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九一回 龍頭挨板子苦主伸冤 馬桶滿公堂能員得獎


  楊昌□一見左宗棠的机要文案鐘魯公觀察,匆匆走入,赶忙站起相迎1道:“觀察何來?欽差的貴恙,這兩天好些了么?”
  鐘魯公一邊先与穆圖善、楊載福二人點頭招呼,一邊始答楊昌□的說話道:“欽差這几天頗好,職道卻也被他老人家鬧膩了,故此偷閒來此。”鐘魯公說到這里,把他眼睛望一望楊載福道:“要想和我們這位厚庵軍門談談。”
  楊載福便請鐘魯公一同坐下道:“我們正在和他們二位談著蔣中丞夫人的事情。”
  楊昌□不候鐘魯公接腔,忙岔口道:“鐘觀察和蔣中丞是通家至好,這位錢夫人的事情,你更知道清楚的。”
  鐘魯公笑著道:“她還是我的老把嫂呢。諸位既要听听她的歷史,我可詳詳細細的奉告。她的先世,也是蘇州吳縣的望族,后來漸漸中落,雙親又早見背,不但景況不佳,且沒兄弟、姊妹,因此單身一個,就在他那堂房哥哥錢夢香明府家中居住。夢香明府,后來廣西候補,她也一同去到桂林。夢香明府又是一位名孝廉出身,她又是一位才女,住在一家,文字切磋,更有進益,所以不僅琴棋書畫,件件來得,就是那些大清會典,大清律例,也能爛熟胸中。可是擇婿甚苛,起碼定要嫁位現任道台。那時候,我們這位老把兄,正在廣西補了道缺,只因軍務時代,年雖三十開外,猶未正式娶親。”
  穆圖善笑著岔口道:“這樣說來,這位蔣中丞雖未正式娶親,一個壯年男子對于那些鶯鶯紅娘之事,就難免了。”鐘魯公點點頭道:“何消說得,他在湖南原籍的時候,卻与一個名叫韓金花的馬班子,打得火熱,韓金花自然情愿嫁他。他因娶妓作室,不甚雅觀,不肯答應。后來他由軍功出身,做到道台,韓金花就到廣西前去找他,原想重伸前請,做位現任的道台太太。哪知我們這位老把兄的脾气很是古怪,若是單單拒絕婚事,或是多給一些銀錢,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惟他卻不然,倒說硬要逼迫這個韓金花嫁給他的幼小朋友湖南販布商人羊瀚臣起來。又說韓金花倘肯嫁了羊瀚臣,他一定每月津貼一二百兩銀子,并且還可藕斷絲連的。韓金花本來認識那個羊瀚臣的,羊瀚臣又比我們這位老把兄年青貌美一些,于是這場特別交涉,總算辦妥。當時韓金花嫁与羊瀚臣之后,我們這位老把兄,真的和她仍然私下往來,津貼款子,也未失信。”
  穆圖善一直听到此地,又問鐘魯公道:“你怎么盡在講這姓韓的事情,倒把正題忘了。”
  鐘魯公接口笑著道:“你老人家莫忙呀,且听我講下去呢。”
  楊昌□也笑道:“老穆專喜說話打岔。”
  穆圖善道:“這是我的性子急的原故。”
  鐘魯公又說道:“我們這位老把兄,他那等馬步的本領,本是數一數二的;只有對于文學一層上面,因為出外得早,自然欠缺一些,既是做了方面大員,怎好目不識丁,就是御史不去參他,他也自己不便。他就罰誓定要娶個才貌雙全的女子,須得天天教他念書。這樣一來,我們這位老把嫂,便入選了。自從嫁了過來之后,真的把我們這位老把兄,當作小學生看待起來。”
  鐘魯公講到此地,忙去呷上一口茶,潤了一潤喉嚨又含笑的接續說下去道:“据我們這位老把兄親口對我講過,他因記性不好,時常的受著那些跪踏板,打手心的等等責罰。”
  楊載福接口道:“我听得欽差說過,他已能夠自辦奏折稿子的了,這真難得。”
  鐘魯公道:“豈止會辦奏稿而已,簡直一手王字,照我說還比我們欽差寫得有力。”
  穆圖善忽指楊載福對著楊昌□笑道:“他也來打岔了,你怎么不阻止他的呢?”
  鐘魯公不讓楊昌□去和穆圖善斗嘴,忙又接說下去道:“我們這位老把嫂,既是我們老把兄的嚴師慈母一般……”
  楊載福又指指鐘魯公道:“你這慈母二字,下得何等刻薄。”
  楊昌□笑著道:“魯公觀察,本是這位錢夫人的小叔子,長嫂當母,古有成訓的。這句說話,一點不算刻薄。”鐘魯公也不辯駁,仍然自顧自的說著道:“她既有了大功,而又生得极美,于是對于她的一切用度,未免奢侈一點,也是有之。我說此事只要她的親丈夫情顧,旁人何必多去指摘。
  “她有一年,因見我們老把兄升了福建臬司,她就主張家眷暫不同去。因為既是軍務時代,調來調去,不能一定,臬司又是一個升缺,不會做長久的。1家眷同走,很是麻煩。我們老把兄,本來當她的說話,也和上諭一般著重,自然一口答應。我們這位老把嫂,仍然住在道台衙內。
  “有一天,我們老把兄未曾帶走的兩個糧子,因為鬧餉,忽然兵變起來。那時城里城外,只有那二個糧子,他們一變,當然沒有可以制服他們的東西了。幸虧那些變兵,雖然把那一座庄嚴燦爛的城池,奸燒擄殺,攪得一塌糊涂,百姓無不大遭其殃,可是不敢前去惊動這位夫人。內中還有一部分變兵,且向這位夫人獻策,說是我們已經辜負大人向日的恩典,做了變兵,省垣上司,不日要來剿辦我們,將來恐有拒捕之事發生,我等要想保護夫人晉省,只要將要近省的時候,我們不送進城去就是了。
  “當時我這老把嫂听說,也以為然,真的打算由著他們保護進省。正要起程之際,事為百姓所知,都去向著我這老把嫂跪香道:‘夫人一走,這些變兵,恐怕還要鬧得厲害。我們這班手無寸鐵,任人魚肉的小民,還有命么?特此來向夫人跪香,万求夫人不走。’那班人說了又哭,哭了又說。
  “我們老把嫂,她就親自走出大堂,提高喉嚨對著那班百姓說道:‘官兵既變,我是一個女流,自然沒甚法子。我的晉省,也叫沒有法子。你們既來向我跪香,我也見了不忍。男子漢,我不好管,凡是婦女們,准定跟我同走。’我這老把嫂說到這句,用手指著她那上房道:‘我們老爺走后,留下八千串錢給我零花。我的用度也大,不到兩個月,業已化去五千二百串了,還剩二千八百串,可以做你們的盤纏。你們肯听我的主張,快快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大早同走就是。’那班百姓,一听這位夫人如此說法,個個歡天喜地,無不說是愿教女眷同走。”楊昌□道:“那就是她的長處了。”
  穆圖善、楊載福也一同說道:“那個大經緯,竟出一位太太們之口,真正難得呀難得!”
  鐘魯公點點頭又說道:“我們那位老把嫂,确有一些才具。倒說她自從帶走几千婦女之后,一到第二個縣里,就命本縣縣官,去把最老年的婦女,查明究有若干人數,連夜報告。縣里查明回報,說有一千多個。她就命縣里赶快籌墊五千串錢,每名分給五百,就命這些老年婦女留下,以便家鄉平服一點,便好就近回去,因為走得越遠,回家越難。此是避難性質,只要离開險地就好。”
  楊昌□、穆圖善、楊載福三個,一齊拍掌接口道:“著著著,辦得真好,真有心思,不是胡亂來的。”
  鐘魯公一邊點頭,一邊又接說道:“我們這位老把嫂,她就一經照這個辦法辦去,走過一縣,便把那些較為年老的婦女留下一縣,不到几天,十成之中到有九成半的不在她的身邊了。
  “又有一天,走到一個縣份,那班亂兵,因為爭奪買雞之事,殺死一個童子,滿城頓時大亂起來。我這老把嫂一見出了亂子,就命旗牌官去傳縣官,要他辦理那件案子。那個縣官,据稱還是一位翰林出身,又是曾經帶過糧子過的,當時一見旗牌官前去傳他,嚇得連忙裝病,單請旗牌官好言回覆,并送一桌燒烤酒席。我這老把嫂据報,也不過笑罵了一句,說是這個笨賊,這般沒用,不知一個堂堂翰林,怎么被他騙到手的。
  “后來我這老把嫂,又命旗牌官去向那個縣官說,說是貴縣既是如此怕事,這樁案子,只有本太太自己了結,但是須借貴衙大堂一用,好辦這個龍頭。1那個縣官,當然不敢回絕。我這老把嫂,連夜就去坐堂,問明兩造之后,先好好的安慰了那個死孩之父一番,當堂又賞給二百串錢,以作安葬之費,那個死孩之父,連連磕頭領賞退去。我這老把嫂,還怕死孩之父,在那半途之上,碰見那班亂兵,二百串錢,不能安穩到家,复派兩名旗牌,持了大令,沿途護送回去。至于那個龍頭,當堂辦了二百板子,就此結案。”
  穆圖善不待鐘魯公往下再說,忙去攔著話頭問道:“怎么,二百板子,可抵一命不成?”
  楊載福接口道:“這是亂兵呀!錢夫人薄責他几下,無非平平民气而已。倘若真個辦他抵命,他肯服罪么?所有的亂兵,肯不再鬧么?”
  楊昌□也接嘴道:“這位錢夫人,能夠打那亂兵二百板子,已經是她的能耐了,怎么能夠照平時的案子辦理呢?”
  穆圖善忽被楊載福,楊昌□這般一駁,不禁把臉一紅,假裝前去喝茶,用那茶碗藉以遮蔽。
  鐘魯公又向三人笑上一笑道:“這樁事情,我這老把嫂,自然辦得很好的。連那全省的刑名老夫子,無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此次我這老把兄升了廣東撫台,到任的頭一天,我這老把嫂,便鬧上一樁极可笑的把戲。”
  楊昌□一惊道:“這是何事,難道這位錢夫人真會鬧著笑話不成?”
  鐘魯公笑答道:“豈敢,這就是我這老把嫂平日奢侈脾气釀成的。原來大凡督撫到任,照例是首縣辦差的。”
  穆圖善此時已將他那臉上的紅暈退去,忽然又來岔口問著大家道:“我曾經听見你們漢人講過,縣里替上司辦差,也有老例的。据說上司本人和他太太,不必說了,老太太的差也辦了,未出閣小姐的差也辦,甚至上司姨太太的差也辦;獨有不辦老太爺的差,以及少爺少奶奶的差,這是什么道理。”
  楊昌□笑答道:“只是已出閣小姐的差,也不辦的。”
  鐘魯公道:“這個道理,就是三從四德的三從了。在家從父,所以小姐的差,必須辦的。出嫁從夫,所以太太、姨太太的差,都要辦的。夫死從子,所以老太太的差,也要辦的。至于老太爺乃一個堂堂男子,他自己有本事,盡管自己前去做官,自然有人辦差,不能來沾儿子的光的。少爺也是堂堂男了,他自己有本事,盡管自己前去做官,自然有人辦差,不能來沾老子的光的。少奶奶以及出閣小姐,本已都是有夫可從的,也不能來沾公公和老子的光的。”
  穆圖善一直听得鐘魯公說完,不覺緊皺雙眉的搖頭道:“這個辦差的彎儿,真正繞得太遠了。我們在旗的卻不如此,只要能夠進得老爺衙門的人,統統須得辦差。”
  楊載福笑著道:“這是旗人的辦差,我們漢人不敢變更老例。”
  穆圖善听了,方要變色,忽又想到楊載福乃是中興功臣,又是左宗棠的幫辦,只好忍气下去。
  鐘魯公仍然說著道:“這時我這老把兄,統共只有一位太太,縣里又久知這位太太是向來奢華慣的,所辦之差,除非天上的月亮,沒有辦到。誰知我這老把嫂,第一天進衙門,就說那個縣官不會辦差。不會辦差,便難治民。便教我這老把兄,立將那個縣官撤任。你們三位知道為了何事?原來我這老把嫂,她是蘇州人。蘇州人的馬桶,不甚高大。廣東人的馬桶,來得很高很大。我這老把嫂,因為用不慣高大馬桶,只好熬了一天,沒有出恭;到了晚上,真正的熬不住了,只好拿了一個較大較高的飯桶,去當馬桶。這樣一鬧,我這老把兄,即在通省之內,揀上一位能員,去署首縣。
  “這位能員,姓洪名棣華,据說還是洪秀全的本家,自從調署首縣,他已知道前任撤任的原因,馬上出了重賞,四處的搜羅蘇州馬桶。無奈廣東省垣,自然廣東人多,偶有蘇州去的候補人員,或是生意經人,所有馬桶,卻又都是用過的了,用過的東西,如何可以呈諸撫憲太太。于是這位洪明府、洪能員,几几乎弄得不‘能’不‘員’起來了。
  “后來還虧他的一位錢谷老夫子,替他想上一個妙計。老夫子說:‘這几天之中,必有几家蘇州人家的小姐出嫁的,出嫁的妝奩,必有蘇州馬桶的。東家不妨自己帶領三班六房,前去假裝道喜,一見蘇州馬桶,好則問他情讓,歹則問他硬討,甚至搶了回衙,總不見得敢去控告首縣強搶馬桶的。即使前去控告首縣強搶馬桶,這位撫台太太也會硬出頭的。’那位洪明府洪能員,自然大喜,立即如法泡制,不到半天,居然被他一連搶到一二十個簇新的蘇州馬桶,馬上親自上院稟見撫台,第一句老實就說:‘卑職蒙大帥栽培,調署首縣,卑職也知道是為憲太太的出恭大事。今天卑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辦到了一二十個蘇州馬桶,伏乞大帥轉交太太,不過太太在她出恭之際,知道卑職一點勞績便好了。’”
  楊昌□听到這里,也會長歎了一聲道:“我們蔣中丞,將來必受這位錢夫人所累矣。”
  鐘魯公此刻已經講得性起,也不答話,仍然接說道:“那位洪明府洪能員,自從獻上一二十個蘇州馬桶之后,以為他的勞苦功高,只要安安逸逸的等候升官好了。誰知不到一兩個月,撫台太太,又命一個巡捕指名問他來要蘇州馬桶。那位洪明府洪能員,不禁大惊失色的,直跳了起來道:‘怎么,難道這許多馬桶,竟會用完了不成?’“巡捕答稱道:‘老同寅,說得真是發松,這是馬桶呀,又不是什么補品可以當飯吃的。若不用完,何必教兄弟前來奉索。’“洪明府又皺眉的問道:‘這末怎么這般快法的呢?’“巡捕笑答道:“我們這位撫憲太太,為人最愛清洁,大凡一個簇新馬桶,只要用過一二次,便不再用。老同寅送去的也不過一二十個,并不算多,照我們這位撫憲太太的意思,還算万分省儉使用的了。’“洪明府听到這句,忽又大叫一聲道:‘如此說來,我命休矣?’
  楊昌□、穆圖善、楊載福三個一齊捧腹的大笑起來道:“這是什么事情,這位洪大令,何致叫出我命休矣四字出來呢?”
  鐘魯公自己也在跺足的大笑道:“原來蘇州馬桶,确已被這位洪明府搜完。一時三刻。急切之間,請問叫他哪儿去找,哪儿去辦。而且出恭之事,又不可以暫記一下,下次再出的。”
  楊載福此時已經笑得淌著雙淚,一邊忙在揩拭,一邊又問鐘魯公道:“這倒是樁難題,這位洪能員,倒底怎樣辦法呢?”鐘魯公道:“誰知這位洪能員,真是大有才情,倒說赶忙死命的又去搜羅了三五個來,交与巡捕帶轉。還要再三再四的拜托巡捕,稟明撫憲,求他轉致憲太太,十天之內,務必務必省儉使用。十天之后,他能辦到,一天就用十個,也不礙事。”
  穆圖善又笑問道:“不是廣東地方的蘇州馬桶,都被這位能員搜完了么?十天之后,怎么又這般多的出來呢?”
  鐘魯公道:“他便立刻拜托那位錢谷老夫子,親自帶上千把銀子,去到蘇州,找上一二十個箍桶名手,一同到粵,就在大堂之上,作了那班箍桶匠的工場,出品愈多,撫台那邊的夸獎愈好。不過當時省城之中,卻出了一种童謠,那個童謠是:嫁才郎,配才郎,才郎雖是繡花枕,夫人卻是讀書床。
  有朝大便忽不便,蘇州馬桶,自然堆滿了大堂。1鐘魯公的那個堂字,猶未出口,不但二楊一穆,重又狂笑起來,連那各人的二爺無不掩口葫蘆。
  楊載福忽停下笑聲,正色的對著鐘魯公說道:“你們這位老把兄的一把撫台交椅,真正也是他的性命拚出來的。你們這位老把嫂,如此鬧法,不要被人參上一本,那就不是玩的呢。”鐘魯公听說,不覺皺皺雙眉道:“我早奉勸過了。無如我這老把兄,一見了我這老把嫂,連他的屁股也會發笑的。這個毛病,真沒法儿醫他。”
  楊昌□正待說話,忽見他的一個戈什哈奔至相請,說是衙門里到了上諭。楊昌□站起要走。
  穆圖善道:“慢著,我也坐久了,一同走罷。正是:

  婦女無才便是德
  丈夫溺愛釀成奸

  不知楊穆一同走后,鐘魯公尚有何話,且閱下文。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