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三章 大膽戰略背后的縝密計算



  1994年海外事業創業元年

  1994年7月,軟件銀行終于達成期盼已久的股票上柜目標,雖然較孫正義預期的晚了兩年,但是就一家創業才13年的公司而言,這已經是個創舉。
  從那個時候起軟件銀行展開一連串的購并活動,逐步擴展与壯大事業版圖。
  股票上柜4個月后的1994年11月,軟件銀行斥資200億日元,購并擁有世界最大的規模的美國資訊网絡綜合展示公司Interrope將Intermpe納入旗下,除了考量可以從展示會取得的收益之外,更大的好處是能夠掌握网絡技術的最新動態,強化產品的充實度;此外,更可利用Interrope的知名度,推展海外事業。
  直到9月的年度期中決算說明會上,孫正義才針對購并Interrope案發言:‘俄期待本來能夠出現合作效應。今年是軟件銀行的海外事業創業元年,今后我們將更積极推動海外事業。”
  回想經過6年的美國留學生涯,即將返國之際,孫正義曾在心中發誓:“Ishall return。”如今總算實現了這句話。說出“今年是軟件銀行的海外事業創業元年”的孫正義,心中應該充滿著別人無法体會的感慨吧。
  對于公開說出“不會一直悶在日本”的孫正義而言,海外事業的開創,應該是一件比股票上柜還高興的事。他心中一定認為,總算有一個机會能夠展現自我的能力。
  并購InterroPe之后,孫正義再度于1995年2月,以約750億日元的資金,購并包括世界最大電腦相關展COMDEX在內的1nIerface集團展覽部門。
  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進行兩次并購,軟件銀行已經成為全球個人電腦相關展示會業務中,擁有壓倒性市場占有率的公司。
  1995年11月,軟件銀行又以1800億日元,收購全球最大個人電腦相關出版社——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使軟件銀行在電腦相關出版領域也登上了龍頭地位。
  如果孫正義的計划順利推動,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購并案應該是海外事業創業的第一步。孫正義之所以決定購并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完全是受到比爾·蓋茨不經意的一番話所影響:“從《PC Week》(齊夫戴維斯公司的招牌雜志)的封面消息,就可以了解個人電腦業界目前的狀態。”
  比爾·蓋茨在1994年10月說的這句話,燃起孫正義購并該公司的念頭。可惜那次的購并卻以失敗收場,因為另一家提案的美國投資公司佛斯德曼里特,當場答應以14億美元(約1450億日元)的現金進行收購,孫正義卻提不出确切的收購金額。
  過了將近一年后,孫正義終于与佛斯德曼里特公司締結購并契約,購并金額包括1800億日元的股權收購,以及300億日元的部分資產收購,共計2100億日元。若從佛斯德曼里特公司在一年后便取得600億日元的收益來看,孫正義的這項購并行動“似乎買貴了”!
  進入1996年之后,孫正義還是持續積极的購并策略。
  6月,孫正義与素有“世界媒体大亨”之稱的澳洲新聞集團總裁梅鐸合作,以417億5千万日元(軟件銀行与新聞集團各出一半)購并擁有21.4%的朝日電視公司股權的旺文社媒体,引起日本各界一陣嘩然。
  9月,他又以大約1600億日元,收購在美國擁有6成商用記憶板市場的金士頓科技公司。

  收購前朝日電視台引來爭議

  在一連串購并行動之中,朝日電視台的購并到目前為止仍隱藏著許多的謎團。孫正義与梅鐸為什么將好不容易取得的朝日電視台股票,又賣回給朝日新聞社,而且還是用當初收購的价錢成交呢?
  在這樁購并案中扮演核心的軟件銀行的常務北尾孝吉說:“長久以來,我對數字衛星播送一直相當感興趣。事實上,在我進入軟件銀行不久后,公司即朝向數字衛星播送的方向發展。朝日電視台的購并案,可以說是軟件銀行与梅鐸合作成立JskyB(Japan Sky Broadcast)事業的延長。”
  1995年6月,北尾從野村證券轉到軟件銀行任職,根据北尾的說法,剛好在這個時期,文化便利集團(Culture Convenience GrouP)總經理曾田宗昭曾經詢問他:“我們目前正与DIREC TV接触,軟件銀行是否感興趣?”
  DIREC TV是以美國休斯電子公司為經營主体的數字衛星播送事業,在1994年正式開播,共提供了175個影像頻道与30個音樂頻道。1995年,已經擁有200万戶的顧客,播送网不僅限于美國,還遠達委內瑞拉与巴西。
  北尾說:“曾田先生的一番話,令孫總經理相當感興趣,兩人并相互交換對進入數字衛星播送事業的遠景。有一天,報紙上突然出現一則新聞,有關曾田先生成立一家DIREC TV JAPAN企划公司的消息,但他卻沒有事先跟軟件銀行打招呼。”
  1995年10月18日的《朝日新聞晚報》一則關于“美國DIREC TV進入日本”的報道:“美國的數字衛星播送DIREC TV入主日本公司。DIREC TV母公司休斯電子公司的董事長麥克阿姆斯壯,最近在東京召開記者會,談到將在1997年年底前提供大約100個頻道的服務。上個月底,DIREC TV旗下子公司休斯通訊已經与日本的大型錄影帶出租公司文化便利集團等三家公司,共同成立一家企划公司DIREC TV JAPAN,開始研討相關事宜。”
  誠如北屋所說的,在DIREC TV投資案的進展過程中,軟件銀行一直被蒙在鼓里。北屋說:“這件事令人相當生气。但是也因這件事,總經理才會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軟件銀行一定會進入數字衛星播送事業,我也是這么認為。”
  翌年,終于發生朝日電視台的購并案,根据北尾的記憶,時間大約在1996年5月下旬:“就在總經理到美國出差的時候,原本我也要過去,這時突然接獲兩則有趣的消息。其中一則是Square的總裁官本雅史准備入主ASKI造成一股混亂之際,西和彥突然詢問軟件銀行是否有意購并AS.KI的出版部門。”
  1996年4月底到5月中旬之間,為了抗議當時身為總經理的西和彥以公司名義申請個人貸款14億4千万日元,小島文隆、宮崎秀規、鹽崎剛三等三名董事憤而离開ASKI。當時,大型游戲軟件公司Square的總裁官本雅史与三人約定,如果他們有意成立新公司,將提供資金援助,因而傳出它本雅史通過ASKI的內部經營紛爭來取得ASKI之說。傳言不退而走,西和彥對這個謠傳深信不疑。
  這三名掌握出版部門的董事一起辭職,對用m而言不啻是一個致命傷,如果他們三人真的一起成立新公司的話,估計至少有數百名船M的出版部門員工會流至這家新公司,如此一來,恐怕會對ASM的出版部門造成沉重的打擊。
  在這個狀況下,才會出現西和彥准備出售以《周刊Fa-mi通》為首的游戲軟件相關出版部門的傳言,而市場上更傳言購并者為Square与軟件銀行。根据北尾的說法,這不是單純的謠傳。
  “ASKI确曾向我們提到這個問題,但后來得知還有其他公司介入,我們覺得對方一只腳踏兩條船,沒有誠意,就暫停了這件事。當然,我個人也認為有必要再觀察一陣子,如果便宜的話,還是可以考慮收購。”
  同一段時間,北尾又听到另一則消息。
  “野村證券出身的顧問來拜訪我時提到,說不定有机會取得某家電視公司已發行的20一月%股票,問我是否有興趣。我一直想要打入數字衛星播送領域,所以回答他當然有興趣!就提供衛星播送節目軟件的觀點而言,電視公司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
  由于孫正義人在美國,北尾于是与那位顧問簽訂一項契約,約定6月底前這件收購案只能与軟件銀行協商,等孫正義回國后,才能進一步決定。
  孫正義回國之后,听取北尾的報告,認為這是一個好机會,于是立刻展開收購協商事宜。事實上,當時孫正義与北尾尚不知道可能取得哪一家電視台的股票。
  “剛開始我還以為是富士電視台,猜想可能是由富土產經集團內部放出來的消息。后來才知道是朝日電視台,賣主則是旺文社媒体公司。”
  旺文社媒体是由知名學習參考書出版公司旺文社出資成立的子公司,它是朝日電視台的最大股東,持有朝日電視21.4%的已發行股權。旺文社媒体向軟件銀行提出的收購條件,是必須一次收購所有的股票。
  就在即將前往協商收購事宜車上,孫正義突然接到秘書來電,告知他梅鐸旗下澳洲新聞集團曾經來電。梅鐸在澳洲以新聞事業起家,通過積极的購并策略,陸續网羅美國、英國、澳洲、亞洲的多家電視公司、報社与電影公司,被譽為“世界媒体大亨”。
  電話內容主要是說明,正在日本的梅鐸准備于第二天舉辦一場宴會,想請孫正義擔任貴賓,并發表簡短的致敬詞。接到電話的秘書,先是委婉地拒絕,因為孫正義曾經指示秘書,基本上他不接受演講邀約。北屋說:“我和孫先生坐在車上,秘書打電話來說,梅鐸來電邀約,但已將之婉拒。總經理說,哪有這回事!當下決定應邀致詞,要求秘書立刻安排与梅鐸會餐。”
  當天,孫正義与梅鐸在高級日本料理店“吉兆”見面,軟件銀行這邊出席的包括孫正義夫婦及北尾。
  根据北尾的記憶,餐席上的對話大致如下:
  “明天的宴會致詞要拜托您了!”梅鐸說。
  “沒問題。請問是哪种形式的宴會?麻煩您詳加說明。”孫正義答,
  “宴會主要是為發表新聞集團今后的事業計划。例如,我打算兩年內,在日本提供100個數字衛星播送頻道……”
  “對不起,恕我插個嘴,您打算獨力從事數字衛星播送事業嗎?”
  “我正在和日本的民間電視台及商社談論合作事宜,再決定与哪一家公司合作。”
  “事實上,軟件銀行也有意從事衛星播送事業,如果您打算在日本開始衛星播送事業的話,与我合作將是您最好的選擇。”
  在“世界媒体大亨”面前,孫正義當場說出与自己合作是對方最好的選擇,就如同平時他給別人的感覺一樣,對自己充滿著自信。
  北尾繼續說:“然后,總經理与梅鐸先生開始針對數字衛星播送交換戰略与构想。當時梅鐸提及:‘最重要的是軟件与播送內容!’(Soft is king.Conternts is King.)對于梅鐸的看法,總經理說:‘有關播送內容,我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构想。’梅鐸對他這番話表現出相當有興趣的態度。”
  當天,孫正義与梅鐸約定,希望彼此能在數字衛星播送事業上建立合作關系,那天的餐會就這樣結束了。
  第二天,梅鐸打電話給孫正義,想進一步了解孫正義所說“有關播送內容的有趣构想”,孫正義立刻与北尾赶到梅鐸投宿的旅館。北尾說:“總經理首先強調這件事絕不能泄漏出去,接著開始說明朝日電視台的購并案,總經理才說完,梅鐸先生立刻要求与我們合作,當場并達成各自擁有50%股權的協議,而收購价格則委由總經理決定。
  “對我們而言,這真是太幸運了,如果沒有朝日電視台的收購案,就無法与梅鐸先生合作,因為他其實已經決定与三菱商事合作了。因此,朝日電視台可說是促成軟件銀行与新聞集團建立合作關系的粘合劑。”
  決定与梅鐸合作,接受梅鐸授權進行收購事宜的孫正義,立即与旺文社媒体展開正式的協商。其間,孫正義曾經与好几位朝日電視台董事接触,介紹人便是孫正義的大恩人之——前《朝日新聞》政治部記者川島正英。
  川島回憶道:“在孫先生的要求下,我介紹三位董事給他認識,并居中安排個別見面事宜,當然我本人也出席。最初,他們一直舉棋不定,為孫正義的收購行動一定有什么陰謀。他們絲毫不了解孫先生,才會抱持著提防的態度。
  “与孫先生見面之后,無論他們問任何問題,孫先生總是清楚回答,他們的戒心才慢慢放松下來。例如,當被問及收購金額時,孫先生說出一個明确的數字,朝日電視台的董事一听,感到非常訝异:‘咦,那么高!’孫先生解釋:‘我認為朝日電視台有這個价值。’听到這番話,三人都相當服气,并表示要支持孫先生。”
  6月20日,孫正義与梅鐸正式對外發表,以417億5千万日元,收購朝日電視台21.4%的發行股權。過了5天,孫正義再度發表消息,軟件銀行与新聞集團以各出資一半的方式,設立全資公司,正式進入數字衛星播送事業。
  同年12月,數字衛星播送公司J·Sky·B正式成立,資本額200億日元,董事長梅鐸,孫正義則任總經理。
  到這個階段為止,孫正義的計划推動相當順利,而梅鐸也得以在不費心力之下,取得朝日電視台的股份。然而,就在JskyB成立數月后,1997年3月,孫正義与梅鐸卻以當初收購的价格,將剛取得的朝日電視台股票轉讓給朝日新聞社。這是為什么呢?
  身為當事人之一的朝日新聞社,在3月4日的報紙上刊登一則(避免与既有媒体摩擦)報導,文中說明孫正義与梅鐸陣營出售朝日電視台股權的理由:“新聞集團与軟件銀行所采取的策略,是通過擁有既有電視台資本來构筑橋頭堡。但是,以收購既有的媒体來加入業界,卻引起傳播業者的戒心与提防,成為推動事業的絆腳石,也可能產生無法确保節目軟件之虞。在一般的商務世界中,建立資本合作關系有助于強化競爭力,上述資本理論卻不一定适用于傳播界。”
  這篇文章可以這樣解讀:“收購朝日電視台股權,已經引起朝日新聞社的戒慎和恐懼,如此只會阻礙JskyB的事業推動,也會對節目軟件來源造成障礙。孫正義与梅鐸的作法,或許可以适用于其他公司卻無法适用于朝日電視台与朝日新聞社。”
  由于朝日新聞社的戒心及超強的企業防衛本能,對孫正義与梅鐸希望派任駐台董事的要求,朝日新聞社開出“不得出售持股及參与經營”的條件。
  軟件銀行的反應如何呢?
  北尾說:“朝日新聞社希望能夠買回朝日電視台的股份,他們從未想到股票會流到他們想像不到的地方去。因此,他們開出許多條件。
  “基本上,本公司希望能善用股東的每一塊錢,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不會花錢去蓋棟總公司大樓的原因。對于低配息且無法自由買賣的股票,實在沒有繼續持有的必要,所以我們也很想賣掉朝日電視台的股票。既然朝日新聞社愿意以原來的收購价格買回股權,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此一來也可以改善企kyB与朝日新聞社的關系,進一步爭取對方的業務配合。
  “因為朝日電視台這件購并案,我們才有机會与梅鐸合作,而通過賣掉朝日電視台的股票,我們又可以与朝日新聞社建立新的合作關系。后來,富士電視台取代朝日電視台,參与JskyB的投資,各項事務的運作似乎都很順利,我們實在非常幸運。”

  貫徹購并策略的三大原則

  股票上柜后,經過短短兩年的時間,通過現金增資与發行公司債孫正義所籌措到的資金近5000億日元,而這筆資金便成為推動購并的最大利器。表面上,軟件銀行的購并行動給人一种隨意為之的印象,事實上,孫正義自有一套原理与原則。
  集中于數字化信息領域,累積Know-how与技術。
  在擁有壓倒性市場占有率的自信下,才可以進入新的事業領域。
  只購并賺錢的企業。
  孫正義深信只要符合這三大原則,無論投入上百億或千億的資金,都是正确的經營手法,加上因時与因地的制宜,購并更可以成為最靠得住的經營方法。
  “日本的經營者或媒体人士,好像都無法理解我的購并策略,但只要他們詳讀孫子兵法与蘭契斯特法則,相信對購并及對本人的經營策略,看法都會有极大改變…
  孫正義認為無論是孫子兵法,還是以戰胜競爭的科學性法則而聞名的蘭契斯特法則,基本觀點都非常相似。不打失敗的快,應胜而胜,甚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孫子兵法的奧妙之處,蘭契斯特法則的精髓所在。因此,無須通過戰爭便可令競爭對手投降的購并策略,正是戰爭的王者之道。
  孫正義購并策略的辛辣經營觀,是發自他本身的合理攻擊性格,以及在美國加州大學相克萊分校研讀經濟學醞釀而成的思考模式。因此,孫正義一連串的購并行動,并不是在股票上柜后,擁有充裕資金能力的情況下,點石成金的工具。
  孫正義創立軟件銀行后不久,在他的經營策略中融入不戰而胜的理念,便是最好的證明。在与B型肝炎搏斗期間,孫正義曾經反复研究孫子兵法而創出“雙乘兵法”,在雙乘兵法中有“風林火山海”五個字。
  “風林火山”是武田信玄使用的著名旗印,每個字都代表戰斗的方式,而到、正義在這四個字之后又加上“海”,他解釋原因:“為什么會選擇海呢?因為我認為海可以將引發新戰斗的火种吞噬,制造和平的狀態,終止所有的戰斗,這才是真正的胜利。”
  軟件銀行仍處于小規模的時期,面對許多情勢,都被迫在“風林火山”的旗印下采取一點突破的戰法。但是,公司股票上柜后,已經取得可以不戰而胜的資金力量,因此,任意開戰不是最佳的策略;只要一開始就維持和平狀態的話,根本無須開戰。而孫正義所采取的購并策略,正是海的戰略。
  以購并朝日電視為媒介,与梅鐸合作,也可以視為一种“海”的戰略。在日本的數位衛星播送領域上,PERFECTV与DIREC TV都較JSkyB早一步打響知名度。PERFECTV的主要股東包括伊藤忠商事、日商岩井、三井物產、住友商事等大型商社,其他股東還有SONY、丰田汽車、NEC、NTT等知名企業;至于DIREC TV的主要股東則有美國的休斯公司与大型商務租賃公司文化便利集團,以及松下電器產業,三菱商事、三菱電机等多家企業。
  盡管個性剛強如孫正義,也知道軟件銀行無法獨立進入數字衛星播送事業,与上述兩大陣營并駕齊驅。既然沒有胜算,想要戰胜陣容堅強的PERFEC TV与DIREC TV,就必須与能夠和這兩大集團一較長短的伙伴合作。
  幸運地,通過朝日電視台購并案,終于架起軟件銀行与梅鐸旗下新聞集團合作的橋梁。能夠与世界媒体大亨合作,就可以追擊領先一步的PERFEC TV与DIREC TV。基于這個判斷,孫正義立刻決定与新聞集團攜手合作,進入數字衛星播送事業。
  盡管合作的對象是世界媒体大事,但是事業推展的舞台卻在日本,只憑借軟件銀行与新聞集團的力量,還是很難保證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下打贏這場戰爭。孫正義認為,想要如同海一般將PERFEC TV与DIREVC TV吞噬,就必須進一步擴大与強化自己的陣營。“后來又有理想的合作伙伴加入我們的陣營,那就是SONY与富士電視台。”
  以軟件銀行、新聞集團、SONY与富士電視台為核心,陣容進一步強化的地kyB,后來更通過与PERngC TV的合作,開始推動另一階段的SKY PERFEC TV事業。到1999年1月底,
  SKY PERFEC TV的收視戶數一共有104.3万戶,而DIREC TV只有24.l万戶,在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大勢似乎已經底定。軟件銀行所創設的加kyB,原本在PERFEC TV与DIRECTV之后,排名業界第三。經由巧妙的購并策略運用,如今軟件銀行已經成為經營SKY PERFEC TV日本數字播送服務公司的最大股東,并穩居日本數位衛星播送事業的龍頭寶座。

  徹底的信息搜集与深入的分析

  在進行數百、數千億日元規模的購并行動之前,孫正義事先做了哪些准備呢?我們可以從“雙乘兵法”中的“頂情略七斗”看出一二。
  如前所述,“頂情略七斗”是孫正義自己創出來的,表示攻擊之際的心理准備。首先,站在最高處環視四周的變化,盡可能搜集情報,再以這些信息為基礎擬定戰略,一旦有七成的胜算,就采取攻擊行動。孫正義解釋;“如果胜算只有五成或六成,則不求戰。只要我判斷有七成的胜算,一定會投入戰場。”
  從過去到現在,推動各种事業的孫正義,据說在各种經營上的判斷,完全遵守七成以上胜算的標准。“就算有七成的胜算,實際執行時,也必須負擔三成的風險。”孫正義以既自信又謙虛的口吻笑著說。然而,在充滿不确定性的創投事業中,孫正義敢發出經常維持七成成功率的豪語,且持續創造激人成績的事實,不禁令人感到惊訝。
  至于讓孫正義擁有七成胜算把握的,則是他的“癖好”,也可以說是他的“個性”,那就是徹底的信息搜集与分析。
  小孫正義15歲的弟弟孫泰藏便指出,填密計算是孫正義在商場上無往不利的利器:“哥哥的确擁有大膽的想法与活力,但我認為他最厲害的地方是擬定細密的戰略。在看似相當大膽的購并行動背后,其實都有极其統密的計算与各种狀況的模擬推演。”
  以下是孫泰藏從軟件銀行的董事所听到的,孫正義購并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內幕。
  當時,孫正義從野村企業情報与摩根史坦利等公司,找來10名投資銀行專業人員,一個團隊,令他們專門從事信息搜集,并將搜集到的信息進一步精密分析。每個星期,他們必須向孫正義提出一份厚約10厘米的報告書。孫正義會瀏覽報告中每一個細節,并提出疑問或新的指示,這些問題或指示總是一針見血,令這群能力十足的投資銀行專業人員都感到佩服。
  這項作業持續了三個月之久,報告書累計有十几冊,几乎所有的沙盤推演都毫無遺漏,這時孫正義才決定購并齊夫戴維斯公司。
  從取得朝日電視台股票,乃至于成立JskyB這一連串的行動与策略,都是在与梅鐸見面之后的數日內決定;但是,支持孫正義做出這些決策的,卻是稍早以前針對進入數字衛星播送事業所進行的各項模擬演練。
  有時會接触這些決策過程內幕的孫泰藏指出:“盡管媒体一味強調哥哥大膽的一面,但我認為事實上他早已做好較別人更加确實的准備措施。”
  提供孫泰藏上述情報的,就是領導軟件网絡事業部的常務宮內謙。宮內說:“外界總是認為孫總經理經常說大話,這是极大的錯誤。他在推動任何工作之前,總是徹底搜集情報并加以分析,不惜花費時間与金錢,直到他滿意為止,因此他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經過縝密的計算。构想也許有點夸大,卻相當的踏實。”
  孫正義的一舉一動無疑是模范生的行徑,外人很難掌握他的真正用意,說不定這也是他縝密計算的一部分。這些經過徹底計算的標准說法,配合上他的能言善道,在許多場合相當具說服力。
  自認是孫正義“大哥”的朝日太陽能總經理林武志曾說:“有一次孫正義來找我,提到他正在考慮一樁1600億日元的購并案。如果是160億日元的話,我還能勉強相信,他卻說至少需要1600億日元。老實講,當時我以為這家伙腦袋坏了。我要他講清楚一點。為什么要買呢?程序如何呢?我花了3個小時听他分析。“听完之后,我只說了一句話:‘小孫,去做吧!’無論是籌措資金或其他細節,孫正義都已經做好縝密的計算,他說出來的話已經經過高度整合,沒有任何矛盾。從這件事之后,我才承認他是個天才,大膽的家伙。”

  購并策略的編劇家北尾孝吉

  在孫正義的購并策略中,有一位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那就是軟件銀行常務董事兼財務經理部長与經營戰略室長的北尾孝吉。有人說軟件銀行在股票上柜后,所推動一連串積极果敢的購并策略,事實上完全是依照北尾孝吉的劇本進行,孫正義只不過是按照劇本扮演自己的角色罷了。因此,對孫正義而言,他的存在具有极大的意義,而事實上,他也的确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北尾孝吉1952年生于兵庫縣,1974年自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后,即進入野村證券綜合企划室服務。后來,他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并于1982年轉到野村在紐約的事務所服務,1987年擔任事業法人部次長,1991年升任野村企業情報公司董事,1992年成為野村證券事業法人部第三部部長,1995年進入軟件銀行服務。他的專長主要是投資銀行業務,同時也是企業金融方面的專家。
  1994年7月,軟件銀行申請股票上柜之際,擔任輔導券商野村證券的負責人,協助孫正義進行上柜事宜的,就是北尾孝吉。
  站在證券從業人員的角度來看孫正義,北尾說出他的感想:“他雖然年輕,卻是位胸襟恢弘的經營者,像他這么有決心的經營者相當少見。此外,他總是以理性的觀點去看事情,因此很快便能進入狀況。我也是偏好理性思考的人,很難与不理性的人溝通,所以在我眼里孫正義非常好相處。
  “他的個性屬于理性思考型,腦筋卻相當靈活,無論是著眼點、构想或思考方式都非常柔軟,因此才有辦法陸續想出許多新點子。只是點子太多,有時難免會有猶豫不決的現象。不過,一旦他下決定之后,便會勇往直前,堅持下去。”
  1995年4月,就在一項會議結束后,孫正義突然間准備退席的北尾:“北尾先生,可以耽誤您一分鐘的時間嗎?”
  北屋回憶道:“他問我是否愿意為軟件銀行服務?為了協助他實現夢想,請我務必加入軟件銀行。當時,我要求他給我十天的時間考慮。”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北尾一口气讀了20多本電腦与网際网絡相關的書籍,确認了兩件事。一件是他确信可以和孫正義共事,因為從相關書籍中,他了解到孫正義經常挂在嘴邊的夢想,并不是單純的空想,未來將是數字信息產業的世界,也是軟件銀行的世界。只要跟隨著擁有理性思考、先見之明与洞察力的孫正義,一定可以打出一片天下。
  “此外,我看了許多有關网際网絡的書,當進我直覺認為网際网絡与金融業的整合性很高。网際网絡与金融商品之間具有极高的親和力,一旦加入軟件銀行,將來一定可以在金融領域上一展所長。”
  北屋的直覺三年后終于實現。1998年6月,軟件銀行与美國网絡下單交易的先驅E·Trade 公司合資,成立E·Trade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27億日元,軟件銀行集團与E·Trade分別持有58%与42%的股權,),由北昆擔任總經理。從此以后,軟件銀行正式涉足金融領域。

  北尾式資金調度技巧

  1994年7月,通過股票上柜,籌得214億日元資金為開端,而后軟件銀行便借由改造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現金增資等方式,分別在1995年与1996年募集到2146億日元与2518億日元的資金。這些資金成為軟件銀行進行大型購并案的最佳利器。上柜才兩年的時間,軟件銀行一共籌措到4878億日元的資金。
  “我一直被視為資金籌措的負責人,一家上柜才兩年的公司,就能夠籌到這么龐大的資金,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就我在野村證券服務ZI年的經驗,我也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只能說公司運气非常好。”
  自認屬于理性思考型的北尾,會說出“運气”這句話,實在相當希罕。老實說,北屋自己都無法相信能夠籌措到如此龐大的資金。
  “公司股票上柜時,總經理想在美國建立橋頭堡,因此他一直計划購并一些企業。雖然有一點勉強,但是從利率与匯率的角度來看,當時的确是一個好時机。景气低迷時,企業很難籌措到資金,尤其是當時沒有分毫固定資產的軟件銀行,只能說我們運气太好了。當地不僅利率處于超低水平,匯率也在五美元兌不到100日元的水准,在這种情況下,我們絕對不能錯失良机。”
  但是,就在北尾轉到軟件銀行服務那年,孫正義眼睜睜看著良机從眼前消失。
  當時,軟件銀行通過主要往來銀行興業銀行,向銀行團融資了530億日元,再加上1995年3月,以市价增資方式募集的181億日元,終于完成COMDEX的購并案。問題出在銀行團提出來的融資條件,限制“只要融資額在280億日元以上,一旦進行80億日元以上的購并案,必須取得主要往來銀行團的同意。”如此一來,孫正義根本無法果斷地進行購并行動。
  北尾指出:“這個條件宛如為軟件銀行加上手銬腳鐐一般,若持續向以興銀為中心的銀行團借錢的話,不僅無法購并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也無法進一步收購金士頓科技公司,以及投資雅虎公司。”
  北尾到軟件銀行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到協調融資的主要銀行,要求放寬財務限制條件。但是,這份融資契約自簽訂后還不到一年,根本不可能在這時候變更條件。盡管北尾卑躬屈膝,千拜托万拜托,銀行方面根本不予理會。
  在無計可施之下,北屋只好采取強硬手段,以發行公司債來償還530億日元的貸款。其實,采取這個方法相當勉強,北屋并沒有十足胜算的把握。
  “一家上柜公司發行500億日元的公司債,是前所未聞的事,更何況是一家剛上柜的公司,500億日元的公司債是否能夠賣掉還真是一個問題。由于銀行團不可能擔任公司債管理公司,只有采用財務代理人的方式,這也是在日本首度嘗試……”
  所謂公司債管理公司,是指企業在發行無擔保公債之際,由發行主体委托銀行,代替公司債債權人監督是否有抵触發行主体的財務限制條款。但是,公司債券面額在1億日元以上,以及公司債發行數量在50張以下的,可以不用設置公司債管理公司,只要成立處理本金償還事務的財務代理人即可。
  財務代理人的方式在歐美相當盛行,但是在日本要到1993年商法修正后才被認可。北尾決定發行的500億日元公司債時,尚無前例可循。
  “軟件銀行發行的500億日元公司債,如果成立公司債管理公司,必須支付銀行2.7億日元的公司債管理費用,如果采取財務代理人方式,所需費用只要1.2億日元。換言之,銀行做為公司債管理公司几乎不必負擔任何風險,就可以取得暴利。
  “就在我提出采用財務代理人方式來發行公司債時,銀行的態度開始轉為強硬,我們与銀行之間的關系也因而惡化。銀行每天打電話來,話語中充滿敵意与抗拒。”
  所幸野村證券全面支持北尾的想法,野村信托銀行特別取得大藏省(財政部)的同意,在發行公司債時擔任財務代理人的職務。盡管如此,還有兩大問題無法解決。
  雖然在軟件銀行的董事會上,決議借由發行公司債來償還所有的銀行貸款。但是,通過財務代理人方式發行公司債,完全出自北尾一人的策划,所有相關事務都由他一人獨力進行,其后續發展可能會造成軟件銀行与銀行間的關系极度惡化,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不僅是其他的董事不知道,即使孫正義也不知道,因為北尾沒有告知他們。
  “剛好總經理到美國出差,所有的事情都由我決定。”北尾原是准備等孫正義回國后再報告一切的情況但興銀卻直接打電話給遠在美國的孫正義,并指出以財務代理人方式發行公司債是一种愚蠢的做法,成功的可能性极低。“總經理不清楚什么是財務代理人方式,在即將回國前問我:‘河北,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將各种風險詳細說明給總經理,并且強調如果考慮軟件銀行未來的發展,就必須走這條路。”
  就在那一個星期五下午兩點,軟件銀行召開一次臨時董事會,結果在所有董事都表示同意之下,決定以財務代理人方式發行500億日元公司債。
  董事會結束后,孫正義叫住北尾,表示要順路送他回家,途中北尾對孫正義說:“總經理,如果這件工作無法順利達成的話,請把我免職,以這都是北尾一人的主意為由,与銀行重修舊好。”
  “我百分之五百信任你,就算不發行公司債軟件銀行也不會因此倒閉。”
  “我知道了。我一定會成功達成這個任務。”
  對于取得公司內部同意与總經理信任的北屋而言,另一個問題則是大藏省是否同意首度以財務代理人方式來發行公司債。
  据北尾指出,當時興銀等多家銀行不斷對大藏省施壓,要求他們別讓軟件銀行以財務代理人方式發行公司債。如果大藏省听從銀行方面的意見,北尾已經准備對大藏省提起行政訴訟。
  結果,大藏省卻表現出“默認”的曖昧態度,軟件銀行終于在1995年9月以3.9%的合理利率,發行500億日元十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北尾回憶道:“如果當時沒有發行這500億日元的公司債軟件銀行將無法成為今天總資產超過11000億日元的大公司。”
  從銀行融資中解除手鐐腳銬的軟件銀行,在其后的一年半內,積极展開一連串購并行動,分別以ZI柳億日元、1600億日元与418億日元,購并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金士頓科技公司,以及朝日電視台頭號股東的旺文社媒体公司。
  在這段期間,軟件銀行通過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可轉換公司債、市价增資方式,一共募集了大約4878億日元的資金。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身為財務、會計負責人的北尾,發揮其過人的能力,才能籌募到這么龐大的資金。
  北尾說:“現在,軟件銀行已經是一家大規模的公司,不過几年之前,它的規模還很小,能募集到4184億日元的資金,實在相當不容易,其間經歷了許多困難。”
  清楚北尾借由精明干練的手段,克服一連串困難的人士指出:“軟件銀行的購并策略,其實是由北尾一手主控和編劇。孫正義只是在北尾寫好的劇本里演出。”
  的确,北尾編好的進行購并所不可或缺的資金劇本,但真正的原著劇本卻是孫正義寫的。換言之,這場購并劇主要是由孫正義擔任原著与導演,而由北尾孝吉負責改編劇本,主要的演出主角仍是孫正義。
  北尾說:“孫先生擁有异于常人的洞察力与先見之明,并陸續描繪出許多遠景。為了實現這些遠景,他會說他想要哪一家公司或想收購某家公司,至于是否可以籌措到購井所需資金,是否可以回收購并的資金等問題,則必須由我給予周全的考量。基本上,我會向總經理提出三個提案。
  “例如,購并齊夫戴維斯公司時,在協商過程中必須向對方提出購并金,因為總經理實在太喜歡這家公司,他愿意用2000億日元收購。但是,我卻沒有把握是否能夠順利籌集到2000億日元,總經理曾問我:‘阿北,還好吧,可以准備到2000億嗎?’
  “購并協商會議我一定會出席,一邊觀察協商情況一邊思考購并資金的來源,考慮是否能夠籌措到這筆資金。以齊夫戴維斯為例,我有把握可以籌到,所以當總經理問我時,我回答他,我會試試看。”
  盡管孫正義描繪出遠景与擬定各种購并策略,背后若沒有資金的支持,終歸是畫餅充饑!對于孫正義的詢問,如果北尾說“不可能”的,孫正義的購并策略多半遭遇极大的挫折。事實上,截至目前為止,在軟件銀行所有的購并案中,北屋從未說過“不可能”這三個字。
  “如果我認為不可能的話,當場我就會堅決地告訴總經理,這絕對不可能!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過這种事。不過,完成金士頓公司的購并案后,我曾經建議總經理暫不要再從事購并活動。因為,公司無法籌集到更多的資金。如果進行一樁大型的購并案,在成果尚未顯現前,又要進行下一個購并案,如此一再重复,未來恐怕將無法取得投資人的信任。
  “就以銀行為媒介的間接金融而言,擔保品是資金籌借的最大极限,所籌得的資金金額絕對無法超過擔保品的价值。同樣地,直接金融也有它的极限,那就是無法爭取到投資人的資金,以軟件銀行為例,投資人將會怀疑,公司為什么要重复這么多大型的購并案呢?這家公司真的可靠嗎?最后將無法再籌集更多的資金。如此一來,無論公司釋出多少利息,投資人還是興趣短缺。相反地,一旦出現負面資訊,股票馬上有大跌的危机。
  “在購并金士頓時,我已經嗅出這股味道,因此我才會向總經理建議暫不要再從資本市場上籌募資金來進行大型購并行動。當時總經理同意了我的意見”。誠如北尾所擔心的,當時軟件銀行的直接金融能力已經達到极限,許多投資人開始出現“這家公司真的可靠嗎?”的質疑。在購并金士頓的第二年,投資人不安的心理一度讓孫正義陷入困境。

  內部檢舉書引發股价狂跌

  世人對每一件事,總是存在著正反兩面的看法,毀譽褒貶是人之常情。但對孫正義而言,卻總是貶多于褒,他經常成為別人“毀”和“貶”的打擊對象。他所描繪的遠大夢想,經常被人挪輸為說大話;不理會別人的閒言閒語,繼續熱切述說自己夢想的孫正義,又被人指為吹牛;甚至連雜志偶爾也會以“是稀有天才?還是稀世的騙子?”來看待他。軟件銀行業績不錯時,這种情況算好,只要業績稍微走下坡,或股价一下跌,“毀”和“貶”馬上傾巢而出,尤其在1997年下半年,這种情況特別嚴重。1994年7月上柜的軟件銀行,上柜价每股為1.l万日元,上柜首日收盤价為1.89万日元,到了1995年9月,股价飄漲至31万日元的最高价,隨后股价即呈向下盤整的格局。
  軟件銀行經過連續几次大型的購并行動,的确造成許多話題,但是投資人卻也對軟件銀行的未來開始產生疑慮,市場也以冷淡的態度來看待整個事情的發展。
  北尾所擔心的事終于成為事實。無論是投資人還是證券市場,似乎都不肯定軟件銀行這一連串性急的購并策略。證券市場上,反而彌漫著一股“這家公司真的可靠嗎?”的質疑聲浪。
  同一時期內,又突然出現許多貶損孫正義的言論,更進一步加深市場的不安。捏造成股价下跌的惡性循環。
  事件源于1997年8月,前軟件銀行員工所寫的一本書,書名叫《內部檢舉:軟件銀行的扭曲經營》。書中引用許多深具說服力的數字、圖表与資料,指出軟件銀行在經營上的各种問題,文字相當聳人听聞。
  “為什么報紙證券分析師都沒有察覺軟件銀行的危机”
  “在營業額增加一倍的背后似乎另有隱情”
  “北尾常務滿意的人事導功秘密”
  “孫正義式超計器飛行經營的盲點”
  “粗糙的企業購并策略、合資策略的內幕’
  “運用MAC提升業績已經到了极限”
  “MAC的資金不足,開始撼動軟件銀行的基礎”
  從它的目錄,就可以看出書中充滿煽動的字眼。
  書出版后,軟件銀行以內容不實,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出版社賠償4億日元的損失,并刊登廣告道歉。同時亦針對書中重复指出有問題的資產管理公司与MAC股份有限公司(軟件銀行最大的股東,1998年12月以推動經營透明化為由与軟件銀行合并),迅速公布這兩家公司的財務。
  書中指出,MAC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收購購并對象企業的虧損部門,以及吸收海外投資所產生的匯兌損失等,來提升軟件銀行的業績,如今MAC已經陷入龐大的資金負擔泥沼中,促使軟件銀行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
  在這份檢舉書出版后不久,軟件銀行常務董事宮內謙曾語气輕松地接受媒体訪問。
  “在軟件銀行中,有各种意見的員工存在。這本書的确使用了些正确的資料,但是也充滿許多不實際的指陳。不僅是信息有誤,而且似乎有惡意中傷之嫌,尤其是有關MAC的敘述更是如此。
  “例如,購并的對象企業有一個部門虧損,但除了這個部門之外,它是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一旦放棄,馬上就會被其他公司買走。話說回來,如果連虧損部門一井井入軟件銀行的話,又未免太對不起我們的股東,因此總經理才會通過MAC,由他個人吸收虧損部門。若以惡意解釋這件事,便可以說成這是在故意美化軟件銀行的業績,或是通過手段來操控股价。
  “過去軟件銀行并未對外公布MAC的詳細資料,因此看到這本書的人,免不了會產生疑慮。為避免投資人這种多余的疑慮,我們才會決定詳細說明。從舊的經營角度而言,我們提早采行了一個新的經營方式,站在傳統大型企業的觀點來看,這种方式無疑是一种异數,因此才會經常引來攻擊。尤其是近几年,軟件銀行從一家無名的小型創投公司,發展成為一家与許多大型企業齊名的大公司,跌破許多專家的眼鏡。我認為這就是大企業經常打擊我們的主要原因。”
  在這個時期,軟件銀行的股价雖然持續下跌,但還能夠維持在5700日元左右,公司也怕讀過檢舉書的股東信心產生動搖,進而造成投資人的不安与不信任,股价有可能進一步探底,在檢舉書出版之后接受訪問的宮內謙,可能是為了避免事態惡化,才表現出一副輕松的樣子。
  但是,軟件銀行的股价還是持續下跌,11月更一度跌到1670日元的歷史新低點。另一方面,員工的信心動搖也逐漸擴散,公司內部充滿一股不安与不信任的气氛。
  嘴邊總是挂著微笑的孫正義,談起這件事,表情突然嚴肅了起來。
  “1997年下半年,市場上流傳一些不實的謠言,与軟件銀行的實際經營狀況完全不符,嚴重毀損我們的聲譽。受到這個影響,股价大幅滑落,令我們相當困扰。”
  這時候軟件銀行正准備由上柜轉到第一類股上市,結果這件事剛好救了軟件銀行。
  孫正義指出:“檢舉書出版后雜志与网絡同時流傳著類似的不實消息,大肆宣傳我們偽造決算處理等訊息。如果這一切屬實的話,軟件銀行絕對無法在第一類股上市。
  “大藏省与東京證券交易所當然也耳聞這些語言,他們一定會以最嚴格的條件審查我們的上市案,而我個人也希望他們這樣做,因為我們自信沒有做過任何不法的事。結果,經過一年以上的嚴格審查,軟件銀行被判定在會計處理与其他方面都沒有問題,可以挂牌上市。這點充分證明我們用嚴格的標准在經營管理,也因為如此,軟件銀行再度取得投資人的信任。”
  軟件銀行上市后不久,筆者再度遇到孫正義,他向我表明:“已經沒問題了!”從他笑容明朗的臉上,仿佛還可以看到半年前他所面臨的窘況。
  孫正義在看到這本內部檢舉書時,并沒有想到它會對軟件銀行造成那么大的傷害。讀完書后,孫正義宛如事不干邑似地自言自語道:“也太委屈阿北了!”當時他認為,這件事不過是對負責財務、會計事務的北尾孝吉的人身攻擊。不錯,書中的确有相當部分將矛頭指向北尾孝吉個人。
  當時,手腕靈活且充滿自信的北尾,當然不可能保持沉默,任人攻擊。數月后,1997年12月,北尾出版一本《价值創造的經營》,闡述自己的思考模式、經營手法与行動的正确性,來駁斥檢舉書中的說法。
  從此以后,軟件銀行開始以“价值創造的經營”為公司最大且最高的目標,而從孫正義口中,也開始听到“价值創造的經營”、“企業价值的最大化”等字眼。隨著价值創造的經營目標成形,孫正義的經營方向与軟件銀行的發展方向,也出現极大的轉變。

  ------------------
  圖書在線制作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