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九五回 死爵爺真個抄家 賢總督欣然作伐


  四川總督劉秉璋接到夔州府汪鑒的稟帖,不覺大惊失色,急命戈什哈傳見那位代理營務處陳石卿。那知陳石卿仍然推說有病,不肯應召。劉秉璋沒法,只好拍了份密電去請恭親王的示,要想把那重大責任,交給恭親王去負。
  原來那個時候,咸丰皇帝的親弟兄,僅剩老六老七二人存在,老六就是恭王,老七就是醇王。醇王現管神机營事務,以及內務府諸事,不暇再問朝政。恭王既充軍机處領袖,又掌總理衙門,對付這等謀叛之事,本是他的份所應為。當時一見劉秉璋的密電,連連的頓足大叫不好道,鮑超在時,因為要打法國的洋鬼子,連那議和的上諭都敢撕碎,他的子孫,既有謀為不軌情事,自在意中,況且他是第一個中興勇將,他的下代,必有非常惊人之技,倘一發難,試問誰能抵御。恭王想到此地,慌忙面奏慈禧太后。太后不待恭王奏畢,也在連稱不妙不妙。恭王一直奏完道:“奴才愚見,自應立即電覆川督,命他即去查抄,若無形跡可疑之處,就好作罷,免有打草惊蛇之舉,惹了一班功臣;否則先將鮑氏家屬就近拿下,也好以此挾制他們。”
  太后听說,蹙額的低聲說道:“咱們就怕這班將官的子孫造反。從前的呂太后,她若不早把那個韓信,悄悄的處死于那未央宮中,那座漢家天下,未必能夠傳到二十四代呢。”恭王道:“此刻尚在叛跡未彰之際,似乎有些難處。因為長毛造反,本是反對咱們滿人,倘若一班中興名將的子孫,大家抱著兔死孤悲之感,統統群起而攻,咱們的這座天下那就有些靠不住了。”
  太后又問道:“咱們知道劉秉璋的身邊,不是有個會卜文王卦的徐某人在那儿么,何以這件事情,弄得漫無布置,如此惊惶的呢。”
  恭王回奏道:“听說徐某出省去打蠻子去了。或者劉秉璋沒有和他商酌。”
  太后听了忽然一樂,頓時面露笑容起來。
  恭王惊問道:“老佛爺此時忽有笑容,未知想到何事,奴才愚魯,一時莫測高深。”
  太后見問,又是淡淡的一笑道:“劉秉璋做了几十年的官,一箍腦儿用了一個姓徐的。姓徐的雖將那個孝字,看得重于忠字,自然難免認題不清。但是既在幫劉秉璋的忙,劉秉璋是咱們的封疆大員,咱們就有便宜之處在里頭了。”太后說著,更加現出很放心的樣子,又接說道:“你既說姓徐的出省去了,咱就知道劉秉璋就仿佛失去了一個魂靈,因此對于一點小事,自然要大惊小怪起來了。這件事情,若是姓徐的在省,也沒什么辦法,那就有些怕人。夔州府汪鑒,本是一個念了几句死書的文官,怎有這個應變之才呢?所以咱倒高興起來了。”恭王道:“這末奴才下去,就叫劉秉璋先去查抄了再說。”太后點頭應允。
  恭王退出,立即一個十万火急的回電,說是奉了懿旨,著將鮑超家里嚴行查抄奏聞。劉秉璋一接回電,一因沒人商量,二因乃是懿旨,如何還敢怠慢。當下也是一個十万火急的電報,打給汪鑒,命他照辦。汪鑒奉到電報,即去會同本城的協台,就把鮑超的那座住宅,團團圍住,馬上查抄起來。
  可怜那時的鮑宅,除了鮑超的棺木,停在中堂之外,只有一班婦女小孩,大家一見奉旨前去查抄,自然個個嚇得屁滾尿流,一時號哭之聲,震達屋瓦,也有長毛殺來的那般厲害。汪鑒和協台二人,一邊命人鎖了婦女,一邊一進進屋子的查抄進去。等得抄畢,兵丁衙役等人,呈上一張清單,汪鑒接至手中一瞧,只見寫著是:
  后膛槍二十三支,手槍四支,各种子彈一千二百余粒,馬刀十六柄,大刀兩柄,盔甲一副,號衣五十六件,大旗八面,銅鼓一架,軍號五具,衣箱三十四只,首飾四匣,煙土四柜,煙槍十支,煙具八副,御筆福壽字各一副。
  汪鑒猶未看完,那個協台,早在一旁跳了起來,發狠的說道:“反了反了。這些都是造反的東西,快快先把這班叛婦砍了再說。”
  汪鑒因知這個協台,曾經當過鮑超的親兵的,此時又見他那种冒冒失失的樣儿,不禁暗暗好笑。當下便笑著接口道:“老兄說話,尚須檢點一些,難道太后的御筆,也是叛器不成。況且既成欽案,怎么可以未經奏聞,未問口供,貿然亂殺起來。”
  那個協台听得汪鑒如此說法,始把臉蛋一紅,沒甚言語。
  起先那班鮑家的婦女,听得協台要殺她們,早又號淘大哭起來。及聞汪鑒在說,未經奏聞,未問口供,不能亂殺,自然放心一點。
  鮑超的大媳婦,還去向著汪鑒呼冤道:“汪大人,這些槍彈,卻是先爵爺防家用的,職婦的丈夫,現往河南岳家探親,不日就要到北京引見,怎敢忘記天恩祖德,竟至造反。”汪鑒听了,便含笑的答道:“這件案子,本是有人舉發的。按照本朝律例,上諭上面,若有嚴行字樣,便得刑訊。現在本府第一樣對于這些槍支了彈,認為武將之中,應有之物。第二樣看在鮑爵爺确是一位中興功臣,暫不刑訊你們。且候制台复奏之后,看了上諭再講。”
  汪鑒一邊這般說著,一邊即命衙役,先將鮑氏婦女,送往縣里,發交捕廳管押。
  那個協台卻不識趣,又向鮑家大媳婦喝道:“你們赶快叩謝府尊大人的恩典,去到縣里,好好守法。”
  那知這位協台大人的一個法字,尚未离口,不防那個鮑家的大少奶奶,陡的走近几步,出那協台的一個不意,噗的一聲,吐了他一臉的涎沫,恨恨的罵道:“汪大人倒還公允。我就罵你這個一聲負心賊,你莫非忘了在我們爵爺部下,當那小兵的時候么。”
  汪鑒在旁听得清楚,恐怕這位鮑少奶奶要吃眼前之虧,所以不等那個協台接腔,忙命衙役好好的扶著鮑家婦女出去。然后又去親自檢查一遍,眼看封屋之后,方向那個協台拱拱手,回他府衙,辦公事去了。
  現在不講那個協台,明明求榮反辱,只得塌塌肚皮回去。單說汪鑒回衙之后,即把查抄經過,据實稟知制台。劉秉璋接到公事,見有槍支子彈,更加怕受失察處分,忙又電知恭王知道。恭王又去奏知太后。太后想了半天,方始略現怒容道:“國家的槍彈,何等重大,鮑超怎敢藏在家里。此事若不重辦一下,何以殺一儆百。”
  太后說著,更吩咐恭王下去,電知劉秉璋迅速嚴行審問,按律懲辦,恭王奉諭退出,當然照辦。
  劉秉璋一接此諭,不覺連連叫苦。你道何事?原來劉秉璋人雖忠厚,倒底是個翰林出身,況且也是中興名臣之一,他与鮑超,又是知好,倘若一經按律而辦,鮑氏全家,便得滿門抄斬,莫說自己一時不忍下此狠手,就是一班中興功臣聞知其事。怎肯甘休。將來大家向他責難起來,也不得了。
  劉秉璋正在左右為難的當日,那位錢玉興軍門,恰來進見。劉秉璋先把電諭送給錢玉興看過,急問著道:“你視此事怎么辦法,這不是汪筱潭明明來使我為難的么?”
  錢玉興听說,半響不能答出,好一會,方始皺眉的答道:“此事真正有些為難,徐營務處又不在此地,要末赶緊請他回省一趟。”
  劉秉璋搖首道:“他在那邊,正在打得得手,怎么能夠叫他回省,要末派個妥當的人物,前去取決于他,”劉秉璋說到此地,又唉聲歎气的怪著陳石卿道:“早也不病,晚也不病。他若不病,大家商量商量,也好一點。”
  錢玉興便低聲說道:“我听我的部下說,朝廷真的要辦鮑爵爺的子孫,大家一定不服,將來有得麻煩呢。”劉秉璋听說,急將雙手掩著耳朵道:“嚇死我也,此等逼我為難的說話,我卻沒有膽子敢听。”劉秉璋掩了雙耳一會,一面放下手來,一面又問錢玉興道:“你說說看究叫那個去問杏林呢?”
  錢玉興道:“還是請石卿勞駕一趟才好。”
  劉秉璋連連點頭道:“說得不錯,說得不錯,只有他去。”
  說著,即命一個親信文案,拿了全案卷子,去教陳石卿看過,馬上動身。陳石卿本來沒病,又見事關重大,于是漏夜出省而去。
  誰知去了月余,尚沒信息到省。恭王那儿的催信,倒如雪片一般飛至。沒有几天,劉秉璋忽又一連接到二十多封電報,譯出一看:
  第一封是直錄總督李鴻章第二封是長江巡閱大臣彭玉麟第三封是福建總督楊昌□第四封是馬江船政大臣沈葆楨第五封是浙江巡撫衛榮光第六封是福建水師提督歐陽利見第七封是西江巡撫李興銳第八封是南京總督劉坤一第九封是在籍紳士三品卿銜劉錦棠第十封是記名提督譚碧理第十一封是前湖北提督郭松林第十二封是前兩淮運使方□頤第十三封是出使英德俄法大臣曾紀澤第十四封是前湖北布政使厲云官第十五封是前涼州鎮周盛波第十六封是丁憂巡撫潘鼎新第十七封是前右江鎮周盛傳第十八封是在籍紳士曾太成第十九封是山西布政使聶緝b第二十封是前浙江提督黃少春第二十一封是前壽春鎮郭寶昌第二十二封是廣東提督蘇元春第二十三封是欽差大臣婁云慶第二十四封是前皖南鎮潘鼎立第二十五封是前欽差大臣唐仁廉第二十六封是記名提督陳濟清第二十七封是前台灣巡撫劉銘傳第二十六封是浙江海門鎮楊岐珍
  劉秉璋匆匆看畢,只見大家不約而同說是,同是功臣,誰無子孫,如此一辦,天下凡有功者無□類矣。賣反獻功之人,余等必有以處之。解鈴系鈴,公好為之。內中尤以彭玉麟、李鴻章、潘鼎新、潘鼎立、周盛波、周盛傳、婁云慶、唐仁廉、楊岐珍几個,說得更加決裂。彭玉麟、李鴻章、周氏弟兄、潘氏弟兄,以及楊岐珍,還怪著徐春榮不應助紂為虐。
  劉秉璋只好仰天長吁道:“天亡我也。”說了這句,又自己搖頭道:“雪琴、西園兩個,他們是最欽佩我們杏林為人的,怎么也在瞎怪起來。”
  劉秉璋剛剛說到此地,忽見一個戈什哈報入道:“徐營務處打退蠻子,和陳石卿老爺,已經回省,馬上就來稟見。”劉秉璋听說連連的拍著几案道:“快快請來,快快請來。不准再在別處耽擱。”
  戈什哈只好又去傳話,沒有好久,只有徐春榮一人走入。劉秉璋一見徐春榮之面,几几乎轉了悲音的說道:“杏林你雖剿平蠻子回來,我卻被大家逼死了呢,汪筱潭也是一個害人精。”
  徐春榮微微的一笑道:“老師不必著急,門生已有辦法在此。”
  劉秉璋扑的跳了起來,一把抓著徐春榮的衣袖道:“真的么?”
  徐春榮將手輕輕一抬,先請劉秉璋仍然歸坐,方在一旁坐下道:“汪守前來請示,并不為錯。所錯的老師應該拍電問我一聲。”
  劉秉璋忽把他的大口一張,似要說話的樣子,卻又急得气喘喘的說不出話來。
  徐春榮忙問道:“老師要說的話,可是汪守前來請示,并不算錯,這末老師去向恭王請示,也不能算錯了。”
  劉秉璋不待徐春榮說完,忙把他的嘴巴閉攏,跟著把腳一頓,雙手向他兩只大腿上用力一拍道:“對羅!”徐春榮因見左右無人,忙不迭的低聲說道:“這倒不然,難道老師不知道恭王是旗人么?太后确有漢朝呂后之才,不過沒有全用出來罷了。”
  劉秉璋听說,急把眼睛連眨兩下,又輕輕的說道:“隔牆有耳,杏林今天何故如此大意。”
  徐春榮一听此言,方才想到劉秉璋身邊,确有一個戈什哈是醇親王荐來的,當下不免一嚇。幸虧功名之心本淡,略過一會,也就鎮定下來道:“此人在此,門人不能說出主意。”
  劉秉璋點點頭,當下叫了一聲來呀,就有几個戈什哈一同奔入,劉秉璋望了一望,不見那個名叫霍神武的在內,便問道:“霍戈什哈呢?”
  內中有個回話道:“方才還見他站在門外,此刻不知哪儿去了?”
  原來霍神武,正是醇親王荐來的。起先徐春榮在說太后像呂后的時候,他已听見,嗣恐劉徐二人有話避他,他有意托故走開。此刻听見制台問他,忙又走入。
  劉秉璋便朝他說道:“我要問岐將軍討樣滿洲餑餑,你去才好討來。”
  霍神武听了,忙笑答道:“沐恩就去。”
  劉秉璋等得霍神武走后,始問徐春榮道:“杏林,你是什么主意,快快說來。”
  徐春榮道:“老師快快電托雪琴宮保,請他約同一班中興功臣,由他領銜出奏保奏,太后有了面子,自然會賣這個人情的。”
  劉秉璋听了大喜,即將几上一大疊的電報,拿給徐春榮去瞧道:“你且看了再說。”
  徐春榮看完道:“這末老師就將此意告知他們,他們也好消气。”
  劉秉璋即請徐春榮擬了复電,說明此事原委,果由彭玉麟領銜,出奏此事,太后照准,各方方才不怪劉徐二人。
  原來浙江海門鎮楊岐珍,本是徐春榮的譜弟,而且童太夫人待如己子,做書的落地那天,楊西園世叔,适由海門晉省,回完公事,正待告辭,劉秉璋太夫人忽向他笑說道:“你們杏林盟兄,日內正要得子,你和他親如手足,大該前去幫忙。”楊西園世叔,連連答應,回至我們公館,一見先嚴,便一把抓住道:“大哥,你有弄璋之喜,何以不告訴兄弟一聲,還是中丞留我來此幫忙。”
  先嚴大笑道:“一個孩子之事,如何可以惊動老弟。我又知道你們台州的那個王金滿猖獗万分,万万不能以私廢公。”楊西園世叔道:“不要緊,王金滿已經鬧了多年了,也不在乎這几天。況且此人,非得大哥前去智取,恐怕不能由兄弟力敵的呢。”先嚴听說,方留西園世叔在家照料。后來西園世叔眼見一猿入室,他就大惊起來,還是先嚴教他守秘,他才等做書的落地之后,回任去了。
  他的繼配楊氏太夫人,更為先祖妣童太夫人所鐘愛,當時直稱童太夫人為母,不加世誼字樣;先嫡母汪太夫人,先庶母葛太夫人,先生母万太夫人,家四庶母劉太夫人,同時也和楊太夫人十分知己,親同姊妹。
  嗣后先嚴由劉秉璋太夫子奏調到川,從此与楊家便沒往來机會。及至光緒十八年九月,先嚴由川請假回籍,西園世叔可巧先一月升了福建水師提督到任去了。以后忽忽四十年來,不通信息。
  直至民國二十一年二月三日,暴日攻我閘北,做書的危坐斗室,編此《曾左彭三杰傳》時候,忽接西園世叔的長孫公子,名叫祖賢,號叫述之的,寄來楊氏重闈,紀念二集一冊,又席蔭軒酬唱集一冊,乞我題詩,方始結此一段前因后果。現在接說先嚴辦好那樁公案,彭玉麟、李鴻章、潘氏弟兄、周氏弟兄、楊岐珍總鎮,都向先嚴道歉。汪鑒也向劉秉璋謝罪,又向先嚴訴說他的苦衷,似有告退之意。先嚴安慰再三,又去告知劉秉璋。劉秉璋一經先嚴告知,也去慰留汪鑒,复又自任月老,便將汪鑒的長女,名繡仙的聘給做書的;三女名桂仙的,聘給做書的第三個胞弟名梁生的。我們弟兄二人,現在成了連襟,不能不感激這位太夫子之情。
  后來先岳汪鑒,又升了成都首府,就在那時,成都省里,又到了一位欽差,出了一件天大的案子。正是:

  川督雖教守秘密
  清廷卻已起疑心

  不知究是一件什么案子,且閱下文。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