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九、酒樓遭辱


  安德海帶著老婆出入酒樓,頂頭撞上四個大人物,他們的一席話差得安德海哭了大半天。

  安德洋之死,安德海把全部責任歸咎于恭親王,他恨奕沂已到了恨之入骨的程度,可是他又奈何不了恭親王。而恭親王也掂量過,他深知小安子在西太后心中的份量,一時間,兩個人互相忌恨,又互相提防著,暫時處于旗鼓相當的狀態之中。
  近些年來,安德海因討得西太后的歡心,時常得到賞賜,又加上上次喪母大發橫財,安德海蓋了安宅,娶了老婆,又納了小妾,一時間,好威風。每逢其他宮女、太監侍寢時,安德海便可以回家,和老婆馬大奶奶團聚。他們吃飽了沒事儿干便泡戲園子,或有時也不在家里吃飯,而是帶著老婆上酒樓,風光風光。
  安德海出外總喜歡帶老婆馬小玉,一則因為他的老婆長得也确實俊俏,帶出去以顯示安德海有艷福。二來馬小玉乃唱戲的出身,她耐不住在家的寂寞,時常纏著丈夫帶她出去,見識見識。
  這天,安德海帶著老婆馬大奶奶到了什剎海東南的一個大酒樓——天福酒樓,兩口子想出來換換口味,吃點海鮮。他們隨行者多達十几人。安家的家丁,個個和他的主子一個德性,欺軟怕硬,阿諛逢迎主子,打擊、排擠弱小者,真不愧是安德海一手調教出來的奴才。
  天福酒樓的大老板是安德海的同鄉,他對這個正得勢的同鄉安德海另眼相待。安德海在這酒樓點菜不用掏現錢,只須記個賬就可以了,往往是一個月結一次賬。
  恭親王奕沂的恭王府就在什剎海附近,安德海以前也去過恭
  王府,不過,安德海覺得在天福酒樓碰面的可能性极小,天下之大,怎么可能這么巧?再說恭王府里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這酒樓菜肴的味道比王爺府的廚子做的菜味道差遠了。所以,安德海常來這天福酒樓嘗海鮮,可從來沒遇到過恭親王。
  老婆馬小玉鬧著要吃海蝦,安德海不僅滿足了老婆的要求,他還親自給馬小玉挑海蝦吃。也許是十几年來,安德海一直當奴才,伺候人是一种習慣吧,他對馬小玉也表現出百般的耐心。
  再說,恭親王听別人說起過,安德海常帶老婆來這天福酒樓吃海鮮,于是恭親王便買通了一個酒樓的小伙計,并要求小伙計及時通報到王爺府安德海出入酒樓的情況。這天,恭親王正在王府招待遠道而來的几位客人。這几位客人是曾國藩、左宗棠、丁寶楨。
  曾國藩在這几個人中年紀最大,人們號稱他為“曾侯爺”,因為前些年曾國藩平剿太平軍有功,被朝廷加封為侯爵。這個曾國藩老奸巨猾,官場經驗十足。他在恭親王面前反倒稱臣,因為盡管從年紀上講,恭親王比他要小足足20歲,但年輕的奕沂畢竟是當今圣上的親叔叔,是王爺,“九千歲”,所以,在恭王府,老謀深算的曾國藩顯得畢恭畢敬。
  左宗棠現任陝西總督,丁寶楨任山東巡撫。這左、丁二人,都有些直率,特別是左宗棠說話不會拐彎抹角,他以勇敢、善戰、直率而聞名遐邇。
  他們四個人盡管性格不同,但私交卻很好,互相取長助短,相處起來十分融洽。前些天,正巧曾國藩、左宗棠、丁寶楨在京城相遇,恭親王邀他們到府中一聚,以敘別后离情。
  心直口快的左宗棠開口便問曾國藩:
  “曾侯爺,听說有人瞅准了你那個缺,暗中和你較勁呢,有這回事嗎?”
  左宗棠指的是李鴻章暗中与曾國藩比高低。曾國藩當年帶領湘軍剿捻有功,被加封為侯爵,而李鴻章的淮軍在安慶、南京一帶平判太平軍也立了大功,卻被封為伯爵,比曾國藩低一級。對此,李鴻章心中總是不服气。上次安德海喪母,李鴻章借此机會大出喪禮,單白銀就送了兩万五千兩,安德海十分滿意,并回京后在西太后面前替李鴻章說了不少好話。安德海暗中許李鴻章由伯爵上升為侯爵,不過一時尚未兌現罷了。
  安德海与李鴻章的私下交易無人不知,左宗棠呆在陝西就听說了這件事,所以他一見曾國藩就直截了當地問起了這件事。曾國藩在安德海喪母之時,分文不花,他眼里根本就沒放下這個太監。曾國藩憑自己馬上立了戰功,取悅于朝廷,連西太后也很看重他,他曾侯爺沒把小安子當個人物來看待。他對于李鴻章走小安子的路線,企圖求個什么爵位,甚是反感,但不便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跡,便委婉地說:
  “左大人這是開什么玩笑啊,老夫憑對朝廷的一顆赤誠之心,效忠朝廷。朝廷對老夫很是錯愛,給老夫加了爵位,老夫將終生效忠于皇上,不枉皇上的厚愛。至于他人榮升之事,蓋与老夫無關。”
  左宗棠一听,就明白曾國藩不愿公開和李鴻章翻臉,這正說明了曾國藩的老謀深算。山東巡撫丁寶极為人正直,疾惡如仇,他雖是個小小的巡撫,但很有主見,有正義感,也很有頂天立地的魄力。去年,安德海喪母,中原一帶的總督、巡撫、知府、知縣皆紛紛送了厚禮,唯獨山東巡撫丁寶楨不買小安子的賬。他早就听人說,小安子是西太后的大紅人,連小皇上、恭親王也讓他三分。丁寶楨偏不信這個邪,一個小小的太監,能有這么大的能耐?丁寶楨不服气,難道一個奴才竟比朝廷的命官還有權?丁寶楨也十分看不慣李鴻章巴結一個太監的無恥行徑,所以他站在左宗棠的一邊:
  “曾侯爺,一些人妄想通過走老奴才的路子給自己撈個一官
  半爵的,恐怕西太后也不會那么輕而易舉地就答應了。你老在馬上立下了赫赫戰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比錢舖的路堅實多了。”
  恭親王一言不發,他在察言觀色,他發現雖然這三位客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都看不起李鴻章,唾棄安德海。几杯酒下肚后,几個人都有點興奮。就在這時,恭王府的一位太監貼在恭親王的耳邊說了几句什么,恭親王答道:
  “告訴他先回酒樓,穩住小安子再說。”
  太監轉身走了,恭親王有點興奮地說:
  “諸位,今天本王帶你們去看看熱鬧,天福酒樓里正上演著一出好戲哩。安德海和他的老婆正親親熱熱,你情我愛呢,走,看看去。”
  太監娶媳婦,盡管過去也有過,但人們總認為此事有悖人道,就是太監娶了媳婦,也往往是藏在家里,不讓老婆見人,以免惹人笑話。而小安子有恃無恐,不但娶了個年輕、貌美的戲子,而且還雙雙對對,在公開場合出出入入,實在是令人瞠目,甚至到了難以接受的程度。
  于是,在恭親王的率領下,几個已有三分醉意的大人們便來到了天福酒樓。
  天福酒樓的大老板認得恭親王,他一見王爺駕臨小樓,不胜榮幸,高聲道:
  “王爺駕到,小的給王爺請安了。”
  “免。。
  恭親王手一擺,示意眾人免禮。恭親王約莫三十五六歲的模樣,他气宇軒昂,目光炯炯有神,舉止瀟洒,給人以威嚴、孤傲的感覺。
  安德海在樓上听得清清楚楚,自己的死對頭到了,真是冤家路窄,不愿意見的人越要見。恭親王帶領請王直奔樓上雅座,安德海知道再也裝不下去了,他只好施禮:
  “王爺吉祥,奴才給王爺請安。”
  恭親王瞥了一眼小安子,他哈哈大笑:
  “噢,是小安子,這么有雅興,帶老婆出來吃飯了。”
  安德海不好說什么,他立在一邊等候恭親王發話。恭親王手一揮:
  “小安子,快吃飯呀,瞧,菜都涼了。”
  “庶。”
  安德海平日在宮里很放肆,因為西太后就在跟前,有什么言差語錯的,也有西太后給他撐腰哪。可今天不同,今天沒人給他撐腰了,而且,今天是帶著老婆出來的,他還不愿意讓老婆跟著受气,他更不愿意讓老婆眼巴巴地看著他出丑。
  “咦,小安子,怎么這么寒磣,只要了八盤子小菜?安大總管,請老婆吃飯,可要讓人家吃飽。”
  恭親王借著酒勁,他沖著小安子嚷開了。安德海心平气和地答道:
  “回王爺的話,奴才和賤內已吃飽了,請王爺慢用,奴才先行一步。”
  恭親王一伸手,攔去了安德海的去路:
  “咦,這說什么呀,本王和几位大人才來呀,來,來,來,把夫人也叫過來,大家再喝几杯。”
  出于無奈,安德海只好把老婆帶到這邊來,几個人圍坐在八仙桌旁。只見伙計忙個不停,擺上了一大桌子菜,有:炒肚絲、溜魚片、爆雞丁、清水蝦、紅燒排骨、冰糖蹄子、炖牛肉、燒鯽魚、蓮王羹、酸辣湯、清蒸乳鴿、烤乳豬,還有四個大火鍋。只見眾人你一筷,我一筷,吃得好快活。
  安德海夫妻不知恭親王的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他們不敢大吃大嚼,只是象征似的張了几下嘴巴。恭親王一扭頭,瞧見
  馬大奶奶并未動筷,便殷勤地夾了一條肥肥的炸雞腿放在馬大奶奶的面前:
  “吃,吃呀,吃得壯壯的,明年好給小安子生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哈哈哈哈……”
  人群里爆發了一陣笑聲。
  天大的笑話!讓太監的老婆生儿子,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安德海气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但他又不好發作,畢竟拿他開心的是九千歲王爺。小安子此時無人撐腰,他知道不可与恭親王硬斗,所以,只好咽了這口气。
  這時,左宗棠也幫腔了:
  “是呀,安公公,生了儿子可別忘了讓我喝上一杯,等你儿子過周歲時,我一定送他一個大銀項圈。”
  不苟言笑的曾國藩也笑了,他笑恭親王与左宗棠拿小安子開心,也笑小安子生气時的模樣,那白皙的臉上就像人用刀刮過一般,煞是慘白,時而又像死豬肝那樣漲得通紅。
  “好了,好了,別打趣了,老公生儿子,不是罵他是個王八嗎?”
  本來,曾國藩是打算平息事端,當個和事佬的,誰知這“王八”二字刺痛了安德海的心,他緊捏拳頭,只覺得血直往頭上沖,他怒不可遏了。
  “放什么狗屁!”
  這句話既一出口,可不得了,山東巡撫丁寶楨接了過來:
  “狗奴才才能放狗屁!你一個太監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污辱朝廷命宮,你活膩了。”
  安德海一看,是小小的山東巡撫,況且上次喪母之時,中原几個省的大小官員几乎都送了喪禮,唯獨丁寶楨沒來,安德海的心里正窩著火呢。今天丁寶楨竟敢口出妄言,反唇相譏安德海,安德海哪里受得了,他不顧一切地大叫一聲:
  “來人哪!”
  語未落音,只見十几個安宅的家丁蜂擁而上,把恭親王、曾國藩、左宗棠、丁寶楨四個人團團圍住。恭親王乃道光皇帝的第六子,當今皇上的皇叔,他何嘗受過這污辱,安德海這不顧后果的一句“來人哪”竟激怒了這位鐵帽子王爺,他大吼一聲:
  “怎么,狗膽包天的奴才,你還敢動本王一根汗毛嗎?你恫嚇朝廷命官該當何罪!”
  安德海自知有些過頭了,但他又不好轉彎,便狠狠地捶了一下八仙桌。也真巧,他正捶在一個湯盆里,頓時雞湯四處飛濺。
  丁寶楨以為安德海要采取行動,便一個飛腳把八仙桌踢了個朝天仰,只見酒杯、碟子、碗、酒壺四處亂迸,雞鴨魚肉滿地皆是。
  安德海火了,他一把揪住丁寶楨的衣領要論理。恭親王是一個飛腿,踢開了安德海:
  “大膽奴才,找死啊,還敢抓朝廷命官。來人!拉出去斬了!”
  恭親王一聲令下,聞訊赶來的侍衛們紛紛跳上去,兩個侍衛一把扭住安德海的胳膊,這就往外拉。
  曾國藩一看:
  “呀,不好!事情要鬧大了。”
  他赶緊出來做和事佬:
  “王爺息怒!王爺息怒!看在安公公多年盡心盡力伺候圣母皇太后的份上,且饒他這一回吧!”
  曾國藩又走到安德海的面前,鼓足勇气,“啪,啪”著實地賞了安德海兩個大嘴巴:
  “安公公,還不赶快給王爺認個錯,今天沖撞了王爺,是你的不對,快認個錯吧!”
  安德海偷偷地瞅了恭親王一眼,只見恭親王臉色十分難看,
  安德海心里明白,這一回王爺是真的動了怒了。安德海不是個笨人,他雖然有西太后作靠山,但此時主子不在面前,万一王爺動怒殺了小安子。事后再稟報太后,太后即使很生气,也奈何不得恭親王,畢竟是奴才小安子頂撞了王爺。
  安德海知道拿個雞蛋碰石頭是自找苦吃,他不得不低下頭來,扑通一聲跪在恭親王的面前:
  “王爺饒命!小安子不知天高地厚,沖撞了王爺,還望王爺息怒!”
  恭親王雖然十分恨小安子,但他也懾于西太后的威力,暫時還不敢殺小安子。他權衡了一下利弊后,大吼一聲:
  “滾,以后不要讓我看到你這條狗!”
  安德海抖抖地爬了起來,拉著老婆馬小玉的手赶快溜了。
  眾人望著安德海灰溜溜逃跑的背影,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恭親王仍心中有气,他忿忿地說:
  “安德海這個狗奴才,仗著西太后寵他,挑撥离間,專橫跋扈,可惡至极。有一天,我非宰了他不可!”
  左宗棠附合著說:
  “王爺所言极是,像這种小人就得給他點顏色看看。這等奴才固然可惡,但更可惡、可恨的是竟還有一些厚顏無恥之徒巴結他、逢迎他。倘若有一天,他犯在我的手上,我定叫他人頭落地,死無全尸。這等太監留他干嘛!”
  左宗棠的一席話已表明了左与奕沂是站在一起的,甚至他比奕沂還要恨小安子。
  丁寶楨笑道:
  “曾侯爺,要是有一天小安子犯在你的手上,你如何處置他呢?”
  曾國藩已是年過半百之人,但他的腦子反應并不遲鈍,他也知道今天在酒樓上充當和事佬,替安德海向恭親王求情,已引起他們几個人的大大不滿,便圓滑地答道: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倘若安公公触了國法,老朽雖儒,仍要以國法繩之。但不知若安公公犯到老弟的手上,老弟該如何處置?”
  老奸巨猾的曾國藩居然將了丁寶楨一軍。只見丁寶楨馬上作答:
  “若是這狗奴才到了山東境內為非作歹,我丁寶楨定立即捉拿他,格殺勿論,以清君側!”
  恭親王一听這話,心中大喜,他暗自想道:
  “好一個剛烈性子的丁寶楨,你疾惡如仇,又敢作敢為,做事利索,說不定有朝一日,本王還要靠你除掉小安子。”
  恭親王此時不便過于明顯地表露自己的態度,他爽朗地一笑:
  “來,來,來,喝酒,吃菜,大家難得一聚,別因為那個狗奴才,掃了咱大家的興。几位大人皆海量,來,本工帶頭干了這一杯,大家可不准屈量。小二,拿酒來。”
  且不表恭親王与曾國藩、左宗棠、丁寶楨如何豪飲,但說安德海在酒樓遭辱后的一段戲。
  安德海与恭親王早已結下深仇,這今天遭辱,不過是個火山的噴發口罷了。這位特殊的人物,自從十几歲入宮,到今天已十几年過去了,他一直在走上坡路。早年取信于咸丰皇帝,咸丰這個人生性溫和,他很少訓斥太監。小安子那時也是盡心盡力地伺候那位万歲爺,他得到的都是夸獎。后來,結識了蘭貴人,他一手將蘭貴人捧起來,由蘭貴人到懿妃、貴妃、皇太后。
  西太后靠小安子發的家,又是靠小安子暗中相助,一路拼殺,避過了惊濤駭浪,取得辛西政變的胜利,登上皇太后的寶座,實現垂帘听政的政治美夢。再后來,小安子逐漸變成了她的寵監及情人,西太后這十几年來,很少指責安德海,更沒罵過
  他。
  今天,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而且還當著馬小玉的面,竟被恭親王等人好好奚落了一通。安德海哪里受得了這等气,他越想越气,气得他到了家以后,一個人反鎖在書房里,放聲大哭。那哭聲,就是在前院的大門外都能听得見。
  安德海哭了一陣,一想又傷心起來,又放聲大哭一陣。就是去年他娘死時,几個月前弟弟安德洋死時,他也沒這么傷心地哀嚎過。他的叔叔安邦杰不知事情的原委,也不好勸什么,以為侄儿是想親娘了。也真巧,今天是安德海的生日,人過生日總想起親娘恩情,放聲大哭以悼母親也是人之常情。
  安邦杰趴在書房門前細听了一下,不對呀,哪有哀悼母親悲痛之時又罵又叫的:
  “你們叫我安公公丟丑,我小安子叫你死的不明不白,誰和我小安子過不去,我小安子會加倍償還誰的。媽的,欺負老子!
  打狗還得看主人哪!”
  “不對,一定是安德海和誰發生磨擦了,而且還是很激烈的斗爭,否則,他不會如此之盛怒。”
  安邦杰悄悄地找來了馬小玉,他問侄媳婦:
  “小玉,剛才你們倆口子在酒樓吃飯,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了?德海如此大怒,快告訴我。”
  馬大奶奶看著叔公,眼淚一個勁地往下落,她也很生气。一個黃花大閨女嫁給了不中用的老公,明明不能生孩子(就是馬小玉与管家黃石魁能生孩子,打死她,她也不敢生),偏偏讓人家當笑料,口口聲聲祝自己明年生個白白胖胖的大小子,這不擺明是譏笑她馬小玉跟人有私情嗎?
  不過,馬小玉雖然很生气,但她并不十分難過。事實上,馬小玉背著丈夫与管家有句搭,別人笑丈夫安德海是個“王八”,這一點也不錯。事實上,安德海早就當上了“王八”。
  馬小玉裝模作樣地哭著、訴說著。安邦杰總算听明白了,剛才侄儿在天福酒樓遭人辱罵,而且這种辱罵比打他一頓還難受。
  “德海,開門呀,不要哭傷了身子。”
  安邦杰在書房門外,輕輕地勸慰侄儿。安邦杰是打心眼里疼愛這個侄子,不管安德海是何等作惡之人,做叔叔的,永遠能原諒他的過錯,這大概是至親天性吧。
  安德海硬是不開門,仍是一個勁地放聲痛哭。安邦杰火了:
  “德海,開門,有話慢慢說。哭什么!安家的好男儿不流淚。”
  這話還真見效了。安德海收住了哭聲,他給叔叔開了門。一見安邦杰,安德海像個孩子似的,又哭了起來。
  “叔叔,這今天的事儿太讓人咽不下去了。”
  安邦杰撫摸著安德海的頭發,安慰侄儿:
  “德海,小玉全告訴我了。今天的事儿的确讓人難以忍受,士可殺不可辱,這鬼子六欺人太甚。”
  安德海平日逢迎西太后,討得主子的一點歡心,別是這种污辱,就是失去人格尊嚴的事儿他也做過。不過,他不覺得那是一种污辱,他只覺得拍馬逢迎西太后是他的專長,他的能耐,是一种驕傲。
  這條西太后面前忠實的狗竟也會感到今天受到了人格污辱。
  “叔叔,這口气,我咽不下去。侄儿心里苦。”
  說著,安德海又落了淚。安邦杰不愧為安德海的高參,他畢竟經歷的事情多一點,經驗也丰富一些:
  “德海,人家是石頭,咱是雞蛋,咱們敢去撞嗎?”
  “叔叔,那你的意思是,忍了算了。”
  “不,不。這樣忍下去,以后的鬼子六,甚至其他人還是欺負你,你以后在宮中的地位慢慢就被動搖了。”
  安德海正洗耳恭听,安邦杰卻不說了,這下,安德海急了:
  “叔叔,說呀,往下說呀。”
  安邦杰繼續說:
  “若你要整治他們,必須借助西太后的力量,尤其是鬼子六,他是鐵帽子王爺,憑你的力量是治不了他的。”
  安德海點了點頭,他也覺得叔叔的話很有道理。一個小安子,太監是奴才,奈何不了他王爺。但西太后大權在握,西太后是王爺頭上的一塊大石頭,必須搬起西太后手中的這塊大石頭來砸王爺,否則的話,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想到這里,安德海又開始征求叔叔安邦杰的意見:
  “可是,怎么做才能搬起西太后這塊大石頭來砸鬼子六呢?”
  安邦杰點了點安德海的腦門子:
  “這孩子,這么大的人了,還轉不過來這個彎。若你實話實說,西太后只能罵你無用,不如夸大一點,把罵你之事說成恭親王指桑罵槐,罵她西太后的。這樣,一定能激起西太后的忿怒,讓他們叔嫂去斗吧。”
  安邦杰終于說到了要害處,樂得安德海破涕為笑:
  “叔叔,人都說‘姜還是老的辣’,這話可一點儿都不假,侄儿就是再跟著你學20年,恐怕也學不到這本事。叔叔,若不是你在我身邊,指點迷津,侄儿真不知該怎么對付他們。”
  安德海第二天起來,拿過鏡子一照,媽呀,昨天太傷心了,眼泡都哭腫了,像個大金魚泡似的。這樣也好,不用裝出悲傷的樣子了,西太后一見小安子這般模樣,一定會問的,等西太后先發問,小安子更好回答。
  安德海此時早已把今天應該如何和西太后一問一答的詞儿全編好了。他反复在心里默誦几遍,生怕到時候說漏了嘴,反倒惹西太后的疑心。安德海一大早就到了儲秀宮,他故意躲在自己的小偏房里不出來,他要瞅准時机,挑起西太后的忿怒,以達到誹謗恭親王的最佳效果。
  西太后早朝回來,實在無聊,她在儲秀宮的小花園里賞了一會儿花,又回到了屋里。自從上次恭親王挑起什么搜宮事端,逼得西太后沒有后退之路,只好忍痛割愛親手用毒气熏死寶貝情人安德洋,便加深了對奕沂的恨。特別是她獨枕難眠,長夜難捺時,她万般思念那個俊俏可愛,万般風情的小情夫。
  自從与安德海之弟安德洋苟合后,西太后就覺得安德海雖然忠心耿耿,但床第功夫遠遠不及他的弟弟。每每想到安德洋之死,西太后便好一陣心痛,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她在儲秀宮里到處都能回憶出安德洋的面容,正如白樂天所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西太后實在是太想小情夫了,她不愿讓別人看到尊貴的皇太后在流淚,便喚了聲:
  “小安子,陪哀家去御花園。”
  “庶。”
  小安子在前引路,西太后在几個宮女的簇擁下到了御花園。
  這几個伴駕宮女正年輕,花儿一般嬌美。沉悶的宮廷生活把她們壓得几乎透不過气來,可一旦來到了繁花似綿、春風拂面的御花園,她們活潑、可愛的天性又誘發出來了。她們一個個鳥儿一樣,蝶儿一般,臉上蕩漾著青春的活力。西太后一見這情景,便也不強留她們,手一揮:
  “都玩去吧,等一會儿就過來,可別跑遠了。”
  “謝主子思典。”
  几個活潑的姑娘齊聲謝主子。西太后只留安德海一個人在身邊。此時,安德海也不想去賞什么美景,他還要瞅准時机,极盡挑撥、离間之能事呢。
  西太后見姑娘們全“飛”走了,便和安德海一起隨便走走。
  安德海依然低著頭在前面引路,西太后看著小安子的背影,禁不住又心酸起來。心愛的小情夫從背影看酷似他的哥哥,只不過弟
  弟比哥哥略高一些,略瘦一些,連走路的姿態都十分相像。
  看著看著,西太后又涌出了眼淚,她不禁自言自語起來:
  “老六,你太狠了,和我過不去不是一回兩回了,早晚我跟你秋后算總賬。”
  安德海望望四處無人,宮女們早不知了去向,大概她們去假山后面捉迷藏去了吧,一時半會儿是回不來的。安德海故意抽泣了一下,這引起了西太后的注意:
  “小安子,好像今天你很不高興,從早上到現在,你沒說過几句話。”
  “奴才心里難過。”
  安德海几乎是哭腔了。西太后還以為他為弟弟的死而難過,便說:
  “都是老六不好,不然德洋也不會死的。”
  一提起弟弟的慘死,安德海真的落淚了。他就這么一個弟弟,而且弟弟從小是他抱大的,同胞手足焉有不親之理。
  “好了,別哭了。”
  西太后像是在安慰安德海,又像是在安慰自己。安德海還在哭,西太后有些不耐煩了,她皺了皺眉頭:
  “沒出息的東西,哭什么。”
  “主子,奴才心里難過,奴才并沒得罪誰,可為什么他們總与奴才過不去。”
  西太后連忙問:
  “小安子,誰又和你過不去了。”
  “奴才不敢說。”
  “說,怎么回事。”
  “回主子,奴才昨天在天福酒樓帶媳婦吃飯時,被人罵了。
  若是單罵奴才,奴才心里還好過些,可惡的是,他們影射主子您,所以奴才為此事而哭過。瞧,奴才昨晚上哭了整整一夜,到現在眼泡還是紅腫的哩。”
  西太后仔細一看,果然不錯,安德海的雙眼紅腫起來了,想必他說的遭人罵是實話。西太后厲聲地說:
  “細細講來,怎么一回事?”
  “他們說奴才是條狗,說主子您是……”
  “是什么?”
  “是,是,是不分黑白養了奴才這條狗。”
  “大膽狂徒,他們是誰?快說,不快說看我不撕了你的嘴才怪呢。”
  安德海本來想先讒害曾國藩、左宗棠、丁寶楨三人,再誣告奕沂,便脫口而出:
  “是曾國藩、左宗棠、丁寶楨三個人罵的。”
  西太后一听是他們,大為怀疑,這三個人,尤其是曾國藩絕對效忠西太后。當年,為了平剿太平軍,曾國藩出生入死,差一點儿送了命,他是大清的元老派,西太后深知此人稟性,他老奸巨猾,怎么可能在太后之寵監安德海的面前罵太后呢?別說是罵,就是一句言重的話,恐怕他也不會說。
  西太后一听便不信:
  “小安子,雖然左宗棠与丁寶楨直爽一些,但他們都是哀家的寵臣,他們忠于朝廷,哀家深信不疑,特別是曾老夫子,他更是忠心耿耿,你是誣告他們吧,他們絕對不會罵哀家的。”
  一听西太后說這話,安德海的臉色都嚇白了,現在誣告不成,万一再被西太后發現有什么破綻,那后果將難以設想,這根乘涼的“大樹”可千万不能倒呀。
  安德海靈机一動,計上心來:
  “主子,的确是他們三個人罵奴才是條狗。”
  西太后的口气比剛才緩和多了。
  “那你說,是誰又罵了哀家呢?”
  安德海扑通一聲跪在地上直磕頭:
  “主子饒了奴才這一回吧,奴才實在是不敢說。”
  “說,別這么婆婆媽媽、吞吞吐吐的,我最討厭你這副娘娘腔。”
  安德海小聲地說了句:
  “是恭親王。”
  西太后咬牙切齒地說:
  “我就知道是老六,這個老六,鬼點子特別多,他總是和我過不去,早晚,我要他吃不了兜著走。”
  西太后更恨恭親王奕沂,她對小安子的話深信不疑,曾國藩、左宗棠、丁寶幀三個人顯然不會在太后背后誹謗太后,可恭親王奕沂絕對有這种可能性,因為西太后早与奕沂有隙,叔嫂不和,人所共知。特別是几年前,革去了奕沂議政王之職,叔嫂矛盾就趨于白熱化了。
  奕沂恨自己,西太后明白這一點,但她又拿恭親王沒法子。
  這几年來,西太后越來越感覺到有些孤立,小皇上是親生儿子,但這個儿子好像天生就和生母很疏遠,即使有時來儲秀宮問安,他也是坐坐便走,從不在生母身邊逗留太多的時間。東太后為人雖很隨和,她好像總是單單与西太后過不去。咸丰在世時,東太后与西太后還比較融洽,以姐妹相稱,處處東太后都讓著西太后。咸丰剛駕崩那些日子里,兩宮太后尚能團結一致,共同對付肅順他們,可不知為什么這几年來,東太后慈安很少再來儲秀宮坐坐了,好像她們倆有很大隔閡似的。
  与儿子載淳及東太后的關系緊張后,西太后感到有些孤獨,幸虧有小安子在身邊陪伴著。今天,小安于又說恭親王奕沂在背后罵自己,西太后焉能不惱火,她不明白,為什么几個最應該支持她的人,都紛紛低毀她。西太后的心底深處不禁掠過一絲悲涼,她輕輕地歎了口气:
  “唉,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皮呀。”
  安德海見自己的挑唆已經奏效,他不禁暗自歡欣。
  “鬼子六,看你能橫行几時,酒樓里你讓我安德海出丑,以后我安德海偏要叫你嘗嘗西太后的厲害,看你還仗勢欺人嗎?”
  安德海憑著一張能把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取悅于西太后,成為皇宮中紅极一時的人物,但他卻也得罪了不少人,他雖安穩地坐在太監總管的寶座上,但此時已是四面楚歌,他卻全然不知。

  ------------------
  書 路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