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卷第一百四十 征應六(邦國咎征)


  大星 火災 水災 僧一行 汪鳳 僧普滿 秦城芭蕉 睿陵僧 興圣觀 駱駝杖

大 星
唐開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夜,大流星如瓮。或如盆大者,貫北斗,并西北落。小者隨之無數。天星盡搖,至曉乃止。(“止”原作“上”。据明抄本、黃本改。)七月,襄王崩,謚殤帝。十月,吐蕃入隴右,掠羊馬,殺傷無數。其年六月,大風拔樹發屋,長安街中樹,連根出者十七八。長安城初建,隋將作大匠高穎所植槐樹,殆三百余年,至是拔出。終南山竹,開花結子,綿亙山谷,大小如麥。其歲大饑,其竹并枯死。岭南亦然。人取而食之,醴泉雨面,如米顆,人可食之。后漢襄楷云:國中竹柏枯者,不出三年,主當之。人家竹結實枯死者,家長當之。終南竹花枯死者,開元四年而太上皇崩。(出《朝野僉載》)
  唐朝開元二年五月二十九日的晚上,有一個大流星象瓮那樣大,還有象盆那樣大的,貫北斗星,都墜落在西北方。小的跟著落下來的有無數個,天上的星星全都搖動了。到天亮時才停止。七月襄王死了,死后給“殤帝”稱號。十月吐蕃進入了隴右,掠奪羊馬,死傷了無數。這年的六月,大風將大樹和房屋都給刮倒了,長安街上的樹,連根拔出的十棵中就有七八棵,長安城剛開始建設時,隋將高穎領頭所种植的槐樹,大概有三百多年了。到這時被連根拔出。終南山的竹子,開花結子,布滿整個山谷,大小就象是麥粒。那年天下鬧饑荒,那些竹子也都枯萎而死。岭南的也是這樣。人們都拿它來吃,醴泉下了面粉,象米粒,人可以吃它。后漢襄楷說:“國里的竹柏枯萎時,不出三年,國主當死,人家的竹子結了子而枯死的,家長當死。”終南山的竹子開花而枯死了,果然在開元四年的時候太上皇駕崩了。

火災
開元五年,洪潭二州,复有火災。晝日,人見火精赤□□,所詣即火起。東晉時,王弘為吳郡太守,亦有此災。弘撻部人,將為不慎。后坐廳事,見一物赤如信幡,飛向人家舍上,俄而火起。方知變不复由人,遭爇人家,遂免笞罰。(出《朝野僉載》)
  開元五年,洪潭二州都發生了火災。白天有人看見有火精紅而干燥燥的,火精所到的地方就起了大火。東晉的時候,王弘做吳郡的太守,也發生了這樣的火災,王弘就用鞭子打他的部下,認為他們做事不小心。后來王弘在大廳處理事務,看見了一個東西紅得象指揮行動的旗幟,飛到了人家的屋上,不一會就起了大火。才明白了發生的火災不是由于人引起的。
  遭點燃的人家,于是免除了鞭打的懲罰。

水災
唐開元八年,契丹叛。關中兵救營府,至澠池缺門,營于穀水側。夜半水漲,漂二万余人。唯行綱夜樗蒲不睡,接高獲免。村店并沒盡,上陽宮中水溢,宮人死者十七八。其年,京興道坊一夜陷為池,沒五百家。初鄧州三鴉口見二小儿以水相潑;須臾,有大蛇十圍已上,張口向天。人或有斫射者,俄而云雨晦冥,雨水漂二百家。小儿及蛇,不知所在。(出《朝野僉載》)
  唐朝開元八年的時候,契丹叛亂,關中派兵救援營府。到了澠池的城門,駐扎在穀水的旁邊。半夜里突然漲水,淹死了二万多人。只有行綱夜樗蒲不曾睡,他就上高處才幸免沒有淹死。村店全被淹沒,上陽宮里水滿外流,宮里的人被淹死的十個里就有七八個。那年京城的興道坊,一夜之間就塌陷變成了池塘,淹死了五百家。當初在鄧州的三鴉口看見有兩個小孩用水互相潑洒。不一會,有一條大蛇有十圍多長,張著大口向著天。就有人砍射它,不久烏云滿天大雨傾盆,天昏地暗,大水漂流淹死了二百多家。那小孩和蛇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僧一行
唐開元十五年,一行禪師臨寂滅,遺表云:他時慎勿以宗子為相,蕃臣為將。后李林甫擅權于內,安祿山弄兵于外,東都為賊所陷。天寶中,樂人及閭巷好唱胡《渭州》,以回紇為破。后逆胡兵馬,竟被回紇擊破。國風興廢,潛見于樂音。時兩京小儿,多將(“將”原作“小”。据明抄本改。)錢攤地,于穴中更爭胜負,名曰投胡。后士庶果投身于胡庭。兩京童謠曰:“不怕上蘭單,唯愁答辯難。無錢求案典,生死任都官。”及克复,諸舊僚朝士,系于三司獄,鞠問罪狀,家產罄盡,骨肉分散,申雪無路,即其兆也。(出《廣德神异錄》)
  唐朝開元十五年的時候,一行禪師臨死的時候,曾給皇帝留下了一封信說:“有一天,千万不要用宗子做相,蕃臣做將。”后來李林甫在朝庭內獨攬大權,安祿山在朝庭外發動兵變,東都被逆賊所攻破。天寶年間,那些樂人以及里巷都喜歡唱胡地的《渭州》曲,唱回紇為“破”音。后來逆胡安祿山的兵馬,竟然被回紇所打敗。因此說國家形勢的好坏,在樂音里可以暗示出來。當時兩京的小孩,大多數喜歡把錢擺在地上,在穴中爭奪胜負。并把這种做法叫做“投胡”。以后士大夫和庶民果然投身到了胡庭。兩京有童謠說:“不怕上蘭單,唯愁答辯難。無錢求案典,生死任都官。”等到奪回了被占領的地方,那些從前的官吏及士大夫們被綁在了三司獄,審訊罪狀,最后他們是傾家蕩產、妻离子散,無路申冤雪恥。這就是那童謠所預兆的啊。

汪鳳
唐蘇州吳縣甿汪鳳,宅在通津,往往怪异起焉。不十數年,鳳之妻子洎仆使輩,死喪略盡。鳳居不安,因貨之同邑盛忠。忠居未五六歲,其親戚凋隕,又复無几。忠大憂懼,則損其价而摽貨焉。吳人皆知其故,久不能售。邑胥張勵者,家富于財,群從強大,為邑中之蠹橫,居与忠同里。每旦詣曹,路經其門,則遙見二青气,粗如箭竿,而緊銳徹天焉。勵謂實玉之藏在下,而精气上騰也。不以告人,日日視之。因詣忠,請以百緡而交關焉。尋徙入,复晨望,其气不衰。于是大具畚鍤,發其气之所萌也。掘地不六七尺,遇盤石焉。去其石,則有石柜,雕鐫制造,工巧极精,仍以鐵索周匝束縛,皆用鐵汁固縫,重以石灰密封之。每面各有朱記七窠,文若謬篆,而又屈曲勾連,不可知識,勵即加鉗錘,极力開拆。石柜既啟,有銅釜,可容一斛,釜口銅盤覆焉,用鉛錫錮護。仍以紫印九窠,回旋印之,而印文不類前体,而全如古篆。人無解者。勵拆去銅盤,而釜口以緋繒三重冪之。勵才揭起,忽有大猴跳而出。眾各惊駭,無敢近者。久之,超逾而莫如所詣。勵因視釜中,乃有石銘云:禎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鮑知遠,囚猴神于此。其有發者,發后十二年,胡兵大扰,六合煙塵,而發者俄亦族滅。禎明即陳后主叔寶年號也。勵以天寶二年十月發,至十四年冬,祿山起戎,自是周年,勵家滅矣。(出《集异記》)
  唐朝蘇州吳縣有個農民叫汪鳳,他的住宅在通津。在那里常常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不到十多年的時間,汪鳳的妻子、孩子,以及家里的仆人等,几乎全死了。汪鳳感到住在這里很不太平,于是就把它賣給了同城里一個叫盛忠的人。盛忠住了沒有五六年的時間,他的親戚又死了不少。盛忠十分憂愁害怕,就想降低价錢便宜賣出,可是吳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很長時間沒有賣出去。城里有個叫張勵的人,家里很有錢。跟從他的人多,勢力很強大,是城里有名的坏蛋,他橫行霸道,和盛忠住鄰居。他每天到官署去上班,都要經過盛忠的門前。一天他遠遠的看見了盛忠的宅院里有兩股青气,象箭杆那樣粗,而且密接無間直貫長空。張勵認為住宅的下面埋藏的全是寶玉,而年久無人知道,所以精气才往上升騰。但他卻不把這种想法告訴給別人,自己天天的觀察。一天他就到了盛忠那里,請求用一百緡銅錢買盛忠的住宅。不久就搬了進去。他又在早晨看見了青气非常的旺盛。于是就准備了簸箕和鍬,挖那冒著青气的地方。挖地不到六七尺深,就碰上了一塊大磐石。挖掉那磐石,就發現地下有個石柜,上面刻有圖案,制造的工藝卡分精巧。四周還用鐵索鏈捆綁著。都用鐵水把四周堅固地焊上,又用石灰把它封得很嚴密。四面各有七個紅色的文字標記著,那文字好象是寫錯了的篆字,而又彎彎曲曲的勾連著,使人難以認識。張勵就用鉗錘用力敲打拆開石柜。等石柜打開以后,里面有一個銅鍋,可以盛下十斗的東西,鍋口用盤蓋著,又用鉛錫將它緊錮保護,還用紫印九顆來回地在上面印著。但印文和前面的筆体不一樣,全象石篆字,人沒有能解釋的。張勵拆掉了銅盤,那鍋口用紅色的絲織品覆蓋了三層。張勵剛揭開,忽然有一只大猴從里面跳出來。人們都惊訝害怕,沒有敢靠近的。過了很長時間,大猴跳越著不知到哪里去了。張勵就看那鍋里,便有石頭上刻的字說:“禎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鮑知遠,在這里囚禁神猴,有發現的,發現后十二年,胡兵就要大肆扰亂,天下煙塵四起,而發現的人不久也就要滅族。”禎明就是陳后主叔寶的年號。張勵在天寶二年十月發現了神猴,到了十四年的冬天,安祿山起兵叛亂。從這時以后一年張勵家也就都死了。

僧普滿
唐大歷中,澤潞有僧,號普滿,隨意所為,不拘僧相,或歌或笑,莫喻其旨。以言事往往有驗,故時人待之為万回。建中初,于潞州佛舍中題詩數篇而亡。所記者云:“此水連涇水。”雙珠血滿川。青牛將赤虎,還號太平年。”題詩后,人莫能知。及賊泚稱兵,眾方解悟。此水者泚字,涇水者,自涇州兵亂也。雙珠者,泚与滔也,青牛者,興元二年乙丑歲,乙者木也,丑者牛也。明年改元貞元,歲在丙寅。丙者火也,寅者虎也。至是賊已平,故云青牛將赤虎,還號太平年。(出《廣德神异錄》)
  唐朝大歷年間,澤潞有個和尚,號叫普滿。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受任何拘束,看上去不象和尚的樣子。有時歌唱,有時大笑,沒有能明白他的用意的人。他所說的事情,常常都能得到驗證。因此當時的人待他為万回。(意為多轉輪回)建中初年,他在潞州佛舍里題詩有好几篇而后就死了。所記下的詩說:“此水連涇水,雙珠血滿川。青牛將赤虎,還號太平年。”題詩后,人都沒有知道的。等到賊泚采取軍事行動,大家才理解醒悟詩的意思。此水就是“泚”字,涇水是指從涇州兵亂,雙珠是泚和滔,青牛是指興元二年是乙丑年,乙是木的意思,丑是牛的意思,第二天改元貞元年,那年屬丙寅年,而丙是火的意思,寅是虎的意思。到這時逆賊已被平定,所以說青牛將赤虎,還號太平年。

秦城芭蕉
天水之地,邇于邊陲,土寒,不產芭蕉。戎師使人于興元求之,植二本于亭台間。每至入冬,即連土掘取之,埋藏于地窟。候春暖,即再植之。庚午辛未之間,有童謠曰:“花開來裹,花謝束裹。”而又節气變而不寒,冬即和煦。夏即暑毒,甚于南中,芭蕉于是花開。秦人不識,遠近士女來看者,填咽衢路。尋則蜀人犯我封疆,自爾年年一來,不失芭蕉開謝之候。乙亥歲,歧隴援師不至,自隴之西,竟為蜀人所有。暑濕之候,一如巴邛者。蓋劍外節气,先布于秦城。童謠之言,不可不察。(出《玉堂閒話》)
  天水這個地方,离邊陲很近,這里土涼,不出產芭蕉。戎師讓人從興元弄來了二棵种到了亭台中間。每年到了入冬的時候,就把它連土挖出來,埋藏在地窟里,等到春暖花開時再把它栽上。庚午辛未之年,有童謠說:“花開來裹,花謝來裹。”而節气變的不寒冷了,冬天和煦,夏天酷熱,夏天比南方的中午還熱,這時芭蕉就開花了。秦人都不認識,遠近的男女前來觀賞的人很多,主要的街道都站滿了人。不久蜀國人侵犯我們疆界,從那時開始,年年都要來一次,都不錯過芭蕉開花和花謝的時候。乙亥年,岐隴的援救的軍隊還沒到,從隴的西面開始,竟然被蜀人所占領。夏天濕熱的時候和巴邛一樣。這大概是劍外節气先散布到秦城。童謠的話,不可以不考察。

睿陵僧
睿陵之側,有貧僧居之。草衣芒履,不接人事。嘗燔木取灰貯之,亦有施其資鏹者,得即藏于灰中,無所使用。出入必挽一拖車,謂人曰:“此是駟馬車,汝知之乎?他日,必有龍輿鳳輦,萃于此地。”居人罔測其由。及漢高祖皇帝,因山于此,陵寢陶器,所用須灰。僧貯灰甚多,至于畢功,資用不闕。又于灰積中頗獲資鏹。輦輅之應,不差毫厘。因山既畢,僧亦化滅。睿陵行禮官寮,靡不知者。(出《玉堂閒話》)
  睿陵的旁邊,有個貧和尚住在這里。他穿著草衣草鞋,不接触人間的事。曾經燒木頭把木灰都貯藏起來,也有施舍給他錢的,他得到了就藏在灰中,沒有使用的地方。出門一定要拉著一輛拖車,對人們說:“這是四匹馬拉的車,你們知道嗎?有一天,一定有龍車鳳車聚集在這個地方。”住在這里的人都猜不到他說話的意思。等到漢高祖皇帝,因為這是因山,把陵墓建在了這里,里邊的陶器,需要用木灰處理,和尚貯藏木灰很多,到了工程完畢時和尚的灰也沒用缺。又在積灰當中找到了很多的錢,龍輦鳳輅的說法應驗了,而且絲毫不錯。因山建陵既畢,和尚也化滅了。去睿陵頂禮朝拜的當官的,沒有不知道的。

興圣觀
蜀城舊有興圣觀,廢為軍營,庭宇堙毀,已數十年。軍中生子者,奕世擐甲矣,殊不知此為觀基。甲申歲,為蜀少主生日,僚屬將率俸金營齋。忽下令,遣將營齋之費,及修興圣觀。左徒藏事,急如星火,不日而觀成。丹雘未晞,興圣統師而入蜀。嗟乎,國之興替,運數前定,其可以苟延哉。(出《王氏見聞錄》)
  四川城里過去有座興圣觀,廢后做了軍營。這里的庭宇被毀坏淹沒,已經有數十年了。軍營里生的男孩,已經一代接一代的穿上鎧甲當兵了。很多人不知道,這就是觀基。在甲申那年,是蜀少主出生的日子,官屬們都拿著薪俸來營齋。忽然傳下命令,要把營齋的費用分派來修建興圣觀。左徙藏事官重修建任務,急迫如同星火,不几天就修建成了。還沒等顏料干透,興圣就率領軍隊進入了四川。(應了興圣來觀的意義)唉,國家的興衰是先前早就定好的了,那里可以苟且延長呢?

駱駝杖
蜀地無駱駝,人不識之。蜀將亡,王公大人及近貴權幸出入宮省者,竟執駱駝杖以為禮,自是內外效之。其杖長三尺許,屈一頭。傅以樺皮。識者以為不祥。明年,北軍至,駱駝塞劍棧而來,般輦珍寶,填滿城邑,至是方驗。(《出王氏見聞錄》)
  蜀地沒有駱駝,人們都不認識駱駝是什么樣。蜀將要滅亡時,有王公大人以及親近的貴族和有權的被寵幸的來宮省見時,竟然拿著駱駝杖作為禮物。從這時開始宮內外的人都模仿著這個樣子做,那駱駝杖有三尺多長,一頭彎曲,包上樺樹皮。有學識的人都以為這是不吉祥的。第二年,北軍到了,駱駝塞滿劍閣棧道而來,各种車和珍寶填滿了城邑,到這時才得到驗證。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