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一章 席卷市場的DOS VNEC的路線變更



  NEC的路線變更

  早几年,日本的個人電腦市場簡直就是NEC98系列的天下,市場占有高達60%,几乎獨占整個日本電腦市場。然而這項紀錄已經成為歷史,DOS/V個人電腦已經取代“98系列”的地位,席卷整個市場。
  DOS/V是通過IBM的“PC/AT”及其相容机种,在沒有附加特別硬件的情況下,就可以日語來使用的磁碟作業系統(DOS,DiskOperationSystem)。這款由日本IBM以英語版“PCDOS40’為基礎所開發出來的軟件,是在1990年秋天問世。
  當時,以NEC98系列為首的日本國產個人電腦,均搭載一款硬件,可從惟讀記憶体(ROM)讀取适應于漢字輸入的漢字字体,并以畫面顯示出來。由于各家公司所生產的這個硬件款式互導,導致雖然都是日語個人電腦,彼此不相容:而在日語處理的障礙下,日本國產電腦与海外的電腦當然也相容。
  日本IBM所研發出來的DOS/V,借著以軟件來處理日語,一舉消除障礙相容性的硬件限制。
  DOS/V的“V”意味著PC/AT相容机的標准影像圖形陣列(VG,VideoGmphicsArray,通過640x480圖點,來顯示26万种顏色中的16种顏色)。也就是說,只要是搭載VGA的PC /AT相容机,便可以擺脫日本机种或國外机种的限制進行日語處理。
  1991年3月,日本IBM設置“PC開放結构推進協議會”(OAD,penArchitectureDevelopersGrou)企圖推動DOS/V的普及化。OADG事務局局長田中芳夫說明OADG成立的背景。
  “當時,個人電腦的年銷售量約為200万台,其中NEC的市場占有率便高達70%到80%。而IBM只有10万台左右,占4%到5%,富士通也差不多;三菱与日立的銷售量則更少。
  “想要提升電腦厂商的業績,就必須擴大個人電腦市場,只要將200万台的市場擴大至500万台,盡管占有率只有4%,保守估計,銷售量也可以較過去增加2.5倍。而DOS/V 与OADG正是厂商檢討如何擴大個人電腦市場的產物。”
  在實質世界標准的PC/AT規格下,只要改善市場環境,讓國內外厂商自由競爭,通過健全的市場競爭,逐步降低硬件与軟件的售价,最終將有助于個人電腦的普及。
  田中事務局長指出:“當時除了NEC外,其他個人電腦厂商都是事先支付軟件厂商費用,讓厂商研發軟件;或是保證購買1万套的軟件,才能說服軟件厂商進行軟件開發。
  “厂商除了必須負擔這些成本之外,個人電腦的銷售數量每年不過增加10万台左右,軟件銷售數量更是有限,因而導致軟件的售价偏高。為去除這种惡性循環,個人電腦厂商一致同意必須采取因應對策,最后產生了OADG。”
  OADG剛成立時,會員公司只有以IBM為首的13家個人電腦厂商。這13家厂商經過一番討論,決定以PC/AT技術為基礎,來訂定OADG規格。
  1991年10月,集合約300家左右的軟件厂商与周邊机器厂商所召開的第一屆OADG會議,正式發表OADG規格,并從1992年開始推動。經過四五年,OADG規格的個人電腦(DOS /V机种)整体出貨數,已經高占市場的60%。
  DOS/V机种的發展可謂相當成功,但是就個人電腦歷史的大潮流而言,DOS/V所扮演的角色,不過是技術過渡時期的配角罷了。
  身為個人電腦發展史的見證人,文教大學資訊學院教授安田壽明說:“為了消除日語輸入的結构差异,而出了AX与OADG,這都是過渡時期充充場面的技術罷了!”
  ASKI總經理西和彥也有相同的看法。“無論是AX或OADG,只獲得短期与局部性的成功;從長期与大格局觀點來看,在這些東西上花費時間,簡直太浪費了。”那么符合長期与大格局條件的技術究竟是什么呢?安田教授与西和彥异口同聲地說:“視窗3.0日語版。”

  邁向“開國”時期的市場

  1982年秋天在美國舉行的世界最大電腦相關產品展示會COMDEX上,美國個人軟件公司(Pe——alSoffor)發表了一款可由視窗顯示的划時代軟件產品“Vision”。當時,身為微軟副總經理的西和彥与比爾·蓋茨兩人,曾經在該公司的攤位上研究了好几個小時,企圖從模擬操作中找出作假的情形,但是他們的努力徒勞無功,因為個人軟件公司的這套軟件是如假包換的真貨。
  從展示會回公司的路上,兩人順路到全錄實驗室(PARC),企圖說服一名GUI環境軟件開發工程師跳槽到微軟。
  1983年,新軟件研發專案小組“界面經理”在微軟公司內部誕生,這個小組專門從事視窗的研發工作。1985年11月,微軟對外發表視窗l.0,較當初預定計划晚了∼年半左右。1987年12月,又發表了2.0的升級版。直到1990年5月微軟發表3.0升級版,并創下銷售佳績后,才确立32位元個人電腦OS的實質世界標准地位。
  受到3.0升級版登場的影響,歐美的個人電腦利用環境更加開放与擴大,但是,在日本的個人電腦市場上,日語版視窗3.0違反微軟一貫的做法,完全不對同業公開它的程序。
  盡管視窗30的相容性還高于MS-DOS,但在厂商擅自修改之下,不僅損及應用軟件的相容性,假名与漢字的變換方式以及印表机驅動程式(周邊机器的控制軟件)也產生差异。
  為了不重蹈覆轍,微軟在發表日語版視窗3.l時就特別小心。為采取万全的對策,直到1993年5月日語版的視窗王玉才正式問世,整整晚了歐美一年以上。
  西和彥回憶道:“最初,我們一直重复嘗試錯誤,直到視窗3.1,才算是出現一個适當的軟件。因此,我向比爾表示,能夠研發出一套暢銷的軟件,實在太棒了。雖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東西,但從個人電腦的進展歷程來看,我們的方向是正确的,3.l的登場,可以說是一件划時代的大事。”
  通過DOS/V的開發,出現了日語個人電腦的PC/AT相容机;而視窗31.卻進一步确保了應用軟件的相容,邁向更開放的世界。
  將突破口語障礙的硬件与軟件這兩大實質世界標准結合,一直處于銷國狀態,獨自發展的日本個人電腦終于邁向“開國”時期,逐步成為開放市場。一直被稱為“弱者聯盟”的各家電腦厂商,掌握這次复生机會,展開了一波新的攻勢。

  康柏引發低价競爭

  美國排名第三的個人電腦厂商康柏電腦,在日本的法人康柏股份有限公司似下簡稱康柏KK),在1992年10月1日,以128万日元的售价推出一款IBM相容机种——搭載英特爾32位元中央處理器386SX的桌上型個人電腦“ProUnea”。這個价格只有同級日制電腦產品的一半,相當具沖擊性。
  根据康柏KK的說法,歐美地區的“PmLinea”定价為899美元(用當時的匯率換算約為11万日元)日本的“ProLinea”是以這個定价為基准,加上在日本的行銷成本等費用后,決定定為128万日元。
  康柏KK內部的員工也指出,假設依照當時日本電腦厂的价格設定方式,以70%的收益率來算,這款電腦的价格仍十分具競爭力,還高于合理定价,所以公司才會采用歐美地區的定价來設定。
  無論如何,由DOS/V打開的日本市場中這場相容机的商机爭奪戰是由康柏价格沖擊所引爆的,從此日本的個人電腦市場開始邁向fMi競爭時代。
  1993年5月,日語版視窗3.正正式登場,無論是IBM的相容机种,或是NEC的98系列,對使用者而言,都屬于相同的視窗世界,這個趨勢的演變,不僅造成個人電腦的競爭更趨激烈,低价競爭潮也一波波涌來。
  OADG的田中便指出:“隨著競爭越演越烈,個人電腦已經几乎沒有利潤可言,賣一台個人電腦,只能獲得l-2日元的利潤。”
  對個人電腦厂商而言,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在自由市場的運作下,個人電腦硬件的价格持續大幅下滑,應用軟件的售价也隨之下跌。這個趨勢形成個人電腦的普及。几乎已經到達一人一机的地步。康柏的低价競爭刺激了市場,舊本國內個人電腦的出貨台數出現飛躍性的成長,原本停滯在200万台,目前則已超過700万台。
  果然如OADG成立時所預期的,在市場自由競爭運作下,軟硬件的价格逐步走低,加速了個人電腦普及化的腳步。田中說明道:“OADG最大的貢獻,不在于擴展DOS/V電腦的市場占有率,而是刺激市場,將當時僅有200万台的市場規模,一口气擴大至700万台以上。“市場規模一旦擴大,不僅軟件厂商隨之成長,硬件供應商也可以出售各式各樣的周邊机器,進一步賦予流通与零售業更多的活力。我認為,促使市場整体的繁榮,才是我們最大的貢獻。”

  視窗95的巨大影響力

  1995年11月3日,微軟推出新的個人電腦用OS——日語版“視窗95”,在日本各地引發一股搶購熱潮。
  東京的秋葉原、大版的日本橋,以及全國各地的電器專賣店或個人電腦零售店,從午夜12點開始銷售“視窗95”,在极短的時間內就搶購一空。
  位于秋葉原的LaoXS個人電腦專賣店,在午夜12點以前,已經出現長達100公尺以上的搶購長龍;現場還請到微軟与個人電腦厂商的負責人,12點一到,他們便拉開計時的彩球。有些店准備了甜酒招待頂著寒風排隊購買的顧客,有些店從12點前5分開始倒數計時,還有一家店12點一到就開始施放煙火,讓許多排隊等候購買的個人電腦玩家,在那一瞬間完全沉浸在一种异樣的熱烈气氛中。
  日本個人電腦軟件協會專務理事清水洋三,以興奮的語气述說當時的盛況。
  “我感到仿佛是法國大革命時,將群眾力量凝聚起來的一股能源。”
  就算是個人電腦厂商研發出最新、最先進的個人電腦,或是其他軟件厂商開發出划時代的新產品,也不可能讓那么多人一起陷入狂熱的气氛中。
  長時間擔任AX協議會事務長一職,也是開放界面公司總經理的純浦城,總結了AX以后的業界動向:“為了建立個人電腦的實質標准,才產生AX与OADGo結果竟然由微軟取得實質標准。微軟才是最后的贏家。我們可以從目前的個人電腦市場得到證實。”
  微軟的獲胜,正确來講,應該是微軟与英特爾聯手的胜利,造成目前的個人電腦業界与個人電腦市場,仍舊以英特爾為中心持續發展。
  “贏家通吃。”(Winnerg6tsall.)這是個人電腦業界經常使用的詞匯,意味著贏的人將獨占所有的銷售額、市場占有率、地位与名譽,也顯示出在個人電腦世界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然而,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話:“但是時間很短暫。”(……,butforawhile·)
  在技術快速革新的個人電腦世界中,通過革新性的技術開發,可能會使原有的形勢為之一變。盡管大家都必須与英特爾妥協,但許多企業也正虎視眈眈地等待机會的降臨。
  以前孫正義就曾經為個人電腦業界下了一個注腳。他說:“這是一個用右手握手,用左手互毆的世界!”

  ------------------
  圖書在線制作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