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梨園紅顏


  當吳三桂升任宁遠總兵后,他經常和朋友們談論當時有名的佳人靚麗。
  事也湊巧,一次在酒席桌上,吳三桂的一位朋友劉道通,曾經在蘇州做商人。劉道通向他津津樂道地提起了姑蘇名妓陳圓圓。
  陳圓圓本是江蘇武進縣奔牛鎮一個窮苦貨郎的女儿,本姓邢名沅單字名畹。
  圓圓生長在江南水鄉,父母只是平民布衣,然而這樣的家庭卻造就了這么一朵奇葩。母親見她天資聰慧,便找了一位錢塘老名士做她的老師。母親給了她聰慧的天賦,老師又培育了她出眾的智能和過人的才華。
  陳圓圓從小就具有外柔內剛,含而不露的气質,而且有心胸有見識,老天爺偏偏又賦予她絕代姿容,明艷惊人。
  圓圓長到十二歲的時候,父母親友和老師便暗自惊訝,眼看著伶俐的小山雞出落成華美的雛鳳。親人們又喜又惊又犯愁地私下議論:
  “這孩子有這般模樣,可不是咱們這樣的人家留得住的,老天生就的做主子的命!”
  圓圓自己呢,笑得更美,更溫柔了。說話也更少了。
  父親也感到這孩子非同凡人,便想到了在昆山縣做絲綢生意的妹夫陳甲。雖然陳甲不是個闊商,但比起自己的家境來實在強多了。
  一天他把小圓圓叫到身邊:
  “儿啊,爹不是不喜歡你,而是看你將來一定是個有出息的,所以把你送到你姨父那儿去住上一段時間,你愿意嗎?”
  父親本以為女儿會又哭又鬧不愿离開,沒想到女儿性格是如此開朗、洒脫,圓圓竟然脫口說道:
  “咱家家境貧寒,況且爹爹也已年老多病,孩儿早該自謀生路,以緩解家中的負擔。我也愿意到外面去看一看,總在家里,實在悶得慌,您說是嗎?”
  父親听了,連連點頭。
  于是第二天清晨,老邢便帶著女儿上路了。
  父女二人一日來到了昆山縣,沒費周折便找到了陳甲,陳甲見是姐夫帶著外甥女來訪,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當陳甲仔細審視圓圓時,他不禁目光直瞪瞪地盯著眼前這位絕世美人,他生平還沒見過這般美貌。他看呆了,甚至半天竟沒說出一句話。
  此時圓圓身上穿一件新制的綠色花布春衫,她的腰圍不過十七,穿著窄窄的春衫,顯得十分合身。里面緊緊繃著一件小馬甲,使得胸部特別隆起,顯出了她柔軟婀娜的姿態,圓圓的手臂和肩膀已經白得令人眩暈,但她的臉似乎更加白嫩,她的身姿异常柔弱,甚至一陣微風便能把這朵花儿吹起,隨風飄去。
  “妹夫,我這次來,是想把小女寄養在你這里几天,等我的病有了好轉再來接她,你看怎么樣?”
  “好呀!”陳甲方從云里霧里飛回來,定了定神,“姐夫放心,外甥女在我這里一樣吃好穿好,安然無恙,姐夫姐姐就放心吧!”
  “那就多謝妹夫了。”
  老邢小住了一夜,第二天天明便和小女儿洒淚而別了。
  圓圓便在昆山住了下來。
  誰知,沒過多久,消息傳來說,老父親病情嚴重,沒過多久,便永久地离開她了。
  圓圓听說,哭得痛不欲生,姨父苦苦相勸,并安慰她:不用擔心,姨父一定好好待你,就像在你親生父母身邊一樣,以后你就姓陳吧!
  就這樣,圓圓就長期在姨父家住下來。
  后來,江南遍鬧饑荒,陳甲的生意更是調敝不堪,走投無路之際,他忽然想到了家中寄養的像小公主一樣的陳圓圓,自從收養這個外甥女之后,他始終覺得這是個价值連城的寶貝,因此,待她甚為优厚,到現在她似乎派上用場了。
  陳甲經過一番私下走動,決定把陳圓圓賣給蘇州梨園。
  梨園,本是歌舞唱戲的職業去處。當初,唐玄宗李隆基為皇室歌舞隊建筑了一座花園,廣种梨樹,賜名“梨園”。
  此后歷代歌舞戲曲班子便稱梨園。明清兩代中國戲曲歌舞已是普及性發展。尤其元代以后,各种戲曲唱腔發展很快。許多大的商業都市都有專門的梨園,而不是四處賣唱的江湖班子,而蘇州梨園是天下著名的梨園之一。
  蘇州是昆曲的發祥地。
  元代戲曲的音樂實際就是昆曲的直接起因,昆曲欣賞要求有很高的素質,尤其是文學藝術方面的詩詞修養与繪畫書法藝術修養,因為元曲直接取代了宋詞的歷史地位,達到了高度發展的地步。而元曲就是戲曲,專門用于演唱的口語化“流行歌曲”,但畢竟是文白脫离的古文時代,元曲戲詞畢竟不是大白話,而是富有文學美感的詩詞一般。若不解其中內涵,肯定唱不好。所以自關漢卿時代起,戲曲梨園就有了專門訓練。
  明代蘇州是元曲的正宗繼承地,人們喜歡看。梨園水平可謂天下之冠,到了明末,蘇州梨園已達到很高水平,已接近了她的歷史高峰了。
  陳圓圓就是被姨夫賣到了這樣一個地方,然而上天卻給蘇州梨園送來了一位天才藝術家,這位藝術家對于世人的影響將遠遠超過梨園界。
  梨園對于陳圓圓還是個完全陌生的天地。
  入夜之后,蘇州城各門閉鎖,人聲漸息,然而南城卻到了一天中最沸騰又最神秘的時分。這里是旅店、貨棧、茶樓、酒館叢集之地。燈火輝煌,人語喧鬧,買賣吆喝,划拳行令,加上眾多夜戲鑼鼓,匯成了夜市的特殊音響。
  蘇州兩大戲樓:一名媚香樓,一名落鳳樓,都正是笛聲悠揚,粉墨登場,一派春花秋月的旋崎風光。兩大戲樓之間,則是娼妓优伶居住集中的地方,人們稱之為“金燈照天,銀箏擁夜,朝朝寒食,夜夜元霄”,是蘇州有名的“銷金窟”。
  圓圓居然被賣到了這燈火輝煌、清歌繚繞的梨園,她說不清心頭是什么滋味。在川流不息的車馬游人中,在如螢虫飛動的大小燈火里,圓圓來到了蘇州城最有名的戲班——落鳳堂。
  落鳳堂梨園班主張九庚領徒弟們見到小圓圓,如同見了天仙一般,雖是第一次和她見面,但深為這個女孩子的美貌所打動,她的神气高貴自然,兩片嘴唇就像櫻桃那樣又紅又嫩,皮膚晶瑩細嫩,梨園里大大小小的徒弟無不見了她而暗自贊歎她那絕頂奇貌。
  陳圓圓很快即贏得了眾人的喜愛。有的女孩上前与她施禮,有的拉著她的手上下端詳,有的則和姐妹們竊竊私語。
  “你想進哪個班?唱什么角儿呢?”班主張九庚問道。
  “哪個班都成,角色也隨便,不過我喜歡旦角。”
  “好吧。你先和我學昆腔清唱,角色就演你喜歡的小旦吧!”
  “嗯。”圓圓點點頭。從進了落鳳堂大門,到現在,她甚至已經愛上了這個地方了。
  陳圓圓自幼受父親愛歌的影響,常与來家中的窮歌友們一起唱一起舞,她相貌端庄清麗,又具有溫柔淑慧善解人意的性格,所以班主十分器重她,而親自傳授她歌舞藝技。
  陳圓圓天姿聰穎,心領神會,再加上名師指導,進步飛快。
  陳圓圓熱愛歌舞演唱,不以此為苦而為樂。所以她早起晚睡,比別人練得又苦又勤。師傅教的,她總是精益求精,反复揣摩,天蒙蒙亮,人們就會看到她溜嗓練功,從來不知懈怠。
  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圓圓很快成為姐妹中的佼佼者,她不但极為擅長昆腔清喝,而且能夠在戲上演時,精工吊戲,并能演唱戈陰腔戲,頗受梨園主的器重与欣賞。
  梨園的小姐妹們對她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她起舞歌唱時,那迷人的舞姿,甜美清亮的歌喉,以及唱時情感的深深投入,都會使人既欣賞又感動,小圓圓自己也會被歌詞戲文的內容吸引打動,將自己真正變成劇中人,堂主迫切希望將她抬出名。
  圓圓的机會終于來了。
  王實甫的《西廂記》自問世以來,長演不衰,成為元曲代表作。蘇州梨園的《西廂記》更是正宗保留大劇目,看家戲,為了改變梨園收入減少的情況,梨園班主准備再度推出《西廂記》。
  梨園主張九庚一直在緊張准備《西廂記》的排練,這個戲,出場人物不算多,情節卻扣人心弦,頗受士人歡迎,可是,這劇中角色,并不是那么好選的。几個重要人物需要經過精心選擇才行。
  他已物色好了崔鶯鶯与張生的角色,可是,這紅娘的扮演者由誰來演呢?紅娘雖是個小旦,但戲卻不少:她有純朴的丫頭气,又頗具傲气;雖目不識丁,卻頗多心計。她出場表演的好坏,對全劇至關重要。所以選擇這個人必需經過思慮再三才可定下來。
  其時,園主也知道,最好最滿意的人只有一個——陳圓圓,雖然他對陳圓圓苦心栽培,可圓圓畢竟是個新手,是個從未登過大台的女孩子,他不得不考慮到,有些演員在台下道白与唱腔可能都不錯,可是,一上場就會失常,鬧出些笑話。
  這种事是難免的,不光是新手,即使一些老手也時有發生,陳圓圓能不能台上台下如一,能否把這個角色演活?
  經過反复考慮,班主終于下了決心,班里只有陳圓圓的能胜此任。于是,他決定讓圓圓演紅娘這個角色。
  圓圓受命之后,心中又激動又不安。
  “一定要演好!”這是她自接受任務后,腦子里浮現出的第一句話。
  為此,她在師傅的指導下反复理解劇情,背誦,練習動作,每一個小小的動作都認真去練,一天天過去了,《西廂記》終于在眾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下排了出來,班主見時机成熟,便果斷地在落鳳樓上挂起了上演《西廂記》的招牌。
  “去看《西廂記》了,落鳳堂主推出新劇《西廂記》了。”
  市民口中一傳十,十傳百,人們本來就對這個戲感興趣,況且,梨園又是第一次演出,誰不想赶早?所以,戲剛開演即座無虛席。
  戲院內黑壓壓地坐滿了人,人們互相議論著劇情,更議論著一個人,一個使他們頗感興趣的新人。
  “哎,今日梨園推出這么重要的戲,怎么不讓那些老手們露兩下子,反而弄上個無名小妓演紅娘?”
  “是啊!我也在想呢,可能這個小妓有兩下子吧。”
  “万一弄不好,這可是個砸牌子的買賣啊!”
  “管那么多干嗎?不好咱就給喊個‘倒好’!”
  咚咚咚——,開場的鑼鼓打響了,嘈雜聲慢慢平息下來,人們的目光一下集中到了那高高的台子上,他們欲看一看這張生、鶯鶯、紅娘到底怎么樣。鼓樂聲止,老夫人緩緩走上前台:
  “老身姓鄭,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國,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年一十九歲,針繡女工,詩詞書算,無不能者……”
  長長道白,夫人演員念得流暢而有韻味,為圓圓上台做了舖墊。
  “紅娘何在?”
  台上老夫人一聲呼喚。
  陳圓圓緩擺云步,走上台口,開始了她名揚天下的梨園生涯……
  一曲婉轉清揚的妙詞伴著簫聲使園中觀眾騷動起來。人們感到惊詫——蘇州落鳳堂怎么能有此等麗人歌喉?
  “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也,閒愁万种,無語怨東風”……
  余音未絕,台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掌聲四起,气氛熱烈。
  第二折,圓圓將紅娘的一段唱腔唱得深情而柔媚可愛,只見她便啟朱唇,發皓齒,唱道:
  
  “可喜娘的寵儿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胡伶綠老不尋常,偷眼望,眼角里抹張郎……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鴛帳,怎忍他疊被舖床。
  我將小姐央,夫人央,他不會許放,我親自寫与從良……”

  聲音如花塢春曉,好鳥唱叫一般,入耳之后有說不出的妙境。唱了十數句之后,漸漸越唱越高,唱到极高的三四句后,陡然一落,滿園的人都屏气凝神,耳朵都有些忙不過來,一曲終了,台下喝采聲四起!
  只听張生与鶯鶯結合時,紅娘又唱:
  
  “謝當今圣明唐圣主,救賜夫婦,永老無別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

  圓圓唱到最后一句時,卻有一种傷感的音調,她眼中涌滿了淚花……
  台下人們無不盯著那張艷麗動人的臉,好像顫抖著的花瓣上有點點水汪汪的露珠,他們好像被一陣風吹得飄飄蕩蕩……
  一直站在台側的班主張九庚滿面喜气地歎了口气,說:“真是太妙了!簡直是聲情并茂,繞梁三日!”
  當演員們向台下謝幕時,所有人在歡呼,在叫嚷,在搖手帕,整個戲院的听眾狂風暴雨似地鼓起掌來。
  圓圓在掌聲中一面微笑,一面鞠躬,向台后面退去……
  《西廂記》演完了,陳圓圓的大名傳遍姑蘇城。
  商人們稱贊:“聲媚如人,人麗如花,兩美合并,艷絕天下!”
  同行們評价:“体態傾靡,道白巧韻;曲詞意盡,含情誘人!”
  陸次云說她:“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
  冒辟疆描述:“陳姬身口,如云出岫,如球在盤,令人欲仙欲死。”
  ……
  不久,陳圓圓便以“色甲天下,聲甲天下”而傳遍江南。
  陳圓圓的名字如日中天,她接連又上演了几出劇目,以至于整個江南一帶的王孫公子,達官顯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些人不借路遠,不惜重金爭相來看陳圓圓演的戲。
  圓圓也因此結識了眾多姑蘇名妓。
  清明已過,迷人的春天散布著芳香气息,雜花生樹,飛鳥穿林,真是春色怡人淡复濃,南山花放北山紅,楊枝吹做千條線,喚侶黃鵬弄曉風。江南的春天來得早,百花深處已有成群的鳥儿飛去飛來,把春光點綴得十分熟透。
  陳圓圓已經長成了,她青春煥發,艷麗惊人,正在隱秘而強烈的感情中煎熬,她渴望著愛与被愛,對于那些徒有虛名的紈褲弟子,她最為看不慣,她需要一位有英雄气概的男子漢,但她還說不出那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這使她夜不能寢,輾轉愁思。
  圓圓經常在閨房里,長久地對著鏡子微笑,她是那樣愛慕自己的倩影,不禁柔密地對著鏡子里的美人儿悄聲細語:
  “你看你面如春光,眼似秋水,秀外慧中,一至于此!能不叫人愛死!你千万不要隨波逐流,自誤終身。無論如何,要爭個鳳凰于飛,和鳴鏘鏘!”
  紅霞飛上鏡中美人儿的香腮,烏黑的眸子像星星一樣閃亮……
  同班的小妹蓮官看出了圓圓的心事,他們兩個在戲班中最為要好,無話不談。
  “圓圓姐,近來我看你大紅大紫,令那些王孫公子們抓耳搔腮,為班主賺的銀子不計其數,班主不知有多高興,怎么見你竟然沉悶不語,心事重重呢?”
  “妹妹,我在想,這么多男子鐘情于我,但算起來,有誰是真心喜歡圓圓呢?”
  “噢,姐姐原來是在擔心沒有個好女婿呀!這也不難,明日我們到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去抽上一簽怎么樣?”
  “好主意!”
  圓圓听到這個主意,立時高興起來,她的清秀的眉毛輕輕地顫動著,她的嘴唇露出了羞答答的微笑。
  這是一個非常新鮮幽麗的早晨,街上是一片潮乎乎的的露水气味,晶瑩的露珠撒在花儿和葉子上。
  圓圓和蓮官坐上一輛馬車,緩緩向城外駛去。
  寒山寺是江甫有名的寺廟,寺內樓台突兀,鐘磐徐徐香火旺盛,這里确是紅塵染不到的仙境。眾多善男信女經常光顧這里。
  一輛漂亮的馬車停在了寒山寺大門口,車上轎帘打開,從里面下來兩位小姐。前面的是蓮官,她為自己這次出門著意地妝扮了一番,她身穿淡綠色的衫裙,剪短的黑頭發上,特意別了一支金釵,臉上的粉光可見,再加上血紅的嘴唇,給人濃妝艷抹之感。
  圓圓穿了一件淡青湖色花邊小襖,下著長裙,她那嫵媚的体態很容易誘惑人,婷婷玉立,婀娜溫柔,好像水仙花似的……
  陳圓圓的到來,使整個寒山寺由寂靜變得熱鬧起來。
  蓮官隨圓圓來到寺中,望著殿中的佛像,圓圓雙掌合十,拜了几拜。蓮官遞過來一支點著的香。圓圓接在手里,望著佛像中口默默念叨些什么。
  進香完畢,他倆便找到主持。
  “老師傅,我想抽上一簽。”圓圓說。
  “小姐放心,這里的簽最靈驗了。”老主持說著,拿過一個竹筒,又遞給圓圓一雙筷子。
  圓圓先是默默祈禱了一會儿,然后用筷子夾出一個簽來。圓圓急急用手拆開一看,是個“契”字,不解其意,遞与主持。
  “小姐的簽可謂吉凶各半呀!看這個字可知小姐需要經過一段磨難,方可遇到自己的心上人啊!”
  “我圓圓姐姐有什么磨難?”蓮官問道。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依簽而言呀!”
  听了老和尚的話,圓圓又黑又彎的睫毛潤濕了,那紅潤的好像兩片帶露的花瓣的嘴唇微微抖動著,一滴淚珠終于忍不住從她水靈靈墨豆般的眼睛里滾落下來……
  圓圓在為自己的命運而感傷。
  不知不覺地,她已隨蓮官走出了寒山寺,想起了張繼的那首詩,尤其是“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句強烈震蕩著圓圓的心肺,不知自己的前途是否真像簽中說的那樣……
  正當她和蓮官徐徐步行時,忽見路邊有一位賣畫的小伙子,由于他的畫琳琅滿目,圓圓便和蓮官走到他的近前,一看,呵,畫上畫的全是美人儿,有西施,有紅拂,有明妃……
  “賣畫的,你的畫怎么賣呀?”
  “一兩銀子一張,自己挑,您看這張趙飛燕,再看這張陰麗華,還有楊貴妃,還有——
  就在他招攬主顧時,無意一抬頭,他看到了陳圓圓——他不禁大吃一惊。
  只見圓圓一頭烏黑光洁的秀發,身材苗條,神態沉靜,一雙泉水般純淨的眼睛里,滿含情、嫵、媚,她彎彎的細眉,有時微皺,便有無限的幽怨,動人愛怜,她的美就像花儿半放半開:皮膚這樣白皙,五官這樣纖巧,鼻子和嘴唇的輪廓這樣纖秀,她的臉頰上浮著可愛的紅暈,她的年紀已經十八歲,乳房卻已十分成熟了,隔著小襖可以看見她那圓軟的乳峰在一起一伏地跳動著。
  世上竟能有這么美的人儿!賣畫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看圓圓時,已是心神搖蕩。真是未曾飲酒人已醉!
  “看什么,還賣不賣畫了?”蓮官一連問了几聲,才把這個小伙子從沉醉痴迷中拉回來,他隨即靈机一動,說道:
  “別人我當然賣,可是不能賣給你們!”
  “為什么?”蓮官大為不解。
  “我專門畫美人儿圖,可畫了一輩子‘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卻遠遠不及對面這位小姐長得美,小姐才是世上第一美人儿。”
  圓圓被這种直言夸獎弄得嬌羞地低下頭,兩腮已是緋紅。
  “如果小姐不嫌棄,小生愿為小姐即刻作畫一幅,不知意下如何?”
  圓圓見他并無惡意,便依了他。
  很快他畫了一幅圓圓的畫像,蓮官看時,只覺畫得太像了。活生生一個紙上的陳圓圓。
  畫完后,圓圓要給他几兩銀子,他笑而不要,擺手說道:
  “小姐太小看我了,我雖以此為生,但能見到小姐傾城之貌且用筆畫下來已是此生最大的快慰了,何需什么銀兩。”
  圓圓很是感動,告辭了賣畫郎,与蓮官一起上車回落鳳堂。
  落風堂主張九庚正在大堂內焦急地盼著圓圓和蓮官回來,早晨圓圓和蓮官匆匆出去,園里的人并不知道,适逢台州太守之子貢若甫特派人來請圓圓去府上出演節目,而堂主四處尋找也不見圓圓,一問班中人才知,圓圓和蓮官去了城外的寒山寺。
  張九庚無奈,只好坐等圓圓回園。
  圓圓此時正在路上和蓮官議論著此次外出所見到的所听到的。
  “圓圓姐,寒山寺真是一座清涼古廟。”
  “是啊,真讓人留戀忘返,我還在想老和尚說的那番話呢?”
  “別听他瞎說,圓圓如此美貌且秀外慧中,將來一定會找到一位英俊瀟洒,威風凜凜的千古英雄,說不定啊,還是位王爺呢?”
  “別胡說了!”圓圓不好意思再听她往下說了。說著便拿出剛才在寺外那個賣畫郎贈的畫展開,只見畫上的陳圓圓烏發如云,艷絕人寰,清澈的眼睛,眸橫淚水,含愁含憂,猶如西子捧心!婷婷然,宛如開在山林間的一朵洁白的野花,含著秋天早晨的露水,給人一种冷艷絕妙的美……
  “姐姐,畫上的你太美了。可是那個傻小子怎么把你畫成一個淚人儿了?”蓮官看著畫不解地問。
  “是啊,他怎么把我畫成這樣了呢?”其實,圓圓剛才看畫時就已經想起來自己出寺后,竟忘記了把眼中的淚水擦去,但嘴上卻不愿提起這些,因此只含糊地以問作答。
  “不過,這樣姐姐可是更漂亮了。”蓮官仍在贊不絕口。
  ……
  當他們回到落鳳堂時,已是將盡中午。
  班主張九庚忽忽迎出堂門,一見他倆,臉上立刻顯出一絲怒气——
  “你們去哪儿了,為什么不告訴我?”
  “我,我們去寒山寺進香了。”蓮官見無法搪塞,只得實說。
  “你們也大膽子大了,兩個女孩儿家跑出城外那么遠燒什么香,真是荒唐!”
  “我們知道錯了。請班主恕罪,我們下次再也不敢了!”圓圓率先跪下,隨后蓮官也跪下了。
  “好了好了,我也不怪你們了,都起來吧!”
  張九庚壓了壓心中的怨气,接著對圓圓道:
  “新上任不久的台州府貢大人之子貢若甫,慕名你的琴棋書畫,今宵請你去出席夜宴,并彈上几曲。”接著又說,“据說貢大人在揚州當過州府,是位有見識的清官,你今夜不可不去。”
  圓圓听了師傅的話,心想:這位貢大人是位清官,可他的公子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她半信半疑師傅的話,但還是依言行事。
  夕陽墜落西峰,夜幕開始從東邊升起,蓮官上樓來請陳圓圓了。
  她看見圓圓既不涂鉛粉,也不擦胭脂,便說:
  “快,抹一些胭脂秀粉吧!使你更艷美一些。”蓮官輕聲催促著,“你看,外面天都快黑了。可不要怠慢了貢公子呵。”
  “那我們這就走吧。”圓圓披上一件黛綠色的披風,把早已放在梳妝台上的那只鑲面的琵琶,抱在身上。
  “哎呀,姐姐,你這樣去,也太隨便了。”蓮官顯然有點儿著急了,“人家是個貴家公子呀!”
  “我知道,小妹,我所以不涂脂抹粉,是為了顯露我的本色;涂脂抹粉是假的,本色才是真的。如果那位公子是位知書達理的人,那他一定不會計較我這些,反而對我會刮目相看一眼呢!”
  蓮官見圓圓說的有理,也不計較了。兩人乘上轎子很快來到了台州府門口。
  下了轎,他們由家院領著,來到后花廳。
  后花廳中,正擺著一桌洒席,菜肴已經上桌,陪客們都已坐滿,看樣子,只等陳圓圓一個人了。
  圓圓和蓮官知道來遲了,忙上前施禮。
  陪客們的臉色都不好看。
  貢若甫的臉色起初非常難看,但他看了一眼后,不由得心中大悅。貢若甫是蘇州有名的花花公子。他早聞陳圓圓貌美如花,今日一見,果然是位絕代佳人。
  貢若甫怔了一會儿,態度立刻變得和藹多了,即吩咐侍從讓圓圓坐在离筵席不遠的一把紅木椅上。
  貢若甫的精神為之一振,只見圓圓玉筍般細長的手指,輕理了一下琵琶的八根雞筋弦,又輕輕地撥動,調好了弦,然后有禮節地站起對席間的人一鞠身,然道:“請公子點曲名吧。”
  貢項甫并不太懂彈詞,想了半天,也不知說什么,只好說:
  “隨便彈一個來勁儿的吧!”
  其實,他哪還顧得听什么曲儿,他被圓圓的美貌已經搞得神魂顛倒了,手中的酒杯長時間停留在空中。
  圓圓隨即彈出《如夢令》一曲。
  貢若甫被迷醉了,他那雙黃濁的眼球,像兩顆佛頂珠似的,發著幽然而扑朔的光,瘦削的皺臉顯出無限的貪婪之色。他真想拉著陳圓圓那雙雪白似玉蘭瓣似的手,然后將她摟入怀中,再去把她剝個一絲不挂,然后再……
  想到此,他的嘴角露出了一絲淫蕩的笑意……
  鄰座的陪客朱龍用眼斜看著貢若甫,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于是他歪過頭把嘴湊到貢若甫耳邊:
  “公子可有納此佳人之意?”
  “仁兄說得不錯,可如今陳圓圓名噪一時,恐怕難以弄到手啊!”
  “公子這又何必呢,依我看,落鳳堂班主張九庚是個愛財之人,況且貢大人乃是台洲太守,誰人不敬畏三分?公子何不——”
  朱龍如此這般悄悄私語了一會儿,貢若甫點頭答道:
  “仁兄高見!”
  兩天以后,貢若甫遣家人將一千兩白銀送到了落鳳堂,張九庚起初不解其意,那家人說道:
  “我家公子自那天見到圓圓之后,甚是喜愛,想以此重金換取陳圓圓,希望張堂主應允。”
  “什么,想要圓圓——”張九庚心里一沉,“此事還需容我三思再作答應。”
  那位家人只好回府。
  張九庚回到堂內,心情十分矛盾,最初他不想把圓圓賣出去,自己苦心栽培,終于使陳圓圓名揚梨園,聲藝俱佳,如果留下她,肯定會使自己財源滾滾;可是,轉念一想:這個女孩子色艷絕倫,終會成為別人口中之物,自己只是個梨園藝人,与那些王公府第相比,實在是太卑微弱小了。貢若甫是貢太守的儿子,怎能和他們鬧不合,況且又有一千兩銀子,實在是不少,我為什么不來個順水推舟呢?
  想到此,張九庚已下決心將陳圓圓賣給貢若甫。
  他先通知了貢若甫,說他答應將陳圓圓賣出。這可令貢若甫欣喜若狂,他馬上招集自己的家人朋友,然后派上一隊車馬吹吹打打去接陳圓圓。
  圓圓已知道這件事。她沒想到師傅竟然如此狠心將她賣掉,又想起那日去貢府見到的花花公子們,心中無比悲哀,她只有感歎命運不好了。
  當車馬花轎來接她時,圓圓哭得淚人儿一般,師傅怕見她,沒來送。眾姐妹們紛紛來到門口相送。尤其是蓮官,她拉著圓圓的手失聲痛哭。
  “姐姐,你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也不知那貢家是什么人!”
  “小妹,我會回來看你的,我想他們不會對我不好,我會照顧自己。”
  說到此,圓圓已是泣不成聲。她慢慢地上了轎,隨著車馬离開了落鳳堂。
  陳圓圓被接進了貢府。
  貢若甫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快步走到圓圓近前,語無倫次地說:
  “老天爺竟把你這樣的美人儿給我,我不知修了什么造化……”
  他如同一只發情的雄狗似地,尾隨著陳圓圓向父親所在的正房走來。他不時用眼睛盯一下圓圓緩擺的柳腰与渾圓丰滿的臀部,真想馬上撩起圓圓那美麗的絲裙,看看里面的東西,不過,他要帶圓圓去見他的父親。
  貢若甫的父親貢修齡雖是位太守,但是經常閱讀周易八卦,更愛麻衣風水,是位官中的道士,他的“見識”也就十分廣闊。對于儿子買了梨園的陳圓圓,他耳有所聞,但他并沒有阻攔,他想:不過是買了個女孩子湊數唄,所以并沒有太在意。
  走進客廳,那貢若甫見四周沒人,一下子如醉如痴地摟住了圓圓,手迫不及待地按向圓圓的私處,圓圓像一尊女神一樣推開了他,冷峻地對他說:
  “請公子自重。”
  貢若甫怕得罪了圓圓,否則陪他過夜絕對不會快活。于是,他只好坐在黃漆的四仙桌旁,等待父親的到來。
  這時,只听一聲咳嗽,貢修齡從內房走了出來。
  “儿啊!你買的那位女孩子來了嗎?”
  貢修齡走進客廳,坐在正中的一把太師椅上。一個丫頭隨后端上一碗茶來,他接過茶碗一手將它送到嘴邊,一手微啟碗蓋,用嘴來回吹了吹熱汽。
  “爹,我已把她帶來了,這就是陳圓圓——”
  貢若甫說著,用手一指。
  圓圓起身,上前几步,施了個万福,然后慢慢抬起頭——
  貢修齡不看則矣,一看惊得他心中怦然一震,他善于相人。眼前的陳圓圓使這個老頭子大惊失色:
  “我的儿啊,這樣的女人你怎么能往家中買呢?”
  “爹爹——”貢若甫不明白爹為什么會如此這般說。
  “實話對你說,此女美艷惊人,非凡人可比,乃是大富大貴之命!你消受不起,否則必致災禍,你快快把她送還原處,不要引來家門不幸!”
  “爹——,這么個美人儿,怎么能?”
  “正因如此,我才讓你這樣做,我意已決,不必多言。”
  貢若甫听了父親的話將信將疑,但他又不敢違抗父親的話,只好從命。
  圓圓听后,心中真是悲喜交加,喜者,自己又可以回梨園唱戲了,和姐妹們在一起該有多好;悲者,自己只是別人眼中的玩物,有用就花錢買來,無用則隨手拋掉……不管怎樣,總而言之,還是喜大于悲。
  這一次有惊無險,圓圓又回到了落鳳堂。
  此后,圓圓更加賣力地唱戲。她演的戲更多更好,除《西廂記》外,依次演了《牡丹亭》、《紅梅記》、《拜月亭》、《漢宮秋》等有名劇目。而且愈演愈好。其間,她演得最好的當屬《紅梅記》,因此,陸次之稱她為“面峰歌妓”。(注:面峰即今江蘇省昆山縣文筆峰)。
  藝色齊名,使陳圓圓成為富豪們爭相追逐的獵物。圓圓也開始了她曲折的一生。
  同是天涯淪落人。
  夏季即將來臨,花開草長。青青柳絲織出一片輕煙,爛漫的花儿有如團團紅云。
  這一天,圓圓正坐在自己的閨房間讀《玉台新詠》,忽然蓮官笑咪咪跑了進來。
  “圓圓姐,有位小姐來拜望你。”
  “誰呀?”
  圓圓放下手中的書,左手仍然拿著一個精巧別致,香味濃濃的小荷包,蹙了蹙彎彎的眉毛。
  “來客沒有說,只說是慕名而來。不過,她長得也算是容貌如花似玉了。不過——”
  “不過什么?”
  “不過比圓圓姐稍遜一點儿。”
  “机靈鬼,就會油頭滑腦耍貧嘴。”
  圓圓把小荷包放在桌子上。
  “走,咱們出去看看!”
  她和蓮官來到院子里,只見一位小姐正背朝著他們站在花壇前面賞花。
  這人究竟是誰呢?
  只見那位小姐慢慢轉過身來,面向圓圓,莞爾一笑,露出洁白如貝的牙齒,款款地說:
  “久聞陳圓圓大名,特來拜望,不見怪吧!”
  圓圓心里一惊:來客下著白羅裙,上穿淡綠對襟薄綢衫,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全堆在頭頂,用一根赤金點珠鳳頭扁簪穿住,有如烏云中展翅飛翔的一只金鳳凰,面若桃花,唇如涂脂,柳眉杏眼,但見她風姿綽約,淡雅如仙,令圓圓惊歎天下竟有這樣的美貌。
  “請問小姐是……”
  “紅塵女子董小宛,家住蘇州半塘。”
  “原來是董小宛。想不到你會來到這里!快請到屋里坐吧!”
  圓圓一听來人竟是姑蘇名妓董小宛,不再注意自已的表情、姿態,又激動又急切地把小宛讓到屋里。
  蓮官也像見到了熟人似的,拿出干鮮果品,倒上茶。
  “久聞圓圓姐‘色甲天下’今天一見,真是一點也不假!”小宛上下打量著圓圓。
  “姑蘇人哪個不知道董小宛清麗絕色,能見到你更是我的福气。”
  “小宛已是隨波逐流,身陷紅塵難以自拔。聞得姐姐被賣入貢府又被送回,看來姐姐是個有福气的,我想一定要有個蓋世英雄才能消受你這一代佳人才對!”
  “妹妹說得哪里話來?我只盼望能有一處寄身之所就滿足了。”
  “我倒听說過當今有位宁遠總兵吳三桂,相貌英武,是位英雄,值得一提的是,此人生性喜歡追求自己所動心的女子。”
  圓圓听后,并沒有對此太在意,在她的腦子里,只是模模糊糊地留下了吳三桂三個字。
  “你這几年在蘇州可曾遇到一位如意的郎君?”
  “都是一些花花公子,他們把女人看成玩物,縱然你有再高的本事,他們也只是把你當作玩偶。”
  “是啊!”
  “我自小喜歡詩文音樂,听到姐姐色藝俱絕,特來向你學戲。”
  “只要你愿意學,我可以幫忙。”
  “多謝姐姐。”
  小宛心里真的高興极了,拉著圓圓的手,連聲稱謝。
  “妹妹何必如此,我們都是同樣的命運,能結識你這樣一位才貌雙全的姑娘,我已是三生有幸了。論年紀我是阿姐,可是論才學性情,我可是個小阿妹喲!”
  小宛笑道:“姐姐太謙了。”
  “我想,我們這些女子雖身在紅塵,但絕不能因此就自輕自賤。”
  “姐姐說的极是”,小宛贊許地點點頭,“我看姐姐就有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質。我想拜姐姐為師,你看怎么樣?”
  “唉喲,這我可不敢當,以后你我就如同親姐妹一樣,你要是寂寞,便來這里就行了。”
  兩人雖是初次見面,但皆因相互久慕其名,一個色藝俱佳,一個才貌雙全,況且都是落入火坑的青樓中人,彼此相似的境遇使他們一見面便無比親熱,兩顆心挨得越來越近。
  陳圓圓和董小宛的友情是真的,是實的。
  已經一個月過去了,董小宛經常來落鳳堂彈琴學藝,她不時向圓圓學習技藝,而圓圓則更是誠心實意傳授。
  小宛見圓圓真像自己的親姐姐一般,心里踏實多了,自認找到了一位知己。
  小宛与圓圓來往越來越親密,他們經常一起談論戲曲詩書,一起游覽蘇州名胜,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网師園、虎丘劍池等等地方都留下了她們艷麗的身影,從而給這本來很美妙的一個個好地方更增加了動人的色彩。
  小宛年齡雖小,卻頗通世故。她与蘇州眾多名妓皆有一些來往。小宛經常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紹給陳圓圓,于是陳圓圓在董小宛的引荐下,逐一認識了色藝非凡,气節獨具,且更具有其他女性形像少有之政治頭腦的李香君;認識了色藝俱佳而讓王侯公卿垂涎三尺,且禮賢愛士的柳如是。這些女子皆是女中的丈夫,圓圓与這些人認識,一下党視野開闊多了。
  六月二十二日,姑蘇人稱這一天為荷花生日,傳說是荷花娘子降生的日子,人們都要焚香禱告慶祝這一天。
  陳圓圓、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四位女子相約來到虎丘西施井畔。
  他們來此干什么呢?
  只因他們相識以來,感情越來越深,情同手足,小宛建議:“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結成金蘭之契呢?”
  李香君一听,笑道:
  “好主意,我也曾這樣想過,卻被小宛首先提出來了。”
  “古書上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故有‘金蘭之好’,我們四人難道不是一條心嗎?”圓圓也十分感動。
  “依我看,我們就在荷花生日那天到西施并畔結拜,你們看怎么樣?”柳如是說。
  四人都非常愿意。
  就這樣,他們才來到這里。
  他們都頗通詩文棋,選擇的時間地點很有詩意,他們愿自己像荷花那樣美麗清香,有出泥污而不染的品格。西施同他們一樣,是戰國時代的美人,也是一位以色事人的風塵女子,西施終于有了与心愛的人泛舟五湖的大好結局,這种結局不也正是這几位絕色美人所長久向往的嗎?
  他們四位姐妹跪在西施井旁邊的青苔上,每人手中點著一支香。
  “皇天在上,今天我們四位姐妹在此焚香禱告,結為金蘭之好,有福愿同享,有難愿同當,愿上天作證!”
  說罷,將香一同插在香爐內。
  此時此刻,圓圓心情多么激動啊!從此,自己也有了姐妹,有了可貴的友情,前方路上也許還有許多挫折,但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到這儿,圓圓的眼圈紅了,一滴淚珠流過臉頰,停在了美妙的嘴角邊,晶瑩可愛。
  周圍觀者眾多,人們時有贊歎。
  圓圓的名气也更大了,与其他三位姐妹合稱“秦淮粉黛”,名動一時。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