼子,一個也別想活!"那時,王家楨又向張學良提供了日本關東軍借張作霖被炸之机,蠢蠢欲動的秘密情報:以大帥府顧問為偽裝的日本侵華間諜土肥原賢二、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板垣征四郎企圖以炸死張作霖為契机,出動關東軍,趁東三省治安混亂之際,一舉解決"滿蒙"問題,奪取我東三省大好河山。但因張學良及時赶回奉天,采取慎重態度迅速做好秘不發喪的應變准備,日本侵略者不知張作霖生死詳情,加之日本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已做好向京奉鐵路沿線出動准備的關東軍,才一時未敢貿然行動!
  張學良還從張作霖被炸前后的复雜事件中,發現了楊宇霆、常蔭槐勾結日本軍國主義者圖謀不軌的可疑現象:1928年6月4日,張學良最早得到父親負傷的消息時,還在邯鄲北臨洛關車站督師。他的參謀長楊宇霆旋風般沖進司令部,遞給他一份電報。
  張學良接過電報一看,是日本人說奉天炸車案是楊宇霆密謀推翻張學良的行動,猜測張學良要將楊宇霆處決。
  張學良看罷,只微微一笑,未置可否,就隨手划火柴燒掉,命衛兵拿來茅台酒,兩人各怀心事對飲起來。
  酒過三巡,楊宇霆又從口袋中掏出一份長電,往張學良面前一擲。張學良強壓著怒火,拿起電文一看,原來是日本軍方的公開聲明:當張作霖返回奉天之際,中國方面于6月3日提出,擬在京奉、滿鐵兩鐵路交叉點和滿鐵沿線配置中國憲兵以資警戒的要求。日本守備隊雖接受了在京奉、滿鐵交叉點配置憲兵的要求,然而拒絕了在滿鐵線路上配置憲兵的要求。因而,橋梁系由日本守備隊警戒。4日上午3時左右,有3個行蹤可疑的中國人企圖爬上滿鐵線的堤岸。日方監視兵走近,問他們是誰。他們卻要向日本士兵投擲炸彈,因此,日軍當即擊斃其中兩人,另一人逃走。
  檢查尸体時發現炸彈兩枚、書信3封。其中一為國民軍關東招撫使信件之斷片,當系南方之便衣隊員無疑。4日拂曉,日方警戒士兵執行勤務時發現,當京奉線東行列車駛至交叉點時,隨著一聲爆炸巨響,橋梁附近黑煙与灰塵沖天而起。
  楊宇霆等張學良看罷電文,端起一杯茅台酒,邊喝邊別有用心地為日本人開脫:“大帥离開北京的時間和車次都屬高級机密,日本人哪能那么快就了如指掌?大帥通知日本人說2日走,日本人還認為列車早已在3日深夜到奉天了呢!"張學良由此對楊宇霆与日本的關系有所怀疑,因此在保定見到奉天省省長劉尚清派來的心腹密使吳德明時,就對楊宇霆采取了嚴密的防范措施。
  當張學良從劉尚清的信中,知道張作霖已被炸身亡時,頓時面色蒼白,渾身亂抖,吳德明的輕聲勸告和請求又使張學良大吃一惊:“少帥,務必保重--請將我槍斃了吧!”“為什么?有這個必要嗎?”“我出不去了,楊總參謀長早派人盯上了我,已為我准備了許多子彈!只有我死,少帥才能平安返回奉天城啊!”“你是我的恩人哪。……”“這是關系到日本吞并東三省的大事,我為東三省父老不受日本人欺侮而死,值得!"吳德明說著,猛然舉起酒杯用勁向張學良背后的牆上摔去,口中大叫:“我和你這個無情無義的東西拚了!"隨著"嘩啦"一聲脆響,站在門外的衛兵一擁而入,見吳德明正掄起椅子向張學良砸去,便一齊開火,將吳德明擊斃。
  張學良當夜給楊宇霆留下一張紙條:“我已動身回奉,請楊總長按計划撤軍。“然后剃光胡須,換上灰色士兵服裝,悄悄乘火車返回奉天,才又給楊宇霆發去四字電文:“學良到奉。"楊宇霆看罷,气得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
  最近的"大帥遺囑風波",更使張學良感到頭痛:1928年6月24日,東北保安委員會就要開始選舉總司令時,常蔭槐突然跳將出來,當眾宣讀了他和楊宇霆合謀偽造的《大元帥遺囑》:余不幸歸途遇難,今病勢已篤,殆朝暮人間矣!
  余自束發從軍,早自誓以身報國,生死置之度外。現年已五十有四,死亦非夭,唯是救國之志未遂,不免耿耿耳。今以奉天重任,付之學良,望汝善為料理。……楊宇霆听到這里,迫不及待地鼓起掌來。他的几個追隨者馬上跟著也拍起手來。
  楊宇霆、常蔭槐的如意算盤,是假造遺囑讓張學良就任奉天省長,把老好人張作相暫時捧上東三省保安總司令的寶座,再伺机取而代之。楊宇霆循此計謀,驕橫地以父執口气施加壓力道:“學良,遵照大元帥遺囑,你擔起奉天省的重任吧!“張學良听了微微一笑,從西服口袋里從容掏出一頁紙高聲宣告:“剛才念的《大元帥遺囑》純屬偽造,真正的大帥遺囑在這里,這才是真正的大帥手令,請諸位听清了:'我不幸被炸,在我養傷期間,一切職務交張學良代理。張作霖。'"張學良讀罷,隨手遞給親信秘書王家楨,傳給眾人閱覽。
  原來,這是前一天晚上,經王家楨提醒,張學良模仿父親的筆跡寫就的,真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連王家楨都深感惊訝,何況他人?
  恰在此時,張作相及時赶到。只見這位老把叔雙手高托重有千斤的保安總司令軍服,雙膝跪倒塵埃,聲淚俱下地堅辭不就,才把張學良推到了東三省保安總司令的交椅上。
  “這些東洋鬼子,我恨不得吃他們的肉,抽他們的筋……"張學良跪在父親的靈位前暗暗發誓。深重的國仇家恨使27歲的少帥頭腦頓時冷靜下來。他慢慢用孝衣袖口擦把眼淚,雙手支地站了起來,緩緩走回靈堂右側的主祭人位置。
  這時,靈堂里突然響起一陣騷動聲,身旁傳來陣陣耳語:“小鬼子真不是東西,怎么搶到了前面?"張學良抬起淚眼一看,心里很不高興,就要厲聲痛加指責。
  原來,町野武馬雙手捧香跪在張作霖的靈前,兩行眼淚也不知從何而來,竟然嘩嘩直流,少帥心里不禁暗自思忖:“按東北風俗,我敬完香后,應該學銘弟敬香,你町野武馬再与父親有交情,也不該搶在學銘弟之前。……"張學良又轉念一想:“町野顧問常說与父親有生死之交,看他如喪考妣的樣子,好像也真動了感情!小鬼子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張學良心里正在七上八下亂猜疑,由于連日操勞,加上晚上著涼,突然要打噴嚏,但馬上覺得在父親葬禮上万不能如此放肆,就強把噴嚏壓了回去,滿臉憋得通紅,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張將軍,請節哀!”
  町野武馬一句話,把張學良從沉思中喚回,見町野武馬滿面淚痕,只得敷衍道:“町野顧問,請對我多加幫助。我父親的財產也要分些給你。跟過去一樣,銀行里的錢你隨便用好了!"町野武馬見張學良頭發蓬亂,臉色蒼白,雙眼凹陷,腮幫塌落,覺得此"阿斗"軟弱可欺,暗想:我町野武馬早年受帝國參謀本部派遣,以顧問身份控制張作霖;現在這位"胡帥"成了帝國奪取滿洲的絆腳石,才被帝國謀略机關一腳踢開!試看今日之奉天,還不是很快變成日本的天下!你張學良這個"阿斗",還不是我掌中之物?
  町野武馬用眼的余光瞥一眼淚流滿面、神情憔悴的張學良,將仁丹胡子一撅,道:“本顧問早与先大帥約定共生死、取天下,幫他從一名馬上英雄爬上東北王的寶座。當年先大帥親口對我言講:'你歸化中國好了,我給你當督軍!'今天,我對張總司令的回答,仍和當年一模一樣--"身材矮小的土肥原賢二往大個子町野武馬跟前一湊問道:“請問町野顧問,你作何回答?”“一分錢不要!如果你做了滿洲土皇帝,要把滿洲給我,那還差不多!”“說得好,我們就是要滿洲!"土肥原賢二神气地湊上去說起了雙簧,又回過頭問身邊的楊宇霆:“鄰葛先生有何高見?“張作霖被炸死后,楊宇霆暗中与日本軍國主義者勾結,正以關東軍為靠山,奪取東北軍政大權。此時,他兩邊都不得罪,只彬彬有禮地回答:“本人才疏學淺,愿听兩位顧問高論!"土肥原和町野正要大發議論,突然響起洪鐘般的斥責之聲:“此話怎么味道不對?請問你是哪國人士?"土肥原、町野、楊宇霆如听到晴天霹靂,突然惊得目瞪口呆,張口結舌,頓時語塞,還是土肥原狡黠异常,馬上鎮靜下來,對來人深鞠一躬,滿面笑容地問:“請問你是什么人?”“中國人!”
  只見一個身穿魚白色翻領西裝的高個子中年人堂堂正正站在眾人面前,揚起的眉宇間透出一股浩然正气,不慌不忙地捧著三炷檀香,朝著張作霖的靈位深鞠一躬,虔誠地恭表悼念之情,然后斜退一步,從西服口袋里掏出一張名片,恭恭敬敬遞給張學良。
  眾人齊把目光轉了過來,好奇地猜測這位神秘人物到底是誰?
  張學良見此人舉止文雅,沉著老練,一雙濃眉大眼在金絲腳的茶色墨鏡后面炯炯有神,先對此人有了几分敬意,遂低頭看手中的名片:派方本仁,請接洽。
  兄蔣中正
  張學良知道此人就是蔣介石派來和他進行秘密談判的代表方本仁,心中大喜,正要啟齒說話,卻見方本仁微微一笑,搶先自我介紹道:“本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走到哪里都姓劉名光!怎么樣,老朋友,几年不見,不認識了?"張學良忙接過話茬儿,順手推舟介紹:“這是我的朋友劉光!”“劉光?他是哪一路神仙?“土肥原賢二心中生疑,見張學良對他執禮甚恭,曉得此人頗有來頭,而張學良剛才收到的名片肯定大有名堂,就對身旁的彭漢貞笑道:“彭老四,你不是最善于交朋友么?劉先生這樣的朋友真是難得!"濃妝艷抹的彭漢貞一直擔任大帥府和日本方面的聯系人,是個可与川島芳子并列的女漢奸。她早年被張作霖送到日本留學,早就投靠了日本軍部,又在几個關鍵問題上幫過張作霖的忙,可以自由出入大帥府。
  彭漢貞听到土肥原一聲吩咐,忙扭動腰肢,湊到方本仁面前笑嘻嘻地主動握手道:“劉先生英气勃勃,鵬程万里,跟你交個朋友好嗎?"方本仁見面前突然跳出個漂亮女人,情知此人必然大有來頭,只得勉強虛与周旋。
  張學良見方本仁被彭漢貞纏得無計脫身,就匆匆走到彭漢貞面前,以十分厭惡的口吻為方本仁解圍:“彭老四,別纏住劉先生不放,我還与劉先生有急事要談呢!"張學良說著,走上前拉住方本仁的手并肩而行,离開靈堂。
  兩人來到陪靈客廳旁的一間密室里,張學良先請客人落座,轉身把密室內擴音喇叭的電源插銷拔下來,再仔細關好房門,才气沖沖地說:“方先生,你都看見了,我實在受夠了日本顧問和那些吃里扒外的坏東西的气,我決心已定,非易幟不可!”
  方本仁信心十足地笑道:
  “知學良弟者,介石兄也。所以介石兄讓南京政府方面給大帥送了這樣一幅挽聯:噩耗惊傳,几使山河變色;興邦多難,應怜風雨同舟。"張學良在孤立無援的困境中听到這番話,心里頓時生出一种說不出的感激之情,目光炯炯地向蔣介石的談判代表表態:“請相信我張學良,決不會甘當亡國奴!"方本仁上前一步,緊緊握住張學良的手,极其熱誠地說:“學良弟有膽有識,毅然決心易幟,确實令人敬佩!東北易幟非同小可,對南京政府將是莫大支持,介石兄已把你視為天然盟友;介石兄答應任命學良弟為東北邊防軍總司令長官、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東北政務委員會主席!"張學良和方本仁在密室里越談越投机,興奮得共同舉杯祝賀。為防止日本人搗亂,分別時,張學良讓方本仁換了一身佩有上校軍階的保安軍官服裝,但還是沒有逃脫豆腐西施彭漢貞的耳目,彭漢貞又馬上報告了她的日本主子。
  張學良剛送走方本仁還未來得及喘口長期,就見秘書主任王家楨進來報告:“大日本帝國特使林勸助一行前來吊唁!"張學良一听"啪"地將桌子一拍,大聲吼道:“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我不見!"王家楨輕聲勸道:“目前我們力量不足,還不能与日本人硬拚;再說人家是來吊唁的,你這個主祭人不見不合适啊!還是見見吧,看小鬼子能玩什么新鮮花招儿!"王家楨說著,像勸小弟弟那樣把張學良扶出密室,來到靈堂。只見林勸助在關東軍司令官村岡長太郎、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和豆腐西施彭老四陪同下,帶著隨行人員陸軍參謀次長南次郎中將、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的外交顧問佐藤安之助中將等人,匆匆忙忙地走進靈堂,微微向張學良點一下頭,算是打了招呼,徑自走向張作霖的靈位,獻上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的銀質花圈。
  張學良正要表示感謝,豆腐西施彭漢貞卻早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把香,首先湊近林勸助,奴气十足地遞上一炷,然后又給每個隨員一炷,帶他們到靈堂前虛情假義地敬香悼念。
  盛大儀式還未搞完,彭漢貞又一陣風似地飛到張學良面前指使道:“漢卿,還不快把大日本帝國吊唁特使林男爵請進客廳,好生招待!"張學良厭惡地瞪彭漢貞一眼,勉強地將林勸助一行讓進靈堂旁邊的客廳。林勸助屁股還未坐穩,就從隨行人員手中接過一枚勳章,眉開眼笑道:“帝國政府深知張總司令有志于日中親善,田中首相特命我把這枚金光閃閃的一等旭日大勳章授給張將軍!這是帝國政府的最高獎賞,張將軍能得到它,應感到無与倫比的榮耀!"張學良見不共戴天的敵人竟授給自己一等旭日大勳章,像吃下一只蒼蠅那樣覺得惡心,胸中怒火烈焰般騰騰燃燒,恨不得一手奪過來拋到九霄云外,幸虧心腹秘書王家楨捅了他一把予以提醒,才強壓怒火,面帶怒容伸手去接。
  林勸助將此情景盡收眼底,見張學良隨隨便便地伸手要接,從鼻孔里冷笑一聲,突然把拿勳章的手縮了回去。張學良稍一吃惊,林勸助大賣狗皮膏藥道:“在大日本帝國,授予一等旭日大勳章,要舉行极其隆重的典禮儀式,最起碼要有西洋樂隊伴奏!”“那是日本的做法。”張學良劍眉一挑,朗聲回答:“按照中國風俗,在父母大喪期間,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大元帥靈柩就在后面,我豈能做不孝之人?學良宁肯不要貴國的一等旭日大勳章,也不能在父親靈堂使用西洋樂隊!““授天皇陛下的一等旭日大勳章,必須按帝國的做法辦!”“豈有此理!"王家楨見雙方劍拔弩張,堅持己見,互不相讓,怕把事情弄僵貽誤大局,建議采取折中的辦法,改用留聲机放送日本歌曲,林勸助和張學良才勉強同意。
  于是,在日本歌曲聲中,林勸助親手把一枚一等旭日大勳章,挂在張學良的胸前。金光閃閃的日本皇家勳章和又髒又破的素縞孝服、滿臉不樂意的張學良和盛气凌人的林勸助,都顯得极不協調。
  林勸助見張學良戴上了皇家的一等旭日大勳章,便想起了他7月21日由東京出發前,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的指示:如共產分子進入滿洲,帝國的經濟基礎將遭破坏,且危及帝國對朝鮮的統治,故須徹底防止。為促進中國之統一而犧牲我對滿洲之信念,斷無必要。
  蓋多年來協助中國之統一,同時亦即在于實現我對滿洲之所欲。有人認為實行三民主義,懸挂青天白日旗,亦無所謂,但我則認為決不可行。如將滿洲之事与南方政府交涉,則可能成為國際問題,應堅決避免!
  林勸助深知田中義一指示的基本精神,是"協助中國統一的目的完全在于使日本為所欲為地統治滿洲",便抓緊時机把談話轉入正題:“据日本方面情報,張總司令已向劉尚清省長秘密下達手令,命小津橋被服厂和小南門里被服厂日夜加班,赶制青天白日旗。請問張總司令,這是何道理?"張學良正要開口据理駁斥,突然一個秘書手持一份文件匆匆推門進來,神色緊張地遞到王家楨手中。王家楨飛速一覽,迅速雙手遞到張學良手中:“漢卿,急電!"張學良一看,原來是王家楨設在東京的諜報組成員蔡智堪發來的急電,便匆忙看了下去。張學良看罷勃然大怒,隨即把電報第一頁的情報來源部分交給王家楨,又把電報其他部分气哼哼地塞給林勸助,辛辣地諷刺道:“林男爵,這就是你此次來華的真正使命!你口口聲聲為家父吊唁的善意在哪里?你對此作何解釋?"林勸助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情,忙接過電報看道:吊唁特使林勸助已派往奉天,如果張學良仍然不能領會日本政府的善意,日本政府將被迫采取積极手段,以保護日本在滿洲的權利,帝國政府已做好了應付重大突然事變的准備。……張學良不等林勸助看完,就怒火滿腔地高聲指責:“林男爵,你還有何話說?"這林勸助曾兩次擔任駐中國公使,是個老奸巨滑的"中國通"。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很微妙:不是日本政府的特使,而是首相田中義一的個人代表或特使。知道這是出于田中義一的慣技,可以由田中義一和森恪根据形勢發展,而隨時通權達變,縱橫捭闔。他面對張學良義正辭嚴的指責,臉不發紅心不跳,只輕輕向他的隨員佐藤安之助使了個眼色。
  佐藤安之助是田中義一的親信,田中派他來監督林勸助,更堅決地貫徹軍部的意圖,林勸助則利用他當槍使。因為佐藤安之助早年長期在奉天供職于滿鐵机關,是日本有名的"中國通"。特別是此人才高气銳,暴虐殘忍,做事不計后果,常常肆意損傷他人的感情,連日本軍部方面對他也素有惡感,日本外交官員對他更懼怕三分。
  佐藤安之助見張學良如此威武不屈,便擺出堂堂日本陸軍中將的威風,目露凶光,不可一世地給張學良來個"下馬威":“張總司令,你如果沒有耳背之疾,請听听外面的響聲!"听佐藤安之助一說,客廳里馬上安靜下來,人們都側耳傾听。
  此時,轟隆隆的大炮聲如響雷震天,不絕于耳。
  佐藤安之助冷笑兩聲,將大嘴巴上的仁丹胡子一撅,盛气凌人地高聲大叫:“諸位都听到了嗎?那不是你們支那人過年過節放的鞭炮聲,那是關東軍在渾河兩岸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的大炮聲!本中將在此敬告諸位:在奉天國際大馬路和南滿鐵路各火車站,關東軍都設置了刺网和障礙物;奉天城里的各家日本人醫院,都插起了傷兵站的十字旗!几十万關東軍兵精糧足,士气高昂,正愁沒有用武之地,你們想嘗嘗關東軍的厲害嗎?"年輕气盛的張學良將軍听了佐藤安之助充滿火藥味的威脅之辭,气得臉發青,手顫抖,好半天說不出話來。佐藤安之助以為張學良已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得意地縱聲大笑:“哈哈,不愧是聰明絕頂的張少帥!本將軍早知道你是識時務的俊杰,只要与大日本帝國乖乖合作,保證少帥前途無量。……”“一派胡言!"張學良正要借机大發雷霆,把這幫可惡的日本強盜轟走,卻見王家楨給他送來阻止的目光,知道要适可而止,不把事情做絕,便不理佐藤安之助,轉身厲聲質問佐藤身旁的林勸助:“林特使,這就是你講的中日親善?”林勸助見用佐藤安之助這張牌沒嚇住張學良,只好連聲陪笑,親自出馬來戰:“本特使的使命只是代表帝國政府和田中首相參加張作霖大元帥的葬禮,并向張學良將軍表示同情和慰問,并未帶有其他任何正式的任務!”“既然如此,林特使的使命已經完成,可以回東京复命去了!"林勸助見張學良公然下達了逐客令,并親自拉開了客廳門,气得面紅耳赤,但他畢竟是老資格外交官,很快把無名怒火強行壓下,面帶微笑說:“本特使從東京出發之前,田中首相親自委托我与張總司令會見時,除表示吊唁哀悼外,還要我特地向張將軍表明:帝國政府將以誠意支持張少帥。為在東三省改善日中關系,帝國政府已有在必要時廢除領事裁判權的准備。所有這一切,帝國政府都將以林久治郎總領事為唯一代表,与貴方進行友好商談。希望張總司令能對林總領事予以充分的信賴!"張學良并未被這一番甜言蜜語迷惑住,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促使他精神抖擻地乘胜追擊:“尊敬的特使先生,請回答我剛才的問題,關于你來華使命的電報是真是假?"林勸助淡淡一笑,暗使緩兵之計:“對這個電報的真實性,本特使不敢馬上妄加斷言,還有待我和田中首相通過電話之后才能證實!"林勸助挂出免戰牌后,像條老泥鰍一般向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身后一鑽,把林久治郎推上了第一線。
  林久治郎清了清嗓音,想在林勸助面前表現一番,便皮笑肉不笑地提出核心問題:“張總司令,我來奉天上任后,多次拜見將軍,我們已是老朋友了。關于在東三省改挂青天白日旗一事,你已同意同林男爵會晤之后再做決定。向南方妥協之事是否已停止進行?"張學良見林久治郎直接提出了核心問題,為不讓日本方面糾纏不休,干脆痛快地回答:“此事准備近期內抓緊辦理,希望日本方面多加關照,日本的正當權益一定充分照顧!"日本方面對這樣明确的回答都大吃一惊:林勸助惊得目瞪口呆,林久治郎搖頭不止,關東軍司令官村岡長太郎和佐藤安之助直著脖子哇哇怪叫,還是林勸助狡猾异常,很快鎮定下來,示意林久治郎繼續進攻,他在一旁冷眼旁觀。
  林久治郎見林勸助如此看重自己,使邪勁十足地重新攻了上來:“向南方妥協与帝國權益不能兩立,東三省的主政者要想与帝國親善,無論如何不能搞南北妥協!”“學良既要与國民政府合作,也要同日本保持親善關系!”“這是不可能的,二者必居其一!"對此,張學良不屑置理。
  林久治郎气得嘴唇上的小嘎巴胡子猛烈顫動,咆哮如雷:“如果實行南北妥協,就等于無視大日本帝國的權益,也就是對大日本帝國的抗拒!”“那也沒有辦法!“張學良鐵口鋼牙,崩出這六個字來,就再也默默無語,毫不理睬了!
  會客室里出現了窒人气息的短暫沉默,林久治郎暴跳如雷,土肥原賢二、町野武馬、林岡長太郎等人眼里射出逼人的寒光,林勸助万般無奈,只得又披挂上陣:“本特使是奉田中首相的命令,提出東北易幟問題的。帝國政府認為,滿蒙是日本付出重大犧牲才獲得特殊權益的地方,它是大和民族的生命線。為了日本的命運,不得不時刻關心東三省的前途!"張學良雖對林勸助以教師爺口吻教訓自己,感到很不是滋味,但考慮到父親死后的困難處境,只得以婉轉的方式,表達自己義憤填膺的心情:“日本在東北的利益一定注意保護,但易幟問題純屬中國內政,貴特使不會肆意干涉吧?"林勸助被駁得理屈辭窮,終于凶相畢露,咬牙切齒地吼道:“大日本帝國不許你擅自易幟,不准在東北挂青天白日旗!帝國政府有此堅定決心,即使被指責為干涉內政,也在所不惜!"張學良見林勸助終于露出了猙獰面目,蒼白的臉上不由露出會心的笑容,更義正辭嚴地庄重宣告:“作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我不能違背東三省几百万父老鄉親的意志。東三省民心傾向中國統一,誰也無法阻擋!"女漢奸彭漢貞見雙方唇槍舌劍,戰得難解難分,便适時跳了出來,恬不知恥地指著張學良和林勸助笑彎了腰:“二位都是我的好朋友,有我彭老四在,還有什么解不開的扣儿?看我彭漢貞的面子,雙方握手言和吧!"林勸助見動硬的壓不服張學良,又想到首相田中義一的臨別指示:“對張學良必須軟硬兼施,不要把他逼得心傾南方!"便趁著彭漢貞的話就坡下驢:“本特使多年在支那供職,結交了許多支那朋友,与先大帥就是好朋友!論輩份,你是侄子!先大帥不幸歸天,我做為幸存者,有責任不使你這個侄子落入危險的泥潭!"張學良見殺父仇敵裝作慈善長者,在自己面前擺起臭架子,感到人格受到莫大污辱,不由怒火升騰,机智地站在上風頭,從他們最崇敬的"活人神"裕仁天皇身上開刀還擊:“真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使我与貴國裕仁天皇陛下同庚。
  因此,你們應該像啟奏天皇那樣跟我講話!"佐藤安之助、土肥原之流見張學良以他們的最高統治者天皇自況,恨不得一口把張學良吞到嘴里,嚼成肉末以解胸中之气。
  林勸助怕武士道軍人把局面攪得一塌糊涂,影響他的首要使命,便威嚴地擺手制止軍國主義分子的蠻橫叫囂,盡量將惡意化作微笑,往皺皺巴巴的老臉上堆:“本特使的比喻雖可能有令總司令誤解之處,但本特使的本意是誠懇地提出勸告。蔣介石是何等貨色,張總司令想必比我更為清楚,你投降一個青紅幫頭子,能撈到好果子吃?我這樣做,既是為了保護大日本帝國的利益,也是出于對張總司令的友誼!”“貴國的友誼,本人早已領教過了!"張學良冷笑一聲,机智地軟中帶硬地回答。"我既与貴國裕仁天皇同庚,就有惊人的相似之處。裕仁天皇能統治日本島國,我也有自信治理好東三省,更不容外國人干涉我們的內政!"張學良怒火滿腔,說出的話,字字句句猶如射出的重磅炸彈,把一個個日本強盜炸得焦頭爛額,紛紛撕破吊唁特使、外交官和顧問的華麗外衣,野獸般瘋狂叫喊:“當面污蔑万世一系的天皇,真是大逆不道!”“竟敢向堂堂關東軍挑戰,讓他們嘗嘗關東軍的鐵拳!"張學良看自己把一個個日本侵略者整得原形畢露,丑態百出,心中隱隱升起一种從未有過的快感。為不把事情弄僵,便只含笑傾听靜觀,再不發一言。
  林勸助看他這一班人馬被張學良殺得丟盔卸甲,狼狽不堪,色厲內荏地說了句:“張總司令,莫把大日本帝國的警告當作儿戲!"便帶領一干兵將,憤憤拂袖而去。……一連几天,大帥府顧問町野武馬、土肥原賢二、關東軍司令官村岡長太郎、日本政府吊唁特使林勸助、日本駐奉天總領事林久治郎,走馬燈般把大帥府的門檻都踢爛了,對張學良實施輪番轟炸,威逼他放棄東北易幟的打算;張學良的顧問端納、蔣介石的談判代表方本仁、白崇禧的代表何千里,頻頻催他早日易幟;与張家素有交往的豆腐西施彭漢貞更憑著特殊靈敏的嗅覺,不時出現在張學良面前,替日本人向張學良威逼利誘,軟硬兼施。……在頻繁的內外夾攻之下,年輕的少帥陷入了极度苦悶之中。不几天,就累得塌了腮幫。
  一天,他正在辦公室批閱文件,驀然之間,他看到那本令人討厭的《日本外史》又擺在辦公桌前。
  原來,這是大帥府顧問土肥原送來的"特殊禮物"--那天,張學良正在埋頭辦公,突然,日文翻譯陶尚銘引土肥原賢二向他走來了。
  土肥原賢二邊向前走,邊搖頭晃腦、有板有眼地哼著譚派京劇唱腔:“我正在城樓觀山景,忽只見司馬懿他發來了大兵。……"土肥原手中揮舞著一本書,故意把"發來了大兵"五個字唱得山響,借此向張學良施加壓力。軍國主義狂熱使他把矮小粗壯的身軀跳到張學良面前,在張學良面前耀武揚威開言道:“張總司令,我送你一本《日本外史》,這是日本著名歷史學家賴山陽的大作。他把年輕的丰臣秀賴的可怜處境描寫得活靈活現。因為不听他岳丈德川家康的擺布,結果被德川家康無情殺害,葬送了父親丰臣秀吉打下的江山。今天東三省的實際情況,和我們日本當年德川幕府初期何其相似乃爾!"陶尚銘秉承日本主子的旨意,也以”日本通"身份敲邊鼓:“那丰臣秀賴雖年少英俊,聰明机智,但他父親丰臣秀吉死后,頓時失去靠山,結果被德川家康發動政變殺害,德川幕府由此誕生!張總司令,你可別做第二個丰臣秀賴啊!"土肥原賢二見張學良沉默不語,以為他害怕了,更加趾高气揚地威逼利誘:“我已把這本書的重要段落用紅筆特意標出,請張總司令閱讀時悉心体味,我以老朋友的身份奉勸張將軍,還是搞東北獨立,當滿洲王好。你也不必費勁儿辦什么東北大學,工科人才由我們的旅順工大代你培養,文科和法科人材可送留學生到日本免費留洋,由日本帝國代為栽培。如果和大日本帝國作對,恐怕。……”“恐怕什么?”“恐怕逃不脫做丰臣秀賴第二的下場!”張學良真想跳腳大罵土肥原欺人太甚,但想到東北軍潰退回來后元气大傷,只得暫時忍下這口气,不冷不熱地回答:“感謝土肥原君的美意,你的意見我一定慎重考慮!"張學良想到這里,恨得咬牙切齒,跳起來,一把抓起土肥原送給他的那本《日本外史》,狠狠地朝門外摔去,開口大罵:“真他媽欺人太甚!"恰在此時,張學良的心腹秘書主任王家楨手提黑色公文包走了過來,《日本外史》正好摔在他面前。
  王家楨彎下高大的身軀,伸手拾起摜在地上的書一看,便全然明白了少帥發火的原委。他一邊回身把《日本外史》放回書架上,一邊思考怎樣使少帥平息雷霆之怒。
  張學良余怒未息,蒼白的臉上滾下几珠受辱的眼淚,气憤地罵道:“生為堂堂須眉男子,殺父之仇不但不能痛痛快快地去報,卻還要在不共戴天的仇人面前低聲下气,我當成什么鳥總司令了!”“漢卿,請息怒。"王家楨遞上一杯熱茶,婉言相勸。
  “王處長,你是最了解我的了。"張學良推心置腹地說,"自大帥歸天,我已認定日本鬼子為殺父仇人,因而冷落了通敵的陶尚銘、彭漢貞一伙漢奸,決心起用以你為首的青年班底。我相信,你是不會使我失望的。我堅信,我們年輕人干得比誰都不賴!”“感謝總司令的信任!為今之計,我有四字方略!”“哪四字方略?“張學良精神為之一振,眼角更尖,眼皮更薄了。
  “韜光養晦!”
  “韜光養晦?請道其詳!”
  “就是要沉著應付,能忍辱負重,凡事收斂鋒芒,隱藏才能行跡。……”“等到條件成熟時,再一舉報仇雪恨!”“小不忍,則亂大謀!"兩個年輕人的四只大手有力地握在一起,共同籌划韜光養晦的大計。臨了,張學良胸有成竹地說:“對,我們目前既不能屈從于有殺父之仇的敵國,又沒有足夠的本錢同日本人硬拚,只能靠國家統一謀求出路。在易幟之前,必須以靈活的外交同日本周旋!”“為擺脫困境,必須加強駐日本辦事處的工作,搞清日本侵略中國的新陰謀、新動向!““好!干這件事,花錢再多也值得!我完全支持!"張學良"啪"地將桌子一拍,痛下了最大決心。
  王家楨听了欣慰地一笑,"啪"的一聲打開公文包,從中抽出厚厚一疊文件,雙手遞給張學良:“蔡智堪他們真能干,憑著一顆炎黃赤子之心,很快搞到了日本田中內閣召開東方會議的秘密情報,請總司令審閱!"張學良鄭重接過,立即像被強有力的磁石吸引住了,邊看邊贊不絕口:“真是雪中送炭,真有傳奇色彩--"于是,張學良、王家楨向東京下達了指令。蔡智堪接到指令時,卻有日本外務省次官森恪等人在場,引起了森恪的疑心。……
  ------------------
  書路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